APP下载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19-10-21陈思谦曹建平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7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创新

陈思谦 曹建平

摘  要:高职学校不同于普通的高校,它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为学生提供职业化的教育。在高职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毕业之后都向着明确的方向前进,进入到社会中的各个有需要技术人才的领域之中。本文将具体分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方式的方法。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创新

一、引言:

每年高职院校都会有大批的生源进入,在学校中掌握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技能,这些从高职院校中毕业的学生往往带有专业性强、技术精湛等特征,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生大多侧重掌握理论知识,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同样为社会输送不可或缺的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困难,在教育和就业上存在矛盾,需要在培养方式上进行进一步探讨。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现有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尽管高职院校的学生也要经历为期三年的教育,在学校中学习专业必修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甚至部分学生会主动积累社会经验以便在真正面向社会求职时能有所帮助。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前期大多花费较多时间用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感觉与传授设计理论概念知识等,对于实际设计方案和设计灵感阐述则较少。然而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知识作为铺垫,学生的设计作品必将流于表面,仍然得不到提升[1]。艺术设计教育面临这样的窘境导致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少自信和底气,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容易受到认可。

(二)学生设计实践经验欠缺

尽管高职院校侧重对学生的职业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受到传统思想和习惯的影响,依旧会把大量的理论概念知识融入课堂,并且对于大多数职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递,而缺少用实际操作和示范向学生证明。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数时候是坐在教室内听教师讲解教材课本上的知识,而能够跟随教师一起参与实际设计项目的学生则很少。如今高职院校毕业的人数越来也多,意味着许多专业的学生走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招聘公司在面试求职学生时往往会提出较高的标准,而一直以来安于学校生活的学生水平有限,很难符合社会企业的要求。

(三)市场要求门槛较高

时代在不断地变迁,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审美受到时代变化的影响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对于艺术设计的审美认识,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对于艺术设计提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在涉及领域,设计师的审美和品位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抓住现代消费审美的痛点,才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作品。而高职院校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时候,应当把握市场方向和前景,对学生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使学生在校标准高于社会市场需求,才能保障学生在社会工作中保持竞争力。

三、创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

(一)根据市场导向培养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需要把握市场动向,跟随时代审美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十分灵活的专业。然而,高职院校教学时往往不能及时更新教材,教材内容多是采用传统的设计理念,许多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去进行社会实践,在现实生活中观察艺术设计,体会设计理念。只有将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才能把握教学方向,才能为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专业设计人才。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参观设计展览的机会,定期组织学生外出感受不同作者的设计风格,从中汲取设计灵感[2]。此外,学校还能与社会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习机会,鼓励学生外出实践,获得实际的经验。学生在校外进行专业体验课后,可以回到课堂与师生进行交流互动,分享更多的设计经验。

(二)创新教学模式

现如今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教学模式的运用也变得多样化。在教学之中鼓励教师能够采用科学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清晰直觀的教学资源。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是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播放线上的精品网课,让学生学习到各种名家的设计理念传播,丰富学生的设计视野。并且,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联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进行讨论研究,就某一种设计风格进行评论或模仿,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高职院校反思目前教育现状,从自身教学方式寻找原因,力求为学生提供科学、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增加教育实践机会,使学生在未来就业求职道路上能够顺利无阻,在面对机遇时能够牢牢把握。而学生如果对专业前景和内涵一无所知,对设计也提不起兴趣,任何的教育模式创新都无法提高学生的自身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首先应当调查目前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现象和兴趣爱好,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让学生对艺术设计充满兴趣和热爱。对于原本就热爱艺术设计的学生,学校可以为其提供层次较高的设计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明白目前的市场需求,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设计创作。而对于部分原本对艺术设计兴趣不大的学生,学校可以开展设计作品欣赏等课程,激发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自身与设计之间的情感联系。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侧重对学生基础设计知识的教育,为其打好坚实的基础,使其能够逐渐成长,找到人生前进的方向。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为社会培养专业的、高文化素养的设计人才,对社会艺术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在开设课程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真实需求,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目前市场现状,抓住市场就业方向,为学生接受教育和走向社会就业做好衔接。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现实情况改变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而设计专业的学生也应当用于面对设计专业在社会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设计理念概念延伸自己作品的内涵,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应对变化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丹. 高职院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

[2]  夏高彦. 基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诉求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 美术教育研究,2017(6).

[3]  蒋林坤.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分方向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研究——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为例[J]. 艺术品鉴,2019(5).

作者简介:陈思谦,1988.8,女.汉族.湖北崇阳.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讲师.艺术设计.

曹建平,1981年,男,汉族,江西都昌,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教学与创业研究。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创新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