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子:先秦儒学史上的地位分析

2019-10-21管越李文秀

年轻人·上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曾子儒学弟子

管越 李文秀

摘要:千百年来,中国人深受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思想的影响。众所周知,由孔子到孟子,儒学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儒学体系,为以后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孔孟之间相隔一个多世纪之久,其问必定会出现担负传承孔孟重任的人,而这个人就是曾子。曾子是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对孔子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并深刻影响了孟子。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曾子在先秦儒学史上上承孔子,下启孟子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曾子;地位;承上启下

中图分类号:B248.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3-00209-01

“孔孟之道”深深扎根于人心,“孔”即是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儒学的开创者、奠基者;“孟”即是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是儒学的发扬光大者。孔孟二人同为儒学发展史上的两块里程碑,他们学术渊源深厚,思想一脉相承,二人的并立,体现了儒学发展的源远流长。但孔孟并非同一时代之人,从孔子逝世到孟子出生,二人相隔百年之久,其间儒学的绵延不绝必定还得益于他人。学术界目前普遍认为曾子是孔孟之间起到重要作用的传承者。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除引用了《论语>的资料外,更多地关注《大戴礼记》和《孟子》的内容,在思想的研究上主要从宏观方而进行分析,将曾子的“孝”的思想融入到“仁”的发展过程中,力图全面地分析曾子在先秦儒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1师承关联

1.1师承孔子,得传一贯之道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尊称曾子,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弟子。”[]这里对曾子生平的简介目前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子,而且从《论语》《史记》等的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但讲“师承”不仅要“师”更要“承”,所谓的“承”也就是要能深刻领会孔子的思想学说,并能把自己所学到的传给后人,这也是说其“承上”的关键所在。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的记载。从中我们知道曾子小孔子46岁,明显他已是孔子晚年的弟子,而且据学者考证“曾子是七十岁以后才死去的”[1],所以曾子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研究孔子之学。曾子不在孔门“四科十哲”中,但曾子很聪慧。在孔子死后,曾子又自觉担负起教育子思的重任。“盖曾子于孔門,年最少而学最纯,故孔子既殁,而后学多尊曾子者,圣道之显,多由子贡,圣道之传,多尊曾子”[2],曾子上承孔子当属实至名归。

1.2影响孟子,备受后学推崇

据史料记载和相关考证,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曾子生于公元前305年,卒年大致在公元前436年~公元前432年之间[3]。曾子死后五十年左右,孟子才出生,所以二者之间不会存在直接的师承关系。但是曾子与孟子之间在师承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面讲到曾子思想影响到了子思,而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4],“《孟子》一书计九章二十二处言及曾子,远远超出孔门其他弟子”[5]“曾子对于子思、孟子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在孟子本人是直言而不讳的”[5]孟子对曾子在思想上的推崇,足以证明曾子对孟子产生的重大影响,曾子下启孟子。

2思想继承

在孔子的众多思想中,“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与精髓。作为孔子的杰出弟子,曾子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很好的继承,如《大戴礼记》中讲:“士执仁与义而明之”[6],“诎身而为仁,婉言而为不智,则君子弗为也”[6],“是故君子以仁为尊”[6]等等。但是除了继承,更为关键的是曾子对“仁”进行了一定的发展,为后来孟子形成较为成熟的思想体系开辟了新的道路。曾子在“仁”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2.1充实“仁”的内涵

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解释“仁”:“巧言令色鲜仁矣”(《学而》),“刚、毅、木讷近于仁”(《子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克己复礼为仁”(《颜渊》)等。以上可以看出《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解释很简洁、很精炼,极具概括性,比较抽象。孔子思想针对的不像是一般平常人,更像是一种对圣人的规范,能达到孔子要求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孔子死后,儒学仍然在发展,曾子对“仁”的内涵进行了发展补充,使之具体化,生活化,其中一个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对“孝”的重视。“曾子将本于血缘亲情而被孔子提高到最高的道德品质‘仁落实到每个人都切实可行的‘孝上来,既有理想的引导又有现实的关怀,明显增强了‘仁对现实生活的指导”[7]。可以说,曾子的孝就是曾子对仁的理解,他开始将“仁”落实到生活中,为“仁”的应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认为孝不仅是个人行为和家庭伦理的主要准绳,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纲领,是天经地义、普遍有效的基本原则”。[8]但是不论曾子怎么追求“孝”,实质还是在追求“仁”。曾子将“仁”的应用更具体了,而这种改变直接影响到孟子“仁政”学说的形成。孟子在发展“仁”的时候,沿着曾子的方向,侧重点放到治国为政方面,这不得不说是来自于曾子的观点。

2.2扩展“仁”的外延

孔子讲“仁”时大多与“礼”结合,如“克己复礼为仁”(《颜渊》),“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等等。孔子“试图从‘礼的制度规范与‘仁的道德教化两个方面入手来建构自己的学说体系”[7]。这在曾子和孟子的时代发生了变化。

与孔子不同,曾子的“仁”多与“义”结合。如“凡行不义,则吾不事,不仁,则吾不长,奉相仁义,则吾与之聚群”[6]。曾子的“仁”大多和“义”放在一起讲,有时候也和“智”放在一起,不过比较少见,如:“诎身而为不仁,宛言而为不智”[6]。曾子将“仁”的外延扩大了,所以才有了后来孟子对仁义礼智的集大成。众所周知,孟子的“四德”,就是在曾子和孔子的基础之上,将仁、义、礼、智进行结合。在《孟子》一书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如:“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9]。

3人格气质

孔子、曾子、孟子三人在思想方面一脉相承。这种一脉相承的思想形成的深层原因离不开三人在人格气质上的一致。孔子之所以能名垂千古,受后世敬仰,离不开孔学的博大精深,但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孔子自身的修养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受圣人影响,以后的孔门大儒也能秉承先圣遗风,他们淡泊名利,志向高远,而曾子在儒家精神与人格的积淀方面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3.1淡泊名利,明于道义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O]。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悠然自得与安贫乐道。可见孔子的质朴人格与坦然气度,在这样的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子颇具圣人风范也是理所应当。曾子曾讲“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9],从中曾子淡泊名利,坚守道义的形象跃然纸上。在人格气质上,他也谨遵师道,丝毫不敢辱没儒家盛名。在儒家人格气质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加,成为穷不大志的励志榜样。正因为曾子等人,之后的孟子才能在先辈圣人为自己铺平的道路上前行,才会在深厚的精神积淀之上提炼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9]的千古绝唱,才会有“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己矣”[9]的高谈阔论。

3.2气度恢弘,气节高尚

孔子、曾子、孟子虽然同为儒士,但是他們目光远大,气度恢弘,不畏惧生死,高尚的气节非一般人可比。孔子“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1O],曾子更是“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辱可避,避之而己矣,及其不可避,君子视死若归”[6]。孟子“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9],他们共同具有的为道义视死如归的精神激励着代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奋勇搏击,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的政治勇士。

曾子是孔子晚年杰出的弟子,他凭借自己的聪慧与刻苦钻研的精神,对孔子的思想心领神会,在孔门中后来居上。他一生尊师重教,肩负传道重任而矢志不渝。他不仅为孟子思想的集大成奠定了基础,也为思孟学派的开启铺就了道路。从儒家一脉相传的师承上来看,曾子承上启下的地位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李启谦,曾子研究[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2]崔述撰.崔东壁遗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刘红霞.曾子及其学派研究[D].山东大学,2008.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董治安,论曾子——关于历史上的曾子和曾子的历史评价[J].文史哲,1993(1):27-34.

[6]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中华书局,1983.

[7]张倩.试论曾子对孔子学说的阐发[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2):25-28.

[8]王菊英,曾子的大孝境界[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0,23(5):11-15.

[9]孟子,孟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0]孔子,论语[M].中华书局,2006.

[11]曾祥芹.儒家“王道”“学道”的不朽之作——《主言》《曾子问》古今流传的阅读简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39(2):92-93.

[12]曾祥芹,曾子文章对子思《五行》的影响[J].天中学刊,2018,33(6):76-80.

作者简介:管越,女,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猜你喜欢

曾子儒学弟子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哪吒失手
曾子杀猪
弟子规
弟子规
2015 年新儒学“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曾子杀人
扫净心尘
谈儒学的“复兴”
儒学研究的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