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科学探究式的学习策略

2019-10-21贾献剑

青年生活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探究式教学小学科学

贾献剑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当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时,学生就能带着一种探究的理念进行学习,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主动学习的动力。探究式教学充分体现了这种新的育人理念,这场教育变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针对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实情况和学生素质发展水平,探究式教学将是这次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我们教师的各种素质又是影响探究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关于如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笔者谈谈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学习策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地融入到探究学习当中,这个道理每一位教师都明白,但真正能够运用的教师却是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学生掌握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导致学生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教师觉得课时量太少,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疏忽了对学生探究能力、情感的培养,这样只会让学生对科学学科失去兴趣。基于此,本文对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探究学习进行分析,同时架构其教学的实施策略。

1.探究式科学学习的内涵

探究式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组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因势利导,合理选用教学策略,有助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教学是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策略,高效的探究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有效指导。探究式学习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强调学生的实践,强调在做中学科学。“亲身经历”和“动手动脑”是实践的基本形式,学生是否具有动手动脑的实践探究能力,是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体现之一。教师把科学概念讲几十遍,不如学生直接实践所得来得记忆深刻;教师把实验结果讲得再简洁透彻,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得到的认识深刻。因此,科学学习提倡“动手动脑做科学”,既要动手实践,又要動脑思考,这样才能习得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2.小学科学课堂探究学习低效的原因分析

2.1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认识缺位

小学时代是问题时代,每一位小学生在小学阶段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科学学科更是如此。科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对于科学的问题源源不断,这其实是学生在“探究”的雏形,因为“探究”的本质就是思考,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也就是对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用自己的问题代替学生的问题,导致教师变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别说会对问题进行思考。在学生的认知中形成了“反正老师等一会儿一定会讲”的错误观念,所以自己思考的效果不大。因此,学生也就不愿意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问题了。根据笔者的调查,在一堂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提出了87个问题,而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却只有3个,这种认识的缺位将教师放在问题的主导地位,疏忽了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与新课程中倡导的自主学习背道而驰。

2.2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缺失

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的有效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主要出现两种问题:一是评价没有针对性,也就是我们在课堂当中经常能听到的“你真棒!”“很不错!”等评语,这种口头上的评价并不能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问题,学生也不会根据教师的评语找到学习的方向;二是喜欢采用终结性评价,许多教师喜欢从学习成绩上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努力,这样会给很多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扰,他们非常努力地将自己的学习能力提升,但是在考试时依然没有很大的进步,而教师只看成绩的行为也会让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丧失。久而久之,学生在教师单一的评价语中找不到学习的动力,更别说会主动积极地去进行科学探究了。

3.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3.1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适宜探究的问题

要实施科学探究活动,必须要有研究的问题和方向,这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一步。问题的提出与确立要从学生原有的概念和实际理解出发,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不宜太复杂,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解或与已有认识相矛盾时提出问题,这才是有效的探究。以《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为例,教师把一张干纸巾揉成团放入杯底,引导学生质疑:如果把杯子杯口朝下,竖直扣入水中,纸巾会湿吗?学生大多预测纸巾会被水浸湿。当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发现纸巾不湿,在所见现象与“既知”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时,科学探究的问题自然产生。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好奇心,提出了问题,还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3.2创设游戏情境,促进探究欲望

游戏是最受小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当教师对学生说“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学生的眼神中都充满了光彩。所以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游戏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科学的快乐。例如在教学“果实和种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习之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的果实与种子的图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分辨多媒体中展示的图片是果实还是种子。这样趣味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参与性十足,每一位学生都对自己充满信心,觉得玩的游戏太简单了。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游戏,看看在规定时间内哪个小组能够猜出最多的果实或种子。在学习果实和种子这一课时还掌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对科学的观察与探究欲望更浓厚了。

3.3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能力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也是科学素养的要求之一,有助于学生的探究实践。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熟练程度决定了探究活动是否高效。比如《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在观察岩石时,可以用什么观察方法?看、摸、闻、掂等都可以,这是运用感官进行观察。为了观察仔细,还可以借助观察工具,如放大镜。科学探究中,方法的正确运用,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

结语

探究式学习符合儿童天性,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促进科学学习、全面发展学生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教师要重视探究式学习,多方举措,有效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耿晨曦.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杨慧娟.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方法[J].吉林教育,2015(33).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探究式教学小学科学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