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研究

2019-10-21叶结西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

叶结西

摘  要:初中学生处于抽象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在数学教学中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升其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从而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从教学内容、作业设计及实践数学等三方面入手,结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探究出了激发学生兴趣、延展教学内容和强化思维练习的思维培养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

一、引言

初中数学较小学而言,在抽象表征、逻辑概念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有大幅增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也呈现出一种质的飞越。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迅速发展、逻辑思维初见雏形,通过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能够使数理思维得到锻炼,促进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由此可知,数学教学与思维能力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思维习惯,并从以下三个方面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视逻辑思维培养延展教学内容

逻辑思维的培养应当贯穿整个初中阶段,数学教师要充分钻研教学内容,将逻辑思维的训练有意识地与具体单元、具体例子相结合,一边让思维培养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一边让思维培养在课堂上占一席之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数学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中有关逻辑思维训练的内容加以提炼、整合,同时结合授课对象的学习特点,将相应的教学内容加以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对思维方法的掌握。此外,还要在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适时、适量、恰当地引入有关逻辑思维的方法指导。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能让逻辑思维训练喧宾夺主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而应让思维指导成为教学内容的辅助方式。数学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研究教材,研究教法,适时融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以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章《科学计数法》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全世界总人口多少”这一问题,让学生回忆起有理数相乘的有关知识,为科学技术法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新课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运算结果的指数与0的各数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结果本身数位之间的关系。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与交流讨论,最后得出指数数量与零的个数相等的结论。教师再进一步点拨,学生便明白了向前移是为正,向后移是为负的原理。教学内容由具象向抽象转变,不仅展现了逻辑思维对教学的辅助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加强逻辑思维训练优化作业设计

增加逻辑思维训练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另一条高效途径。数学学习重在对概念及原理的运用,因此,教师应该多多设计逻辑思维练习题,让学生从题目中发现、理解、感受和掌握思维技巧及思维方法,进而完善对思维品质的培养。逻辑思维以概念的确立为依托,初中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掌握有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将概念的理解设置为教学的重点,通过作图、Flash演示、举例等多种方法,将抽象的概念与具象的事实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建立抽象符号和数理知识的图示,为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完成概念教学之后,教师应多多设置相应的巩固练习及拓展练习,加深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使思维训练得到加强。

例如,在教学沪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学期第十二章的《三角形稳定性》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结束后,组织学生自学稳定性的相关概念,在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验证,比如给木条构成的四边形钉上一条对角线,让他们体验三角形所具有的独特稳定性。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过程中,打通了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之间的关节,扫除了思维障碍。此外,在作业设计中,教师也应多设置一些利用三角形稳定性解决问题的题目,使学生将抽象化的知识又运用回具体情境中,使逻辑思维实现双向的转化。

四、激发逻辑思维兴趣开展实践教学

思维质量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鉴于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开发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思考的潜力。激发思维兴趣的途径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法,例如游戏法、合作法、比赛法等等,但效果最佳的应该是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即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生活实例中学习数学原理,另一方面又將所学的定理推论用于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实施实践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为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打基础。其次,可以开展各种数学竞赛或者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竞争氛围中,点燃思维之花,锤炼逻辑思维。最后,还可以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走上街头、回到家中,选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从被动思维转变为主动思维,其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例如,在教学沪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十章《平行线的性质》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作导,让学生从黑板对边、桌面对边、课本对边等物体身上对平行线有一个初始印象,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又让他们在接下来的概念学习中形成了联系实际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助于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五、总结

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是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思维习惯,有意识地加强逻辑思维训练,通过作业设计及生活实践,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思维训练的机会,提供思维训练的有效情境,做到持之以恒,科学训练,保障学生思维品质的良好提升。

参考文献

[1]许玲燕.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7(11).

[2]张伯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7(7).

[3]徐漫.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9).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