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船精神与西柏坡精神比较研究

2019-10-21鲍玉芹文晶晶

锦绣·上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社会背景精神内涵红船精神

鲍玉芹 文晶晶

摘 要:于1921年的7月,在浙江嘉兴南湖中的一艘丝网船上完成过了大会所有议程,也正是在这艘小船上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同时也在这艘船上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红船精神,因此也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重大事件。如果说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精神之源,那么发源于河北省的西柏坡精神则是身兼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双重使命,是促使中国社会由革命建设走向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精神财富。倘若说红船精神是党的首创精神,是党先进创新的重要源泉,那么西柏坡精神则是对红船精神的弘扬、传承与升华,这两种精神共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以及永远追求崇高使用的责任感。基于此本文对红船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精神内涵进行分析,对红船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进行比较,以期为弘扬红船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时代精神奠定基础。

关键词:红船精神;西柏坡精神;精神内涵;社会背景;意义

引言

我国革命精神中极具代表性的革命精神就是红船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出现的革命精神,也就是说在中国共产的发展初期,红船精神就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特质以及责任担当,西柏坡精神出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多年的成长与磨练,在该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已从诞生之初发展于青少年时期,而中国共产党也从最初的革命党转变发展为如今的执政党,西柏坡精神体现出的正是青少年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面貌以及发展规划。这两种精神具备密切相关的同质性特征,具备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传承与发展。

一、红船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精神内涵

(一)红船精神的精神内涵

总书记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中明确指出,红船精神就是始终位于时代发展前沿的首创精神,红船精神就是为了理想艰苦奋斗的奋斗精神,红船精神就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奉献精神。

1、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那个年代极具影响力的伟大壮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华民族而言,极大地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发展方向,深层次的改变了中国人民乃至中华民族的命运,同时也极大的程度的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以及当时世界的发展格局。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权政权”的发展道路,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兵法策略,直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都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智慧,极大的改变了的世界发展趋势。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始终秉承首创精神,始终坚持与各种错误思想以及错误的路线进行斗争,才会让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突破教条主义的制约,继而开创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奋斗精神,才会在一个个艰难险阻中坚定理想、奋勇前行。中国共产党拥有远大的理想以及崇高的社会追求,因此才会对人民始终保持赤子之心。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来,就处于内部反动势力的围追堵截,外部帝国主义的心怀不善伺机谋取不法利益的险境,再加上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由于革命经验不足,也出现了些许错误,多走了一些弯路,但中国共产党仍旧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以及封建主义的三座大山,让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让中国在世界上重新掌握了话语权。

3、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红船精神的奉献精神是其精神内涵的本质过载。红船精神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在危难时刻为了共产主义奋不顾身进行奋斗的精神载体,代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并不是以夺取政权为最终的价值追求目标,而是以实现人类自由解放为中国共产党的最终价值追求。其次,红船中的奉献精神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以及人民性的内在统一,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存在的目的是对人民忠诚为人民负责的价值准则,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以及人民性的辩证统一原理。

(二)西柏坡精神的精神内涵

1、攻坚克难的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进驻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在当时已经是是否进行战略反攻以及战略决战的关键时期。在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凭借精良的武器装备以及美国军事力量的支持,因此在军事力量以及经济力量上比中国共产党更具优势。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背景下,中共中央通过对革命形式的科学分析后,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性利益,因此进行的人民革命战争是为民族解放和平而进行的战争,国民党则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其开展的内战是非正义的反人民战争。在人民军队的艰苦作战下,即便革命党拥有雄厚的军事力量,但是在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战胜面前的敌人,因此中共中央提出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斗争口号。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组织的三大战役和伟大战略决战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大无畏精神。

2、與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中国共产党进驻西柏坡后,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和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形式进行判断后,确定了将工作重心有农村转向城市的战略发展思路。在“两个善于”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以及理论创新同时,提出了新的国家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创造性的构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在“两个务必”的指导下,使得西柏坡精神得以创新和传扬,不仅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新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

3、严守纪律的奉献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进驻时期就开展过整风运动,让中国共产党中的领导机关以及许多党员干部,都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让这些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更加鲜明,政治思想更加成熟,让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管理更加巩固。此外,党中央在西柏坡进驻期间也同样开展了纪律整顿措施以及民主建设工作。在1947年10月制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明确提出了“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规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俊峰。一个革命政党要想拥抱青春与活力,就要充分实行民主制度,发扬民主作风,通过密切联系群众来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在该时期,中国共产党内部就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团结统一、严守纪律、顾全大局的新风尚,而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日后执政的重要基础。

二、红船精神与西柏坡精神比较

第一,红船精神与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也是我国革命精神中最具代表性质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诞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革命精神,因此红船精神代表着中国革命精神的精神源泉,而西柏坡精神则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后的国家治理精神的精神源泉,因此红船精神与西柏坡精神有着遥相呼应、一脉传承的特征。

第二,红船精神与西柏坡精神的时代背景不同,因此二者的阶段性目标也存在着差异性。红船精神出现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因此红船精神的阶段性目标主要指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中国共产党,以及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以及人民解放。而西柏坡精神出现于建国初期,因此西柏坡精神的阶段目标在于如何将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如何将工作的中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富强、富裕的新中国。正式由于西柏坡精神与红船精神的内涵侧重点不同,因此西柏坡精神虽然继承了红船精神,但是西柏坡精神更加侧重于“两个务必”。

第三,红船精神与西柏坡精神的体现点存在不同。红船精神更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创新能力,而西柏坡精神则更能体现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员建立新中国的勇气和信心,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的能力。但这两种革命精神都折射出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优秀品质,正是这种优良品质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总结

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能够让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让红船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不断提醒党的初心,促使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拿出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创造出时代发展中的新业绩。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张政.弘扬红船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N].浙江日报,2019-06-25(008).

[2]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嘉兴学院基地教授 彭冰冰.从文化自觉理解红船精神[N].浙江日报,2019-06-25(008).

[3]栾雅璐.“红船精神”:中国革命历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精神原典[J/OL].领导科学论坛,2019(09):12-16[2019-06-28].

[4]朱涛.“红船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路径[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3):141-143.

[5]本刊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 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J].共产党员(河北),2018(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國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2018年度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项目,编号SJZKT1816)

2018年石家庄学院西柏坡精神文化专项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编号:XBPZX1803

作者简介:

鲍玉芹(1982.10-),女,汉,河北省沧州市人,石家庄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背景精神内涵红船精神
从日剧《直美与加奈子》看中国人的形象
舞台灯光的“光语效应”
论钢琴教育中的艺术审美
浅论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及意义
浅析冯梦龙“三言”中的历史文人形象
西方油画肖像画的精神内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红色寻宝 感悟“红船精神”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爱情婚姻观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