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汉语“把”字句的研究
2019-10-21潘芮
潘芮
摘 要:有关“把”字句分类的研究已经颇有成果,不论是从表层结构还是深层结构的关系分类,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一些探索,但或多或少存在着局限性,大多是根据主观想法来判断。本文从“把”字句的原型性出发,把“把”字句分为典型类的“把”字句和非典型类的“把”字句。
关键词:“把”字句;典型类;非典型类;语义特征;结构构成
“把”字句一直是汉语研究的热点,对“把”字句的分类,有学者曾做过详细研究,从结构上,崔希亮将它分为17类;从与动词搭配上,邵敬敏(2007)将其分为动补类、状中类;从位移图式上,张旺熹将其分为系联图式、等值图式、变化图式和结果图式。但从“把”字句原型性来划分的研究较少,施春宏曾对“把”字句的边缘性做过分析,但未对其典型类和非典型类“把”字句的构成和语义特征做详细论述,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把”字句的典型类和非典型类。
一、“把”字句的概念
“把”字句是指一句话的谓语部分带有由介词“把”构成的介词短语做状语的动词谓语句。“把”字句一般包括四个要素,分别是补语、宾语、状语和表状态“了、着、过”等;总结其句式结构为:S+把O(adv)+V(R),( )表示动词前后可能出现的成分,R可和adv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V前面是状语,后面的R可以是补语、宾语,也可以是动态助词。
二、“把”字句的分类
(一)典型类“把”字句
根据“把”字句的定义,将其句式总结为“S把O+VR”,其中“S”是主语,“O”是宾语,“VR”是谓词性结构。在这样的结构内,只有符合以下特征,才能称之为典型类的“把”字句。首先,“VR可以表示单一的述补关系,也可表示包含述补关系的谓词性结构”;“V是动态动词,对O产生某种作用,R是形容词、介词性成分或不及物动词”;其次,“V和R代表两个子事件,他们之间是致使关系”;最后,“S”是整个“把”字句的致事,它对“O”发出动作,产生作用。
(二)非典型类“把”字句
非典型类的“把”字句主要指主语、宾语、述语等相比较,典型类“把”字句不同。如:把个凤丫头病了。
三、典型类“把”字句的构成及语义特征
(一)典型类“把”字句的主语和述语
典型类“把”字句的主语,必须是名词性成分,也可省略,语义上表施事。如:我把饭吃光了。典型类的“把”字句的述语是动态动词,所谓的动态动词是根据郭锐的研究来划分的。如:猫咪把我的手臂抓破了。
(二)典型类“把”字句的宾语和补语
这里所说的宾语是“把”字后面的宾语,在“VP”这个结构中的“P”只能是“补语或述补短语”。典型类“把”字句的补语即谓语动词后接的补语,它表示对宾语产生的一种状态,可以由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充当。
(三)典型类“把”字句的语义特征
典型类“把”字句的语义可以概括为致事通过某种方式对役事施加致使性影响并使影响的结果得到凸显,语义焦点在整个谓词性结构上。如:我把脚扭伤了。
四、非典型类“把”字句的构成及语义特征
(一)非典型类“把”字句的主语和述语
非典型类“把”字句的主语可以是谓词性成分,也可以是受事。非典型类“把”字句的述语有五种:一是静态动词,如,把菜馊了;二是动词的重叠式;三是单个动词;四是熟语;五是不完整的话语。上述几种这里说成非典型,是因为其语义重心在动词上,也不符合“把”字句结构。
(二)非典型类“把”字句的补语和宾语
非典型类的“把”字句,补语是说明动作的状态。如:把稿子读一遍。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无补语的情况,如:把饭吃了,句子的语义焦点也在动词上。非典型类“把”字句的宾语,是在宾语前面加“个”的形式,这是“一个某某”的省略。
(三)非典型类“把”字句的语义特征
不论是典型类还是非典型类的“把”字句,其语义焦点都在谓词性结构上,但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典型类的语义重心在补语上,重在说明一种动作对致事造成的一种影响或结果,非典型类的“把”字句,语义焦点在“把”字句的动词上。
五、结束语
通过对典型类和非典型类“把”字句的主语、述语、宾语、补语及语义特征的讨论,可以看出,典型类“把”字句和非典型类“把”字句的明显区别,以“把”字句的原型性为研究依据,就使得典型类“把”字句有所支撑,其余的“把”字句就是非典型类的。这样的方式突破了单纯从结构、语义和语用研究的限制,打破了语言研究的主观性,从客观角度研究,探本溯源地进行分类,更符合语言研究的实质,使“把”字句的分类标准变得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 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J]. 世界汉语教学,1995(03).12-21
[2] 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 张旺熹.“把”字句的位移图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03).1-10.
[4] 施春宏.从句式群看“把”字句及相关句式的语法意义[J]. 世界汉语教学,2010(03).291-309
[5] 宋玉柱.關于“把”字句的两个问题[J].语文研究,1981(02).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