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羔羊饲养管理与疾病预防

2019-10-21玉素甫-热合曼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疾病防控羔羊饲养管理

玉素甫-热合曼

摘要: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疾病防控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羔羊;饲养管理;疾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6.061

0 引言

羔羊出生后,南于机体各项组织功能尚未正常发育,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并且羔羊出生时间常集中在冬春季节,很容易受到多种不良应激因素的影响,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因此在日常养殖中一定要密切结合羔羊的生长发育特点,保证羊舍清洁卫生,防寒保暖,确保地面清洁干燥,为羔羊生长营造一个健康、舒适、整洁的环境。

1 新生羔羊的饲养管理

1.1吃足初乳

羔羊出生0.5h内,要引导羔羊及时吃上初乳,吃足初乳,通过吃乳能从母乳中获得免疫球蛋白,同时能加速胎粪排出,增强胃肠道的抵抗能力。羔羊出生5 d内,要持续向其投喂初乳,并保证羔羊能够吃足初乳,逐步增加初乳的投喂量。

1.2做好防护工作

羔羊出生后,做好环境防护工作对提高成活率有很大帮助。通常要重点做好羊舍的防寒、防潮、防痢疾工作。南于羔羊出生后体毛较为稀薄,御寒能力较差,并且羔羊多在每年的冬春季节出生,很容易受到冷应激的影响而诱发腹泻疾病。在日常养殖中还要保持环境干燥清洁,减少环境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另外,应该做好初生羔羊大肠杆菌病的防控,羔羊出生12h后,灌服0.2g的土霉素,连续用药3d,预防腹泻疾病发生,对于已经发生腹泻的羔羊应该及时隔离,及时诊断,明确致病原后采取针对措施进行治疗。

2哺乳阶段羔羊的饲养管理

2.1哺乳期

40日龄内的羔羊主要以常乳为主,并结合羔羊的生长情况,适当补充哺乳阶段的饲料。40日龄内的羔羊生长发育快速,通常出生15d后,体重是出生阶段的2倍以上。因此在哺乳中也需要增加一定的饲料,补饲工作主要从10日龄左右开始,确保每只羔羊每天能采食哺乳阶段的精饲料50- 200g[1]。刚出生1个月后,要向其投喂适量的优质青干草,锻炼瘤胃功能,并保证有清洁的饮用水供给。补饲的同时,还应该逐步减少哺乳次数,为断奶奠定坚实基础。通常白天哺乳2-3次,增加羔羊的运动量,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2.2哺乳中期

哺乳中期是指40-90日龄的羔羊,这个阶段的羔羊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逐步由吃乳向吃草料阶段转变,该时期一定要保证饲草饲料的多样化,促进羔羊多采食,减少常乳的投喂量。饲料每次投喂时一定要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添加,并且要具有相对稳定的投料次序。40-94日龄的羔羊饲喂,一定要保证定时、定量,通常每天哺乳3-4次,早中晚各进行一次,同时还应该注意整个群体的生长发育情况,发现身体素质较弱的羔羊应该单独隔离加强营养。

2.3哺乳后期

哺乳后期是90-120日龄的羔羊,这个阶段的羔羊瘤胃系统逐步完善,肠道消化功能显著增加,此时主要以采食饲料为主,可以进行少量的哺乳。此阶段应该将羔羊和母羊分开养殖,单独放牧,在放牧的同时还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干草和青绿饲料。此阶段的羔羊,每天需要补饲哺乳阶段精饲料150g,分2-3次投喂[2]。冬春季节由于青绿饲料缺乏,可以将胡萝耢卜碎后与精饲料混合均匀后饲喂,提高精饲料的利润率,保证维生素供给充足。羔羊生长到120日龄后要实行断奶,断奶时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通常白天和母羊分开养殖,夜间和母羊和群,逐步增加和群的间距,实行断奶。

3 断奶羔羊的饲养管理

羔羊成功断奶后就会逐步进入到育肥期,通常120日龄的断奶羔羊体重可以达到25kg,此时羔羊逐步进入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时,增重可以达到200g。在育肥管理中一定要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全面,满足育肥羊生长发育所需。

4疾病预防措施

4.1常见疾病治疗

羔羊出生后由于身体抵抗能力较差,在养殖中一旦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诱发一系列传染性疾病,常见的羔羊疾病主要包括流感、痢疾等。针对这些传染性疾病,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羔羊流感应该采用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强化补液、降低体温的原则进行对症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黄芪多糖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病毒灵注射液、庆大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药物,对于严重脱水患病羊,明显电解质不足,应该选择相应的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疾病,一定要引导养殖户在明确致病原的基础上,选择高敏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羔羊出生前3d可以LI服磺胺脒片0.5g、土霉素片0.5g,每天口服2次,连续使用3d能有效预防羔羊腹泻疾病的发生[3]。

4.2环境控制

日常养殖中一定要注重改善养殖环境,为羔羊生长提供一个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对各种传染性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羔羊管理中一定要注重做好羊舍的消毒工作,确保羊舍环境清洁,减少羊舍内部病原微生物侵袭。养殖场在建造中一定要确保各个区域分布合理均匀,修建专门的羔羊养殖舍,对养殖舍内的环境温度进行控制。当羔羊的各项生理功能达到标准后,再转入到其他养殖舍内养殖。另外,还应该注重控制羊舍内的温度和湿度。通常最适于羔羊生长的湿度在70%左右,最佳的温度是32℃。对于冬春季节出生的羔羊,由于外界温度不能满足要求,在羊舍内部还应该配置保温箱、红外线灯、电热板等设施对羊舍进行加温处理,确保满足羔羊生长发育所需的湿度和湿度要求。同时,还应该做好羊舍的通风管理工作,及时清理羊舍内的粪便,加速羊舍內有毒有害气体排出。尤其进入夏秋季节后,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热应激对羔羊生长造成影响。

4.3做好免疫接种

日常养殖中要结合本地区疫病流行特点以及兽医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针对性的羔羊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羔羊出生20d后,及时免疫接种羊快疫、羊猝疽、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四联灭活疫苗,每头羊肌肉注射1mL。羔羊出生30d后,可以注射山羊痘活疫苗,用于预防山羊痘和绵羊痘,每头羊皮下注射0.5mL。每年春秋两季还应该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确保羊群抗体水平达标。在做好疫苗免疫接种的同时,还应该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全面,保证饲料中营养元素如维生素、矿物质投入充足,提高机体抵抗能力,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有效缩短发病时间,避免疫情反复发生。

5结束语

在羔羊养殖中,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有不同的营养需求,要结合羔羊的具体生理特点,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全面,强化羔羊饲养管理,为羔羊生长营造一个健康、舒适、整洁的环境,确保饲养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满足羔羊的生长发育需求。

参考文献

[l]喻苓苓.肉羊饲养管理中应做的几项工作[J]。养殖技术顾问,2011(3):25.

[2]吉拉卡机,黄基萍 肉羊的饲养管理技术[J].农技服务,2017( 24):122.

[3] 田松,李慧.浅析肉羊饲养管理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8):247.

猜你喜欢

疾病防控羔羊饲养管理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假面
羔羊育肥注意事项
瞬间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全程健康教育对52例儿童支气管哮喘预防和控制的影响
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种猪场健康养殖疾病防控策略
春季奶牛疾病防控与饲养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