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分析及处理

2019-10-21何志红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2期
关键词:配电系统运维检修

何志红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国配电系统由于历史规划不合理的原因,存在网架结构薄弱、自动化水平较低、支线庞大、设备运行较多等问题,使得配电系统的故障率较高。随着新一轮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深入,配电系统的防盗、防火、事故预防和故障快速处理已成为当前运维和检修工作的重点。但由于大部分配电设备和供电电缆长期存在过负荷和过载的情况,极易发生过热、自燃、火灾等危害。为了保证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电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配电系统的入网检测、巡检和预试定检等,但收效甚微。

【关键词】配电系统;运维;检修

引言

我国电力工程当中,配电线路的使用范围广泛。但在配电线路实际运行当中,线路经常会出现短路、损坏、污染等故障,使配电线路无法正常、稳定的运行,降低了地区供电的质量。有效的开展配电线路运维与检修管理工作,能够改善配电线路运行故障问题。

1配电线路的基本特点

总体来说,配电线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配电线路负担着大部分的企事业用电和社会生活用电,可以说整个社会对配电系统的依赖性非常强,一旦出现配电线路和技术问题将直接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配电线路必须具备非常高的可靠性;其次,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面积十分广阔,配电线路的覆盖面积也非常大,且实际气候和自然环境复杂,这就给配电的实际管理和运行带来巨大的难题。再者,配电线路所使用的杆塔和塔架占用了较多的耕地面积和住房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最后,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和发展在新形势下需要用到很多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这就给配网项目的设计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配电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更强的专业人员从事实际管理工作。

2工作难点分析

2.1运维与检修工作量大

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工作的最大特点是配电网系统结构庞大、运行设备较多、状态信息量大,而配电中心从事运维与检修的人员配置较少,以人工方式采集配电系统的运行数据,不仅工作量大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尤其是配电线路的检修工期较短、停电时间有限,无法在同一时段开展多项设备的检修,检修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性。显然,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主要矛盾就是巨大的工作量与有限的运维人力的不平衡。

2.2人工方式存在盲点和死角

在配电系统的运维中通常以人工手持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测温、成像巡视,绝大多数配电设备的发热、过热故障都能被监测到。但配电系统大多以户外架空线路为主,配电变压器和架空线路安装位置较高,因此常规的手持式红外成像仪无法对高空线路、配电变压器顶端或绝缘瓷瓶遮挡的部位进行检测,在配电系统的巡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人工视线的盲点和盲区。而现有的人工巡检方式无法减少这些盲点,若这些盲点区域存在安全隐患或运行风险,则不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极易发生故障或电气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显然,高处巡视盲点和人工巡检盲区,已成为当前配电系统运维和检修的工作难点。

2.3运维与检修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许多配电管理中心在配电系统的管理上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上从事配电系统检修和運维的人员技术能力有限,只能完成配电系统常规运维和定检的工作,不具备配电设备的异常事件分析和故障排查的能力,无法在有限时间内解决系统存在的故障问题。而且大多数检修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不够,安全防护意识较差,不能严格执行配电网的检修、维护管理要求。运维与检修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是配电网系统客观存在的事实,同时也是造成配电系统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运维与检修质量的难点,因此有必要提高各运维、检修班组成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增强设备故障分析和系统异常排查的能力。

3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的处理

3.1加强设备的巡检管理

为了避免电气设备老化造成配电线路故障,电力企业需要加强设备的巡检管理,及时发现电气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电力系统的老旧设备。一旦发现老旧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或者超过运行年限,电力企业需要及时进行电力设备的更新及更换,保障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与此同时,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配电线路的巡检,为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提供安全保障。为了保障上述巡检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开展,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巡检人员的培训,通过典型故障案例,提升巡检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此基础上开展巡检规范及故障处理等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提高配线线路及电气设备巡检的有效性。以国网陕西电力公司为例,该公司开展了人工巡检及无人机巡检培训,将人工巡检方式和先进的无人机巡检技术进行配合应用,有效提升了巡检的成效,可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2配电线路故障排查

对故障线路进行排查是检修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即利用科学的方式对线路故障发生的原因和位置进行查找。一是测试绝缘电阻;二是速断和过流排查,故障线路电流量大小可以区别出故障是速断或过流。可借助柱上断路器,对主干线上的速断或过流故障进行判断和查找;三是试送电,即为了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可用试送电合闸的办法,当变电所或电流通过断路器时,以电流变化判断故障位置,该方法在分支线较多的线路发生故障时常用。

3.3加强线路之间的联络

受基层变电站站点布置的制约,很多区域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无法实现变电站的全面覆盖,使得供电线路的铺设范围和距离过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配电线路的维护和运行难度,也不利于电力系统的长久发展。因此在对线路进行检修改造时对于具有联络条件的两条线路或是多条线路之间需要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并进一步实现配电自动化。在联络关系完成后,需要根据实际负载情况对运行方式进行适时调整,保证各个配电线路的实际负载功率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有效的减少因长时间超负荷负载造成的线路老化问题和安全事故。另外,当一条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利用与其相互关联的线路进行转供,从而保证企业和用户的正常用电,降低供电故障对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造成的影响。

3.4提高运维与检修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状态在线监测、数据自动分析等功能,减轻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人工方式存在的工作盲区和死角。首先,在配电系统故障率较高的区域安装具有红外测温的高清摄像头,减轻运维人员巡线的工作量,解决人工巡视存在死角的问题。其次,在重要的配电线路和设备上安装测温元件、在线绝缘监测等传感器,根据系统的运行数据、状态信息及异常统计情况,可更加合理地制定检修计划和改造方案。再次,将运维与检修智能管理系统与配电系统的生产系统、应急抢修平台的信息、数据进行交互,通过视频系统便可对设备抢修过程进行可视化监视,进一步提高了抢修工作的效率。最后,根据配电系统运维和检修制度和标准的要求,完善运维与检修智能管理系统的功能,解决人工运维存在的问题,改善配电系统的运维和检修现状。

结语

配电系统的检修和运维是保障配电系统可靠运行的必要手段,是预防配电系统出现重大故障和安全风险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郭云.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和运维管理控制[J].通讯世界,2017(23):183-184.

[2]赵权斌.关于10kV配电线路运维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4):191.

(作者单位:国网太原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配电系统运维检修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技术相关思考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思考与解析
基于GPS的电力运维轨迹定位系统
IT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雨中检修
检修
箱式变电所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与改进研究
试论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电子政务甲方运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