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难点控制

2019-10-21崔泽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高层建筑

崔泽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西方有很多年的发展历史,从整体看,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通过不懈努力,在预制装配式建筑领域都取得了十分明显提高,俨然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十分重要基数。虽然这种建造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都已經得到解决,这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定借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及要点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一)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为了建造预制建筑物,有效提高建筑质量和改善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必要确保预制构件之间的有效连接。在预制结构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组装预制构件,这有将使构件之间的连接精度更准确。同时,注意下层隔板,并且需要在安装预制组件或部件工艺中,在内壁预制板中提前留下螺栓孔。在组装预制构件时,我将水泥砂浆用于螺栓之间的连接,因为当它被注入螺栓孔中,剪力墙可以有效地连接到其他部件上,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而且,当在整个结构中制造预制件时,需要连接支撑壁螺栓,使得后续的构造更加容易,提高设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预制复合板的装配技术是预制建筑的惯用技术。在组装预制层压板时,预制层压板与工作层之间的距离应设置为至少30cm,并应根据设计要求指定复合板的安装方向,调整施工过程中的安装,最大限度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偏差。在安装和建造预制悬挂板时,复合板能防止加固板的损坏,并保证安装质量。为了找到合适的施工方法,我们特别采用了模块化的组装方式来吊装预制悬挂板。要在安装过程中安装复合板并使其结构稳定,需要在复合板底部安装临时支撑。一旦吊装完成,就可以移除临时支撑。

(三)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在提前组装式项目施工过程中,提前制定窗体非常关键,在提前制定窗体过程中,我们通常用螺栓来进行两者之间的连接,将窗体上的螺母与螺栓相连接。在建筑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窗体的方向,保证螺栓与螺孔能够实现无缝对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整个项目的进程和质量。

二、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一)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

在制造预制构件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上的问题,如构件表面印筋、构件破损、落角、剪力墙构件中预留钢筋偏差等。对上述问题必须要认真解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根据规范要求,将垫片放置在构件底部,脱模剂要均匀的喷涂其表面,以防印筋出现在构件表面;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和拆模时的强度等级,保证其达标后再拆卸模具,拆卸模具时一定要细心,必须是多次轻捶,以防出现构件损坏、掉角的现象;最后,由于模具孔位偏差引起的剪力墙结构预留钢筋偏差的现象,对此,在预制件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模具孔位置的准确性,以最大化的提高预制构件的质量,如剪力墙结构。在预制结构生产完成后,还必须将它们安全地运输至建筑施工现场。预制构件的运输通常采用把构件竖立在车厢中的运输方式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还应注意运输车辆的速度和面板的倾斜角度,构件运输与实际施工进度要保持一致,并根据构件的安装位置进行详细分类,以防止因构件运输的中断而对施工进度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二)预制框架结构体系

预制框架结构是建筑公司的首选,因为它们制造方便,运输方便,整体结构轻,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施工模式中,其优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也比较明显。在预制框架结构系统中,预制叠合板和预制层叠合梁这两种构件是制造和使用比较多的构件,对于这两种构件,都是通过工厂加工建筑原材料直接获得的,只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简单的焊接和浇铸就可以使用。为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能够有保障,在设计预制结构构件时,需注意下面几方面:首先,要对齐平整整个结构,结构的内部应力应满足其韧性和强度;其次,必须用刚性连接处理梁和柱之间的连接,所有主要应力构件必须使用高于C30强度的混凝土,主要框架结构部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必须要满足规范要求;最后,科学合理地选择焊接结构内部部件的方法。另外,受力构件承受各种剪切力、弯矩和扭矩的承载力,对其计算必须要细化构件的不同功能,并单独计算,以确保预制框架结构系统的施工质量最大化提高。

(三)现场施工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BIM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对建筑工程的虚拟3D模型的创建,利用数字化技术提供符合实际情况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服务于虚拟的这个3D模型,让建筑项目的利益相关者一起讨论这个虚拟3D模型,以优化建筑项目。利用BIM技术来实现预制建筑结构施工的有效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来实现施工现场的布置、控制施工成本和可视化技术的效果。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对安装尺寸偏差、坐浆-注浆连接等问题有效的解决,有助于施工方对施工过程的研究,使混凝土后浇筑的质量最大化的提高,还能对漏浆、烂根、拔台等现象有效的预防。在吊装预制构件时,有必要使用BIM技术展现详细的技术效果,使施工人员对构件的吊装顺序充分的掌握,必须按照吊装顺序来进行施工,如柱-主梁-次梁-叠合板-楼梯。当叠合板的桁架钢筋穿线的过程中,钢筋互连等穿线问题可能会出现,对于这个问题,使用BIM技术构件三维模型来解决,对机电管道的方向和叠合板桁架钢筋的位置应充分考虑,以防出现钢筋移位或碰撞的现象,从而提高工程安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

(一)未来我国建筑行业内将广泛采用该建筑方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个国家的竞争从本质看,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因此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也需要对相关技术不断提升,若想要在市场竞争当中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持续的学习,并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而该预制装配式建筑则属于一种能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现已于国外很多国家有着普遍适用性。所以,对于我国来说,也应当紧跟时代潮流,并在建筑行业当中进一步实现建筑工程方面的工程性装配化。于20世纪的中期阶段,欧洲的很多发达国家就已经对建筑行业展开了研究,其所关注的重点为墙体的各种革新问题上,并且对各种新型材料的墙体都进行了尝试,而最终发的结果都是靠向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大发展方向。

(二)建筑过程简化、质量理想

针对于过去的传统类型的建筑具体形式而言,其施工过程非常的复杂,劳动力在资源分配方面效率较低,而且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假若在夏天的时候开展工作,炎热难耐的大环境必然会给施工人员带来非常大的难度系数,但是如果是在冬季的时候施工,那么可能会受到更大天气影响。但是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构件在制作过程中全部是在工程完成,最大程度上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方面的压力,并且也进一步的解决了北方的冬季不能正常进行施工的相关问题。此外,对于装配式的建筑物而言,其在整体的抗震性方面非常的突出,整个墙体所具有的建筑构建可以完全连接进而成为一体。地震发生时,能够降低墙体倒塌情况出现的概率。另外,运用该建筑形式也拥有非常好的隔音效果,就算在室外相近的地方开展噪音较大的工作,在室内的人员也并不会受到过大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中,预制装配技术应用的非常广泛,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节能性和高效性。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施工及安装难点处理等进行针对性的控制,积累丰富有效的经验,在提高建筑物质量的同时,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安贺舜,周德源.预制装配式剪力墙钢筋连接方法研究进展[J].结构工程师,2018(06).

[2]梁晨,吕彦斌.试析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设计要点及其发展趋势[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

[3]朱广绪.预制装配式建筑在高层住宅工程中的应用与探讨[J].安徽建筑,2017,(5):280-283.

猜你喜欢

预制装配式高层建筑
关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研制
浅谈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