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方法
2019-10-21陈文洲
陈文洲
摘 要:体育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场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要让学生在主动的参与中得到身体素质、情感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主动参与;方法策略
一、树立学生主体观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把控者,学生只负责参与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教学情境就可以了。素质教育推行之后,我们逐渐意识到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一个方向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体育教学的改革也是如此,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克服以往的思维定势。改变教师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与安排更多从学生的需求与实际出发。学生的主体需求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自主参与的需求。课堂容量有限,若教师讲的过多学生“练”的时间就会被压缩,参与度低是学生逐渐丧失对一项活动兴趣的开始。其次,是对未来发展的需求。小学阶段是整个学习阶段的开始与启蒙,小学生对体育的学习需求不仅在于现阶段的实用性,更重要的是服务于未来的发展。小学教师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以每一个学生为主体,发掘学生身上的可塑性与可能性,一刀切的教学很有可能会埋没学生的天分。最后,学生还有很强的正确对待差异的需求。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较快的时期,然而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周期都是不同的,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如果教师不能正视学生身体发展的差异,简单划分优良差异标准,就会是身体素质成长较慢的、先天身体素质较弱的这一部分学生丧失信心。
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因此,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用饱满的激情来上课。体育是一门运动型的课程,所以教师本身就必须具备活力。这样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也带着激情上体育课,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师的好感,有利于后续的体育教学。其次,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有耐心、有爱心、有信心。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的体力、行动力、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是不尽相同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个别运动神经不发达的学生,面对这些学生教师更好保持耐心、爱心和信心,不能随意地批评、指责学生,或者是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最后,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为学生不好的身体状况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原因而歧视、差别对待学生。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使学生更加喜欢自己的课堂,从而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
三、合理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么不用老师去反复强调,学生也会自己主动去进行学习和参与,关键是如何把上课的内容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老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可以先了解学生对什么运动感兴趣,在符合授课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将授课内容变成学生喜欢的运动。面对自己喜欢的运动,对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老师上课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来设计教学,毕竟是为了教育学生,所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相关才是正确的。想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只有老师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内容才更适合学生,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想要提高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应该多关注学生,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参与教学,配合老师的教学。
四、合理利用游戏进行教学
玩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性未定,更喜欢玩耍。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一天性,合理地运用游戏来进行教学,从而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度。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游戏要结合教学内容:游戏既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同时也是为了教学做服务。所以,教师在选择游戏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实际的体育教学内容出发,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②游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年龄不同,喜好和智力水平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选择游戏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实际的喜好和智力水平,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游戏,从而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而这实际上也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不仅要了解学生实际的体育水平,更好了解学生的喜欢的活动。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适当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③合理把控游戏的时间:小学生的体力和高年级学生的体力相比相对来说较弱,所以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控游戏的时间。游戏时间不宜太长,这样会让学生在游戏中耗费太多体力,从而影响下面文化课的学习;游戏时间也不宜太短,这样没办法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效果,实现预期的目标。
五、转变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评价和总结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环节,这一环节的效果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影响非常直接。现阶段利用考核的方式来作为学生的体育成绩,比较单一,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管观能动性。所以,应该转变评价机制,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机制,将体育成绩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测试成绩两个组成部分,平时成绩看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这就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了有效激发,也让学生意识到,体育活动中积极性的发挥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笔者在对本班学生进行评价时,就会综合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并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进而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
总之,一门课,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教学顺利地进行下去。想要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时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老师应该采取一些好的方式方法,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