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值日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策略

2019-10-21朱仁江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整合策略小学低段综合实践

朱仁江

【摘 要】低年级班级中,日常的值日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培养劳动意识,提高值日技能,形成集体观念,凝聚班级力量等方面入手,论述了把班级的值日各项工作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具体策略,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

【关键词】小学低段;值日活动;综合实践;整合策略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为真正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低年级中的作用与实效,笔者以班级中的值日为切入点,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我做值日生”主题活动的开发和实践探索,总结出一些有用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值日启动活动,培养劳动意识

“我做值日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低段孩子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的必修活动。“学会做值日”应该是让一年级每个孩子学会的基本劳动,有利于其培养卫生习惯,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意识。然而,一年级孩子对于值日工作没有实践经验,基本是家长代替值日。当然,像扫地、拖地、擦桌子等工作与家长一起做过,但是他们做得很不好。例如,扫地不按照同一方位有序打扫;垃圾难扫进簸箕;角落清扫不干净;拖把弄不干净;工具摆放不整齐。总之,他们对值日这项工作缺乏方法和步骤,不能有序开展。毕竟,孩子总要成长,学会劳动。虽然一年级的孩子没有参加过体力劳动,但是他们对劳动有着极大的热情,对值日有着极强的兴趣。对于孩子们来说,做值日就是学当大人的重要事,是一件新鲜的乐事。另外,劳动又能积累生活经验,弥补了读书生活的不足。因此,一年级开展值日实践是学生学习技能的最佳活动,贴近生活,值得重视。

(一)观看视频学习值日,激发劳动热情

孩子從入学到期中,我们并不急着让孩子们开始班级的值日工作。因为,刚入学的孩子对陌生的地方会产生既好奇又恐惧的心理。然而,半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当他们适应了校园的一切以后,就可以安排学习值日工作。为了让孩子有个直观正面引导,开学的第一个周末,笔者邀来五六年级的几位学生示范做值日的全过程,拍成微电影。周一在“我做值日生”的活动启动课上让孩子观看。孩子们通过视频学习,从中了解值日工作分配和怎么正确使用值日工具。看完视频,经过交流,让孩子说说值日中的小妙招,进而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形成“我要值日”的主人意识。

(二)梳理值日工作内容,渗透团队意识

低段学生对团队合作的意识十分淡薄。笔者对值日工作的具体任务做了详细地梳理,引导孩子明确了值日任务,认识了值日工具并了解了它们的用处。通过一系列的引导活动,让孩子懂得值日要大家合作完成,从而促使其初步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三)交流学习值日妙招,养成值好日习惯

一年级孩子单观看视频记忆不深刻,他们还没有实践经验,真的做起事来方法会不恰当。为了加强他们回家顺利练习值日工作,笔者就引导他们回忆视频中值日同学说的小妙招。通过回忆、说话,再观看视频这一系列的情境再现,既让学生掌握值日的基本方法和顺序,在他们脑海里留下印象,又提高了其值日技巧和增强其情感,让他们初步形成做好值日的意识。

(四)了解学习任务,学会劳动本领

为了让孩子们回家跟着家长顺利学会本领,笔者特别设计了三个任务给孩子当做家庭作业,同时在班级群里告知家长配合完成,让孩子学会劳动、热爱劳动,形成家校共育。三个任务分别是:

学习小提示:下课跟着老师学关投影、电脑;放学跟着哥哥姐姐学摆桌椅;在家里跟着爸妈学。

完成学习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在家里学会基本的扫地和拖地,擦桌子、洗抹布,并拍摄照片、视频发到班级群。

学会作业单上某一项本领打上星星。

二、结合组建小组活动,开展劳动实践

《大纲》中指出:学生要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实践价值体验。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解决问题,笔者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初期组建小组指导课,分步开展值日实践活动,解决值日过程中的困难问题。

(一)教师指导实践,学生表述实践过程

加强在校指导,要求每位给一年级上课的老师每节课下课后,至少教会一个孩子关电脑、关投影的方法。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前班主任会对孩子前一天学习的值日做评价,让孩子按照作业单上提示语,说一说自己学会了什么本领,还要说出在学习中发现的好方法。这环节落实,能够让每个孩子把在家实践的过程,用语言组织起来说完整,从而把学习过程在脑海里重现一遍,并关注了劳动中的一些细节。通过这样训练,强化了值日的印象,还能把技能转换成语言,培养了孩子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师强化训练,学生掌握值日口诀

这一周的值日本领学习,笔者先根据家长发班群的图片视频进行分组,开展值日工种小组强化练习课。笔者和同工种孩子们一起做扫地、拖地等每一项,在劳动过程中教会学生背诵值日小口诀:值日时,我扫地,拿来扫把,一手在下,一手在上,弯着腰,从前往后扫,角落不放过。在拖地时,采用边教边练边背口诀,目的是让孩子把在家练习的本领能在值日过程中实践,并提升孩子们的劳动技巧。

(三)组建合作小组,学生自制评价标准

通过一周的专项值日实践体验,孩子基本熟练做好扫地等值日工作。紧接着,笔者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组建小组指导课。首先让孩子重新梳理好值日具体任务,明确值日工作,根据相似工作量和工作相关性进行任务群的组建。再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最能干的任务,找自己喜欢的同伴组建小组,共同完成值日表,加强大家合作的团队意识。为避免教师单一的评价方式,笔者和孩子们通过讨论,一起制定了扫地、拖地、摆桌子、洗擦的基本评价标准。并要求孩子每天做完值日后给自己评价,得几个积分。最后,笔者自编值日歌,教孩子边唱边做动作,进一步加深值日过程的有序性和完整性,增加劳动的趣味性。

三、结合值日小组间互评,提高劳动技能

经过以上几周的值日实践体验,班级正式开展日常值日工作。为了让孩子能最快熟悉自己的值日任务,通过重复训练,巩固值日技能。刚开始值日,可爱的一年级孩子会以自己扫出的垃圾多而骄傲,班主任告诉他们,扫出纸屑很简单,扫出灰尘才算有本事,擦完黑板不清洗抹布,就用脏抹布擦桌子;拿扫把姿势不正确;垃圾桶里纸太多,倒垃圾时一路丢;值日做完,卫生用具摆放凌乱等行为都是不对的。

当技能达到熟练程度时,评价会十分关键。根据大纲的要求,在每天早上课前和午休时,班主任都会对他们的值日工作做评价,给他们的积分卡打分。组织孩子观察教室,说说值日的小朋友做得好的地方和不当的地方,进行互评并给积分卡打分。一方面,孩子的心里都很渴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欣赏和赞美;另一方面,笔者也希望他们能在客观的评价中,做好值日细节,一天比一天有进步。

学生们的努力很快就得到显现。几天后,孩子的值日做得越来越细致,关注了很多细节。他们做完值日后,不再只是放下凳子,而是将每一条凳子统一摆放到桌子下面;老师的讲台桌整理得井井有条;做完值日,卫生工具摆放得越来越整齐有序;倒完垃圾后他们还会将垃圾桶清洗干净后再拿回教室;拖完地后将清洗干净的拖把放桶里。凡是看了孩子们值日的老师,忍不住感叹说:“大人的值日还不如小学生做得认真细致!”“我回家也教孩子干家务。”

笔者为孩子们善于观察和思考而高兴,更为他们懂得分工合作而感到骄傲!更令人欣慰的是,孩子做事越来越有条理,也越来越细致。他们清理了讲台桌上的粉笔盒,扔掉了短小的、不能再写的铅笔和粉笔,留下了长的、好写的粉笔。一次全校大扫除,一个孩子跑到笔者身边娇声娇气地说:“老師,我可喜欢做值日了,我想天天大扫除!”确实,值日劳动对一年级的新生来说太新鲜了,他们从刚进学校时的不会做,到学着做,再到完全能自主做,就是非常大的进步。

四、结合值日小组展示,提升班级凝聚力

在活动总结阶段,为了对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表达、同伴交流与对话。笔者选择以值日小组为单位共同展示。另外,一年级孩子喜欢表现,引起大家的注意,但真正上台时又会表现出紧张、怯场。而小组展示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又不会怯场。展示活动在集体边唱边舞《值日歌》活跃的氛围中开始;每小组的组员一起把自己最能干的地方秀一秀,每组做一做自己的小妙招,并推荐给大家学习;最后为自己小组做宣传。每个小组,每个孩子在努力展示过后,最想要的就是自己的积分卡上可以得到几个“大拇指”。展示结束后,每组先采取组内互评的评价方式,在每个小组内评出“最佳值日生”,同时进行组间评价,评出“最佳值日小组”。虽然评选结束了,可值日工作不能结束,老师就要求每组每人继续做好值日,为自己小组争光,为班级服务,做一位真真正正的小主人!争取期末在学校评选的“值日小明星”和“文明班级”中努力夺取,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

每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课的过程都是纷繁复杂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孩子,一切从零开始,很多事物看似细小,其实对孩子影响深远。班级管理中不仅仅是值日工作,还有很多事务都可以有机的巧妙整合成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只要用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和方式,让每一件事情做得有始有终,让每一个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我们的孩子就会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团结友爱。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学校和社会[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

[2]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17.

猜你喜欢

整合策略小学低段综合实践
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整合策略浅析
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整合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例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整合策略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英语阅读策略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