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PPP模式下造价的控制

2019-10-21张传付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私营企业工程项目工程造价

张传付

摘要:在各大建造行业中,PPP项目建设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也是一种融资项目建设。伴随着国内PPP行业的快速发展,PPP项目造价控制管理是PPP项目建设与运营企业得以快速成长的核心优势。为了最大限度增强PPP项目建设力度,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做好项目造价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PPP模式;造价控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各地方政府的负债不断增长,我国政府迫切寻求融资模式的改革发展,PPP模式应用而生。PPP模式可以解决很多传统融资模式在融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有利于解决政府职能转变、投资不足的问题,但我们也要重视PPP模式下项目管理工作的探索。本文通过分析PPP模式下工程項目管理的实践具体情况,对PPP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进行了有效探索。

一、PPP模式的含义

PPP模式,是指在公私合营模式下,各个部门确立合作关系,在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对各自的责任与义务进行划分,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为有效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步伐,PPP模式的运用,加大了政府对于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保障政府资金在各项公共设施的建设中合理使用。PPP模式的运用,有效帮助项目相关的合作单位完成自我转型升级,有利于合作单位的长久发展[1]。

二、PPP模式的优势

(一)有效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与服务水平

PPP模式下,私营企业的参与有效提升了建设过程中,资源的利用率与项目设施的服务水平。私营企业的活动开展多是以营利为准,因此在项目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会更加严格的重视对于资源的节约情况,并且为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私营企业会格外注重项目本身的服务水平。PPP模式下,私营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及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避免以往政府投资项目中出现的资源浪费以及服务水平偏低的问题,为大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二)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政府每年对于公共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加,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尤其是当多个项目共同开展时,很可能由于资金投资力度不够,导致项目被迫中断,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巨大的损失。PPP模式的运用,有效将政府资源与私营企业的资金进行融合,确保项目资金投入的稳定性,有效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能够降低项目风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部门对于项目风险的控制能力有限,尤其是当多项项目一起开展时,项目的修建过程中将会出现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项目的建筑风险。PPP模式的运用,通过吸引私营企业的资金投资,增加私营企业对于项目风险的管控,降低项目的实际风险,提高项目建设的稳定性,促使项目更好的完成。

三、当前我国PPP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PPP模式这种公私合作制,本意是为了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降低工程造价、改善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另一方面,PPP项目从其出发点来说,由于多数为社会公共服务项目,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投资方不应有超额利润,不应从项目中赚取超额回报。但从我国已经实施的一些PPP项目来看,多数存在“边规划、边设计、边实施”的现象。PPP项目从立项到项目的落地实施,中间过程能省则省、程序能简化就简化,原本的论证、评审等过程一带而过,回避了一些应有的环节,使得PPP项目的最终工程结算造价远远超过前期概算及投资估算,违背了PPP模式降低工程造价的初衷,也增加了政府地方债务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PPP项目的造价控制显得至关重要[2]。

四、PPP模式下造价控制措施

(一)全过程造价管理

1、前期初步设计阶段:由于初步设计阶段的图纸设计深度不足、编制的概算较为粗犷,对多数工程作法及工艺水平仅从方案角度考虑,未能贴合施工具体情况。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及经验积累,从工程实施后的实际效果出发,对初设图纸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如:市政道路及地下管廊工程项目中,往往有很多辅助工作内容在整个工程中所占造价比重较多,而设计方案较为繁琐、不易施工,极不经济。此时,专业人员应在方案设计编制环节,利用同类市政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参数,对拟建工程按照不同的设计方案,利用指标估算法将拟建项目以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为单位,根据各种具体的投资估算指标进行估算,再按照相关规定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等,形成拟建项目静态投资。在条件具备时,对于投资有重大影响的主体工程应估算出分部分项工程量,套用相关综合定额(概算指标)或者概算定额进行编制,对于单一大型的项目,主要单项工程估算应细化到单位工程估算书。其他参加人员也明确限额设计的职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采取预防和严格把关相结合方式,抓好事前指导、中间检查和成品审定三个环节的管理,通过各自任务的完成来实现总体限额设计目标的完成。

2、施工图设计阶段:该阶段较之初设阶段,设计深度和广度都大大提高,也是直接影响工程投资效果的阶段。在本阶段应重点加强具体工程量的计算、计价依据的选用、材料价格的取定,同时,分析出各项指标,如:市政道路工程的单位里程造价(必要时可分解到路基、路面、防护等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平米造价)。分析了各项指标后,再与平时积累的类似工程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化较大的内容,将各类情况汇总,提供给建设方予以参考。

3、施工阶段的过程控制:本阶段是将设计文件付诸实施的阶段,也是工程项目耗时最长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应全过程跟踪评审,对工程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及时把控,如实、准确的记录,为工程后期结算审核留存证据资料。

(二)提高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PPP模式下工程项目造价管理需要专业性极高的造价管理人员,只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效果。PPP模式下的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非常大,主要有开发设计、融资、水务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等管理工作,这些工作通常都非常繁杂,需要专业素养极高的工作人员来展开管理,所以PPP模式下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需要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工作团队,来保证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顺利进展。另外,还需要有PPP领域的专家保驾护航。

(三)提升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

PPP模式下是一种比较新的融资模式,目前在其的推广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PPP模式下的工程项目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不单单是管理者的身份,还承担着合作者的身份,政府是起主导性作用的,但是政府部门应该注意到不能完全操纵PPP项目,要明确其在PPP项目中的定位,提升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3]。

五、结语:

在PPP模式下,对于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在造价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既要保障项目的经济效益,又要满足项目的社会效益,以保障PPP模式下投资方的诉求得到满足。在实际的造价管理过程中,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工程造价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春林, 杨跃辉, 黄权国. PPP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J]. 中外建筑, 2017(7):191-193.

[2]白永霞. 浅谈PPP模式下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 甘肃科技, 2018(3).

[3]罗岚. PPP模式下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重点及难点解析[J]. 建材发展导向, 2017, 15(11):268-268.

猜你喜欢

私营企业工程项目工程造价
党建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的深度融合途径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内部控制机制在私营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法学院哪家最强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
对私营企业金融支持的探讨
我国目前有多少“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