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梭菌性肠炎防治

2019-10-21刘礼进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肠炎防治

刘礼进

摘要:猪梭菌性肠炎是南魏氏梭菌感染肠道而引起的细菌病的一種,多发于环境卫生差,管理水平低下的猪场。该文主要论述了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猪;魏氏梭菌;肠炎;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9.088

0 引言

猪梭菌性肠炎由魏氏梭菌感染引起,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该病多发于环境卫生差,管理水平低的猪场,常以个别猪散发形式出现,虽然给猪场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大,但临床仍需警惕该病的发生。

1 魏氏梭菌概述

魏氏梭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土壤、河流、湖泊、污水以及粪便中都存在,养殖场是魏氏梭菌分布的重灾区,其血清型有多种,常见的主要为A、C和D型3种,其中以A型感染居多。魏氏梭菌为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的大杆菌,可成单存在,也可数个连成串如腊肠样,表面无鞭毛,不能运动,在动物体及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荚膜。动物体直接分离的魏氏梭菌多为繁殖体,代谢强,活性高,但对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弱,很容易被杀死。在不良环境中采集的魏氏梭菌多以芽孢体的形式存在,芽孢位于菌体中央,宽度大于菌体,呈椭圆形,端头窄中间宽,如梭形,故得名梭菌。芽孢体对外界不良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耐热、耐紫外线,干燥环境中能存活数月,能在土壤中存在数年而毒力不减,对各种消毒剂不敏感[1]。

2发病机理

猪一旦发生魏氏梭菌感染,致病菌主要通过2种方式危害机体。第1种是毒素侵袭,魏氏梭菌经口腔进入肠道后,先进行大量繁殖,繁殖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主要为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毒素,可造成肠粘膜的损伤,使其增粗增厚,疾病中后期出现脱落、变薄,甚至出现肠穿孔,引发腹膜炎。有些毒素还可吸收入血液,随血流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引发器官功能衰退,甚至出现不可恢复的器质性病变。第2种是魏氏梭菌繁殖中可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如果为少量,则可混合在肠道内容物中,以粪便的形式排m体外,但如果大量产生时,排出便会受阻,大量气泡聚集后融合,引发肠臌气,腹压升高,病猪最终因急腹症而死。

3临床表现

陔病通常不出现大面积流行,即使是同一个猪场,也多以散发的病例出现。急性感染的猪发病前临床症状不明显,当毒素被吸收入血后,可对全身组织产生破坏,此时感染猪表现突然倒地死亡,呼吸困难,四肢不自主抽搐,角弓反张,鼻孔和口腔中流出带泡沫的血样分泌物,最终因败血症而死[2]。慢性感染的猪发病时间较长,肠粘膜受损伤后,消化酶分泌不足,酶活性下降,饲料消化便不充分,表现粪便不成形,有明显的过料现象,严重的混有血液,虽然采食量短期内不受影响,但猪生长发育缓慢,料肉比上升。当有应激因素刺激时,如天气突变、饲料发霉、饮水不足、长途运输、暴力驱赶、营养不良等,感染猪会出现腹部胀气,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可很快死亡。

4病理病变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可见肠道中充满气体,肛门外翻,肠壁呈红色或暗红色,肠粘膜变薄,粘膜下层广泛性弥漫性出血,有些区域有溃疡灶,并伴有坏死性区域,尤其是空肠、回肠和大肠前段病变最为严重。肠壁剪开后气味恶臭,肠道内容物中含有脱落的粘膜和充满血液的多泡沫样渗出物。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出血,体积明显增大,发硬,切面紧张。肾脏皮质层表面有点状出血,包膜容易剥离。胃中充满未消化的饲料,粘膜脱落。肺表现出血和水肿,气管和支气管中充满白色或淡红色的分泌物,镜检能见到大量的红细胞。其他脏器能见到散在性的出血点,有些肠道粘膜过度脱落,出现穿孔,内容物流出,污染腹膜腔,能见到腹膜炎性病变。

5预防

5.1 加强饮水和饲料的管理

致病菌大多是通过口腔进入机体内,加强饮水和饲料的卫生管理能最大程度降低该病的发病率。管理水平低下的猪场,水线长时间不冲洗,末端水致病微生物通常超标,其中包括魏氏梭菌,猪饮用后很容易被感染。饲料因贮存方法不当而出现过期、霉变、变质等情况时,其中的致病菌也会超标,猪食用后也能引发该病。建议猪场至少每周清洗一次水线,可用0.5%的酸化剂或8%的双氧水浸泡8h以上,也可用机械式的物理方法冲刷,保证饮水的清洁。饲料最好使用大厂家的成品全价料,贮存在阴凉、通风和十燥的地方,过期、霉变和明显变质的饲料禁止饲喂。如果是白配料,则每次做的料最好不要超过3d,炎热夏季最好当天制作当天饲喂完,避免储存时间过长。

5.2改善肠道微生态

微生态是肠道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白身建立的平衡,有益菌群为优势菌群时,有害菌被抑制,健康的微生态即使猪不慎感染魏氏梭菌,那么这些菌在进入肠道后也会被有益菌群抑制,不会发病。经常发生梭菌性肠炎病的猪场可在饲料中以0.1%的量长期加入益生菌制剂,常见的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丁酸梭菌、酵母菌或乳酸菌类的制剂都是改善肠道微生态的选择。另外,含有甘露寡糖、果寡糖等成分的添加剂,由于这些寡糖的糖苷键结构特殊,只能为益生菌利用,有害菌无法利用,猪采食后有利于促进肠道自身益生菌的增殖,也能起到改善肠道微生态的作用。

5.3疫苗免疫和药物预防

有发病史的猪场必须对猪群定期免疫疫苗,使猪体内产生抗体,进而预防感染[3]。常见的疫苗为铝胶灭活苗,以每只3mL的剂量皮下或肌内注射,首免后间隔1.5个月再重复免疫1次,有效期可维持1年以上。如果猪场已经出现病猪,除第一时间将其隔离外,同舍的其他猪可紧急进行免疫,防止被感染。除疫苗免疫外,饲料中以100mg/kg的量加入痢菌净,或以0.5%的比例加入土霉素进行药物预防,连续饲喂4~5d,也能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6治疗

治疗越早越好,感染早期,肠内毒素还未大量进入血液,肠粘膜还没有遭到大面积破坏,此时及时口服抗生素,能快速抑制魏氏梭菌的繁殖和代谢,进而阻止疾病的发展,对该病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甲硝唑对魏氏梭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但用药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给药方法。该病致病菌主要分布在肠道,故建议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药物口服后能直接到达肠道,快速发挥药效。口服临床有3种方式,分别为饮水、灌服和拌料,因甲硝唑不溶于水,饮水方式容易导致药物沉积于水线中导致给药不均匀,甚至残留水箱中猪饮不到药,故不建议饮水使用。灌服方式可准确把控给药剂量,但操作麻烦,容易造成猪应激,建议用在操作相对容易的仔猪上。拌料适合大群的预防和治疗,拌料时一定要采用逐步稀释法,即先用少量饲料稀释药物,再逐渐增加饲料量,逐渐稀释,最终保证药物分布均匀,确保疗效。

7结束语

魏氏梭菌可产生肠毒素和大量气体,导致感染猪出现肠炎和急腹症,病猪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和全身症状。因此,在日常养殖中应加强饮水和饲料的卫生管理,改善肠道微生态,科学免疫疫苗,适时进行药物预防。

参考文献

[1] 姚忠良.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J].辽宁畜牧兽医,2001(4):26-27.

[2] 肖丽兰,付海玲.某猪场发生仔猪梭菌性肠炎的处理与思考[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4 (4):42-43.

[3] 王红红.浅析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技术[J].兽医导刊,2016(8):101

猜你喜欢

肠炎防治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感染性肠炎如何应对
安倍的这个“毛病”其实很普遍
肠炎是如何引起的、生活中该注意什么?
得了肠炎怎么办
醋泡大蒜治肠炎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