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巡视中的“心”术

2019-10-21何丽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全班学生探究过程

何丽华

咱们做教师的都明白这个道理:课堂教学是我们育人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育人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练就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这时我们的“课堂巡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如何在短暂的巡视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学生的错因,处理好课堂生成,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呢?这都需要教者用心以对,从而通过有效的课堂巡视构建高效的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笔者通过日常教学案例,作了以下几点浅显的思考。

一、对学生的错误——耐心

【案例】《口算除法》教学片段:

1.师:60÷3怎么算?

师提出要求4人小组交流,再用小棒分一分,小组长记录,老师巡视。

生1:因为6÷3=2,所以60÷3=20。

生2:因为20×3=60,所以60÷3=20。

师补充:做除法可以想乘法。

生3;因为60里面有3个20,所以60÷3=20。

生4:因为6个10除以3等于2个10,所以60÷3=20。

教师总结学生的方法,并书写在黑板上。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简便?就用这种方法说一说。

生1:我觉得第二种方法简便,因为20×3=60,所以60÷3=20。

生2:我觉得第一种方法简便,把0当作没有。因为6÷3=2,所以60÷3=20。

2.师:用你喜欢的方法算600÷3=?。

生都直接口答出来。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6÷3=2,所以600÷3=200。

生2:因为60÷3=20,所以600÷3=200。

生3:因为200×3=600,所以600÷3=200。

3.师:6000÷3=?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6÷3=2,所以6000÷3=2000。

4.师:300÷6和3000÷6怎么算?生说不清楚了。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没有让学生明白算理,到了300÷6和3000÷6时,学生就没办法解决了,教师还要回到一开始讲清算理,既浪费了教学时间,又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后来在课堂反思中,我写道:如果能在小组活动时,教师直到各个小组去,若学生没有摆小棒,老师就应在巡视的过程中加以点拨;如果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种方法,但是在汇报的时候却没有人敢说,这就需要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地给学生以激励,增强学生的信心。这绝对算不上投机取巧,而是通过教师对这一小组的点拨,让全班学生学得更好。这样一来学生反馈时,这种方法就会呈现给全班学生。让一个小组的学生上台发言来告诉全班同学算理,能让全班学生更好、更扎实地掌握算理,对提高口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样也能更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反思】每次课堂巡视都是短暂的,越是短暂,就越觉得这几十秒时间的珍贵。当捕捉到珍贵的反馈信息时,怎样才能准确地分析、判断,并迅速作出相关的教学举措,这就需要教者敏锐的观察力、有效的分析与判断力,快捷合理地处理好课堂生成,这是教学智慧的绽放。然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耐心。

二、对课堂的生成——留心

其实,互动的教学过程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教师要积极地参与这一交流过程,以对这一过程进行有效的目标调控,引领课堂走向精彩,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气和乐趣,充满生命的色彩,更充满激情与智慧。所以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巡视中,应及时发现学生中间迸发的智慧的火花,并适时引导,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案例】在二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道计算棋子总数的题。

在小组讨论时,我进到小组里,看看孩子们都怎么想的。我发现孩子们都在格子图里画棋子,然后数出一共有多少枚。看了四个小组后,终于有收获了,有位学生在用算式计算棋子的总数。4条边上都有2枚:2+1+1=4(枚),4边上都有6枚:6+5+5+4=20(枚)。在讲评时,我让这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同时在黑板上作出相应的板书,全班学生用热烈的掌声肯定了他的想法。这时,又有一位學生站起来了:“老师,我还有一种想法!”我暗自窃喜,心理想着:别让我失望哦!他继续说:“如果正方形每条边都有6枚的话,4条边就是4个6,就是24个。但是有4枚棋子被数了两次,所以要再减去4枚,用式子表示是4×6-4=20(枚)。”他说完就自己坐下来,我却惊呆了,没想到他能想到这个方法。我带头鼓起掌,接着是来自全班的更热烈的掌声。

【反思】一题多解在我们平时教学中应该倡导,这确实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发散思维。当然,也要让学生明确多解并不是目的,要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选择其中更为简单、合理的解法,才是一题多解的最终目的。在课堂巡视中,随时可能发现一道题目不同的解法,我们要留心处理、合理、充分地运用这些难得的课堂生成资源。

三、对学生的行为——细心

每个班级中的几十位学生,应该说各有各的样儿,有喜动的,有好静的,那我们在课堂上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动向,充分肯定和信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与多样性,营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氛围,形成良好的学风,使小组交流做到每位学生参与其中,重视学生互动,丰富思维信息。在小组讨论或独立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巡视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学生有进步了,对教师产生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亲其师,信其道”,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这里我们要特别关注“孤单者”,引领其走入“探究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思路偏差很大,教师可以及时个别解释;同时,让后进生共同参与到“探究圈”当中去,让分心者收心,及时提醒。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探究中得到不同的收获。

【反思】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习惯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财富,教师的巡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每位学生的优缺点,更好地引导他们进步。

巡视不是走马观花,怎样在有限的巡视时间中让学生们取得无限的发展与提升,这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作进一步的探究和摸索。我们坚信:路,会越走越宽!

猜你喜欢

全班学生探究过程
设问引导探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利息
太阳生病了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这是什么
雪花的形成过程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