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教材开展小学中年级英语写作的尝试

2019-10-21张雪芬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写作教学

张雪芬

【摘 要】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要重视长时间积累。教师要依托教材所提供的的不同主题,挖掘板块中的不同角度,充分利用好文本素材,从中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储备语言知识,加强过程性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写作教学;文本教材;写作乐趣

《英语课程标准》的二级目标对于写的技能有这样的规定: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和祝福语;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号。

写的技能是语言输出的最高境界,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但在小学阶段,大部分教师在高年级才开始进行写作的训练,在中低年级的课堂上我们几乎看不到教师进行写作的指导。

中年级难于开展写作训练,主要是考虑到学生语言知识的匮乏,教材中亦没有独立的写作板块,再加上课时限制。而中年级一旦忽略了写的技能的训练,到高年级进行写作时,学生会出现无所适从的感觉。写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从中年级开始慢慢训练培养,从写句子、写片断再过渡到写短文,从改写、仿写再过渡到自编。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在渐进的过程中,做到有话可说,有感而发,逐渐爱上写作。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均有一个独立的主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写作素材,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中的词句,让学生把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再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让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一、思维导图,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离不开素材的积累,当学生的头脑中有了一定量的语言储备后,学生才能将其倾注于笔端。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要不断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面对某一话题,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整理,让学生在头脑中对这一话题有一定量的语言知识,这样学生才有写的自信和兴趣。同时,在讨论交流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3B Unit 2《In the library的Checkout time》时,书本要求学生只要看图写出在图书馆里禁止做什么的动词,放在本单元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学生来说很简单,尤其是我们苏州地区的学生,已有两年的英语学习基础。于是,笔者把这个部分的教学改成了写作训练课,让学生先讨论交流在图书馆我们不可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开阔了。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笔者与学生一起设计了思维导图。这样的思维导图,既对本单元的语言素材进行了归纳梳理,又唤起了学生在低年级掌握的旧知。通过思维导图,把图书馆能做的事也列举了出来,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建构,其知识的储备也得到了有效激发。教师加上一个开头和结尾,学生自然能把在图书馆能做与不能做的事写清楚写详细,语言输出可谓水到渠成。

二、绘本阅读,内化写作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阅读积累,是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的源头活水。阅读不仅仅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形成多样的写作框架。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时间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寻找契合学生实际的阅读素材,而绘本以其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内容深受学生喜爱,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绘本材料的推荐阅读也不是拿来即可,教师要依托教材,寻找与教材主题契合的绘本推荐给学生,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绘本语言更丰富,内容更吸引学生。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4A Unit 4《I can play basketball》的Fun time时,呈现的内容是有关于学生的名字、年龄、本领的句子,对这些句子,学生进行问答训练偏简单。如果以“My friend”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真是很好的素材。但学生对于本领这一块词汇量少,语言匮乏。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搜集相关绘本《I can…》及《My friend》,课上与学生共同赏读绘本,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句子,学习比教材更为丰富的句子表达方式。绘本句型的灵活变化不断刺激着學生的大脑,逐渐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写作语言。

当然,绘本的阅读也不应是间歇性的。阅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渗透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因此,教师要多与学生读绘本,多接触地道纯正的英语读物,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半扶半放,激活写作潜力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中年级的学生由于接触英语的时间不长,掌握的语言知识点不多,教学目标中也没有对写作这一块有明确要求,因此大部分教师不敢去尝试。刚开始,笔者在尝试时,确实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在句子抄写这一块就发现错误较多,更别谈自己写句子。但几次坚持下来,发现学生的错误明显减少,甚至比抄写质量要高,因为这是真正锻炼学生思维的作业,比起机械地抄写,他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启蒙写作对学生以后长篇的写作起到奠定作用。除了思维导图,广泛的阅读拓展外,我们教师更要给学生一定的框架,有了一定的依托,才不会让学生对写作有畏惧心理。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4B Unit 3《My day》之后,配合Checkout time,笔者让学生写一写My day的作文,写作之前,笔者先跟学生列出自己一天的Timetable,然后老师先说说自己的一天,接着请较为优秀的同学说一说,然后在老师给出的框架前提下尝试写作。

这样层层铺垫,半扶半放的写作教学,让学生在有较多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动笔,从而克服畏难情绪。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留下较多的发挥空间,放飞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有话可说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激发自身的写作潜力。

四、多样命题,丰富写作方式

中年级学生的思维已从低年级的模仿阶段逐渐向自由发散性思维发展,因此单一的写作方式已无法满足中年级学生的需求,他们喜欢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想法。但他们的思维又不像高年级学生那样抽象,他们还需要一些依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写作的的方式上更趋向多样化。

刚开始,教师可以进行看图写话或看图表写作,在图画或图表的的依托下,让学生不至于无话可说。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3B Unit 8《We're twins》的Checkout time呈现的是Mike的家庭照,通过思维导图对特征词的整理,结合图画,学生能较为容易地从年龄,特征,能力等方面介绍Mike的一家。慢慢地可以过渡到仿写,改写,扩写。当然,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教师也可以尝试续编与创编。

這样灵活多变的命题形式,让学生对写作不至于产生疲惫感,丰富多样的写作方式让学生始终对写作怀有一份新奇感,这份新奇感会领着学生在写作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最初的那份兴趣。

五、创设平台,培养写作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才会更愿意去写,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兴趣能让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兴趣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是学生语言储备到一定程度后,愿意诉诸笔端;另一方面学生尝到了写作带来的愉悦感,他们自然就会对此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教师要让学生尝到成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这是至关重要的。于是,笔者会尽量创设多种平台,让学生把习作展示在各种平台上,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让这份喜悦传递给全班每个学生,以此激发更多的学生爱上写作。

笔者会让学生主动投稿,比如,市里的日报,时代英语报,学校的校刊,甚至是班级的黑板报。同时,笔者鼓励学生把写好的习作通过QQ的形式传给笔者,笔者会在课上展示给全班学生看。只要有习作发表,笔者一定会在班上大肆表扬,让学生体会成功带来的无比喜悦。这样不同平台的习作展示,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让学生体会到写作带来的无穷乐趣。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依托教材所提供的的不同主题,挖掘板块中的不同角度,充分利用好这些文本素材,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的教学中,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学生的进步是微小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帮助学生储备语言知识,在写作的过程中加强过程性指导,通过多种途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猜你喜欢

小学中年级写作教学
小学中年级学生观察作文创新教法
小学中年级语文形成性评价改革漫谈
创新理念快乐教学
谈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