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试方法的改革对专业培养模式的影响

2019-10-21于跃孔石向晨旭田野

高教学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考核

于跃 孔石 向晨旭 田野

摘  要:自东北林业大学实施考试方法改革以来,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文章以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为例,对该专业各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收集了专业老师和毕业学长学姐的意见,综合分析考试改革对专业培养模式的影响。

关键词:考试改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7-0188-03

Abstrac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amination method reform i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raining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Taking the management of wildlife and nature reserves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students of all grades in the profession. At the same time, it collected the opinions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graduate school seniors,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impact of exam reform 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Keywords: exam reform; management of wildlife and nature reserves; talent cultivation

一、概述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推进高校考试体制的改革,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进考试方法,注重平时考核,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和参与度。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考试内容,偏重于记忆,依照老师上课强调的重点,考试划定的范围出卷,对学生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核普遍不足,以致于上课记笔记、课后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成为大学生学习的状态的真实写照[1]。因此,在不断深入教学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对高校考试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加快高校考试体制改革的步伐。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是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的核心本科专业、东北林业大学具有特色的优势专业。该专业始建于1959年,是在原国家林业部批准的“森林动物繁殖与利用“本科专业基础上发展而来。根据国家对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发展的要求,几经更名,1998年更名为目前的“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简称“动保”)。2017年,东北林业大学“林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而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则是“林学”二级学科。

根据目前野生动物农学类的总体现状,将动保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概括为:“一个转变、两个定位、三个整合、四个强化”。“一个转变”是注重向创新创业性教育的理念转变;“两个定位”是野生动物保护定位于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野生动物生产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方向定位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三个整合”是教学资源的整合、课程结构的整合、教学内容的整合;“四个强化”是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强化实用性技术与技能训练、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及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2]。随着国家对创新性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考试制度的改革的不断推进也成为了各个高校的工作重点。在普遍应试考试中,学生只能形成“接受-复制性思维”,不能形成“创造-发散性思维”,其结果只能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1]。我校积极推进阶段考实施,加强考试形式和考核方式的改变,旨在督促学生学习,使其更加深刻地掌握专业知识,为未来的学业或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考试体制改革项目实施

从2012年开始,东北林业大学推行考试及评价改革,改变以往期末一考定成绩的方式,变为全过程考核。考试方式的改变,考试内容的调整,直接改变了以往一考定音的评价格局。

考试改革主要分为阶段考的实施以及考试形式的改革两方面。阶段考的次数依照课程的学时规定:48学时以下且理论学时超过32学时的科目,要增加一次阶段性考试;48学时至80学时的,要增加两次阶段性考试;80学时以上的则要增加三次。自2012年9月考试改革开始试水,有301门课程进行试点,增加了考试次数。2013年9月,考试改革继续推行,有624门课程实行了考试改革。2014年考试改革在全校全面推行[3]。

另一方面,深入贯彻落实考试形式的改革。考试改革增加考试必然导致学生、教师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针对部分教师学生提出的不满,改革提出,阶段考试的评价手段,由教师自行灵活掌握。考试的形式,从小论文到自制标本、设计手工作品,“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增加了他们的研究兴趣,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书馆调查显示,改革后学生晚上归寝高峰时间稳定在九点半左右,也就是闭馆时间。这表明,考试改革使得學校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大大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生们自习的积极性。

三、考试体制改革项目实施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影响

(一)问卷数据分析

根据不记名形式的问卷调查数据可知,当代大学生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纯书面知识,更偏向于实际应用技能、学术科研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时代的进步,大学生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全能型人才的出现让更多人理解接受考试制度的改革。83.24%的同学都认为实施阶段考试可以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并且有59.78%的同学认为考试安排的次数时间也十分合理。

图1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学生

对如何提高学习质量提出建议

图2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学生

对实验教学提出的建议

高达78.21%的同学认为增加自习室、改善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图 1)

通过调查可得,大家都很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图2),有70.39%的同学认为应当改善实验室设施条件、56.42%的同学认为要加强实验课和理论课的联系、43.02%的同学认为要增设动手考核、28.49%的同学认为要增加实验课时。

同时考试制度的改革不光是增加考试次数,更是寻找考核漏洞,丰富考核方式,增设学科特色。60.34%的同学认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需要增设动物病理生理学为必修课程。

这些集中数据都表明了本专业学生对学习的重视,都希望在改革中在进步中本专业和自己的专业学习越来越优秀。

对于动保专业课的考核方式,同学们也进行深入讨论,根据问卷数据我们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对部分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分析,49.28%的学生提倡《野生动物摄影技术》的考核方式为照片加照片简介的形式;39.13%的学生提倡应为照片加照片简介,再加上一篇与野生动物摄技术有关的论文作为考核方式;11.59%的学生提倡照片或其他方式进行考核(图3)。对于《野生动物标本制作》课程,考核方式为制作标本得到了44.93%的学生的肯定;还有31.88%的学生,认为在制作标本的同时也需进行卷面考核的方式;另17.39%的学生认为应加入论文的考查形式(图3)。而对于《3S技术应用》课程,72.62%的学生认为软件制图加PPT演讲制图流程是应提倡的考核方式;而16.67%的学生则认为仅软件制图即可作为此课程考核方式(图3)。对于《生物统计》课程,59.52%的学生认为上机考试加开卷考试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方式;23.81%的学生则认为考核方式应为上机考试加闭卷考试;另有8.33%和5.95%的学生分别认为考核方式应为上机考试或是上机考试加论文(图3)。而对于《动物行为学》课程,44.93%的学生认为应去动物园记录行为绘制动物行为谱作为课程的考核方式;19.57%的学生则认为在教室看视频记录动物行为并绘制动物行为谱即可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方式;除此之外,还有18.12%和15.94%的学生分别认为应当进行开卷考试或闭卷考试(图3)。

图4 学生认为考试形式值得最推广的前十名课程

在统计中,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学生共填写49门课程认为其考核方式最值得推广。其中,共有25人认为《生物统计》的考核方式是最值得推广的;除此之外,《野生动物摄影技术》(22人)、《3S技术应用》(19人)、《动物行为学》(15人)以及《普通动物学》(13人)的考核方式也受到学生们的广泛认同(图4)。

(二)加权成绩分析

表1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

2014级至2018级优秀率

注:85分及以上为优秀;75分及以上为良好;65分及以上为及格;60分及以上为不及格

考试体制改革项目实施对专业课程学习有促进作用,加权优秀率呈现上升趋势,在考试改革的实施下对同学们学习热情、学习深度、学习氛围都有一定的提高。

(三)保研情况分析

近三年以来,动保专业共40人保研,一方面,学生能力的提高让对其他专业感兴趣的优秀学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外推到更好的大学读研,如2014年,进入985大学免试读研的人数有6人,占保研总人数的46.15%,毕业总人数的11.32%;另一方面,在本校免试读研的学生也越来越优秀,在考试改革的推动下,学生在本科期间的综合能力得到更充分的锻炼。

四、讨论

我校在不断深化教学体制改革的同时,也积极强化考试体制改革。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教师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考核形式的改革。其中,《野生动物摄影技术》的考核形式:布置20个主题的摄影形式,拍摄20张照片并加以200字的文字介绍,并阅读文献或其他方式,写一篇关于野生动物摄影技术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应用/作用的论文;《野生动物标本制作》的考核形式:以一次生态标本作为本门课程成绩的评定结果;以及《3S技术应用》的考试形式:小组合作,利用ArsGIS、ENVI以及GPS三种工具绘图,并准备PPT,以答辩的形式说明是如何利用软件制图。在以上的问卷调查分析中,本专业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认同这三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并觉得值得被推广。另一方面,这三门课程偏重于动手操作和应用,改变“纸上谈兵”的做法,更能加深学生们对这三门课程的理解。《动物行为学》的阶段考采取在教室看视频观察动物行为,绘制动物行为谱。但在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中,学生们更加希望能去动物园观察动物的行为。在教室观看视频的确能较大程度利用在线学习的优势,可学生未来毕业面对的行为更具有不确定性的现实存在的动物。但去动物园的确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或许未来可以选择观察学校林场里的小松鼠或各种鸟类完成考试。《生物统计》的考试形式:正常的闭卷考试,但考试时可以带电脑,但必须处于断网状态,考试过程中仅允许使用RStudio软件。由于该课程不强调理解统计学方面的各种公式是如何推导而来,但需要我们理解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去处理我们的数据。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对数据处理的认识,RStudio软件仅作为处理数据的工具,其考试形式也受到最多学生的推荐。

现行的高校考试内容,偏重于只是记忆,课程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教师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 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考核普遍不足[1]。在此次调查过程中,本专业学生的考试题型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 增加题型形式,全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2. 增加选择题等主观题型,主观题能考的更为细致,更需要学生们平时上课认真听讲,而不能考前突击复习;3. 出题时,理论知识能更联系生活实际,减少记性性题目;4. 增加开放性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金标,邵露.关于推进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7(12):39-40.

[2]刘学东,郑冬.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科技展望,2016,26(30):333-334.

[3]曹曦.给学习懈怠下一剂“猛药”——东北林业大学改革考试评价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4-10-18(001).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考核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В Китае началось рассмотрение проекта решения о запрете нелегальной торговли дикими животными中国保护野生动物再立重典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