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

2019-10-21徐曙光邵楠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运用游戏

徐曙光 邵楠

摘 要:幼儿园的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儿一生的教育就是从幼儿园的基础教育开始的。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幼儿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认识水平的能力都比较低,所以他们需要幼儿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游戏;运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不仅在于游戏是幼儿活动最自然、最经常的表现形式,更在于它对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独特价值。幼儿因为年龄因素非常容易被游戏吸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加入游戏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刺激幼儿的大脑发育,提升幼儿教育效果。基于此,对幼儿教育中融合游戏教学的研究,确立一种全新的游戏教育价值观以真正实现游戏与幼儿学前教育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一、游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运用现状

1.教学中游戏元素利用并不充分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与传统教育方式有着很大不同。但是,目前的学前教育大多存在过度教育、提前教育、强制性教育等现象,且大多数幼儿学前教育都延续了小学的教育模式。在忽略了幼儿与小学生认识不同、见识不同、意识不同、自立性不同等差别的情况下,强制性学习,导致课堂枯燥无味、缺乏趣味,对幼儿来讲明显缺乏吸引力。割离了游戏与教学之间的联系,不仅严重损害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更容易使幼儿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而有些幼儿园虽然采用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但也是虚有其表,游戏只是作为辅助手段,教学上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游戏与教学之间的结合相当有限,并未起到真正的作用。

2.游戏资源不充足,游戏方式存在较大问题

当下虽然学前教育蓬勃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大多数幼儿园因游戏资源不足,无法开展游戏与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一些经济能力较差的幼儿园,只能采取较为传统的游戏,如,“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而对于一些有能力的幼儿园,游戏并没有较好地与教育相结合,仅仅是两种模式并存,运行方式也存在很大问题。大部分游戏时间被教师用来活跃课堂气氛,而缺乏思考性,不能引人入胜。

3.教学模式过于古板,缺乏创新

由于大部分教育者注重学生知识点的积累,而选择性忽略了学生的人性化需求,这种氛围影响到了应该以快乐与个性培养为主的幼儿学前教育。另一方面,大部分学前教育工作者,如幼儿教师等因幼儿知识积累不足,常常忽视幼儿的想法,虽然在教育时运用到游戏方式,但是依旧以教师为中心,而幼儿的想法常常被忽视或者被压制,久而久之,许多幼儿就会形成对教师或他人强烈的依赖性,弊端不小。再者,有的教师虽然能够引发幼儿的兴趣,但是因为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游戏经常一成不变或者套路依旧,久而久之也会导致幼儿持续性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效率降低。最后,虽然教师自身能力非常优秀,但是由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或其他原因,导致游戏与教育相结合的程度并不明显。

二、如何使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融合更加充分

1.教师应该具有更多的游戏运用意识

人生的最初基石是幼年的教育,而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中无法忽视、极为重要的领路人。因此,幼儿教师的资质、能力和意识在幼儿教育中占有无法忽视的地位。很多人认为游戏是不务正业,学习才是第一位并且是需要加强的。在这种思想条件下,许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幼儿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幼儿教育的前驱者,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意识一定要清晰明确,与先进的教育知识、教育方式相结合,将自身意识融入到幼儿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幼儿自身的主观地位,使其形成自身思想,形成创造性思维,并引导幼儿有意识的自主思考。同时,我国幼儿教育还普遍存在着重视客观而轻视想象的现象。因为幼儿对世界的理解能力较弱,本身所积累的知识不足,在遇到自身未接触过的事物时,他们常常喜欢用不充足的知识来解释,这也会导致幼儿认知的扭曲。因此,幼儿学前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纠正并引导幼儿认识世界,而游戏则是消除幼儿戒备心,引导幼儿认识世界,建立对世界基础认识的最佳途径,这也是为何要研究游戏与幼儿学前教育相结合的主要原因。具体说来,幼儿教师可以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中尽可能地提取、利用游戏资源,注意幼儿的接触,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尽量不要限制幼儿自身的天性,并进行有利地引导。

2.更新资源,改良创新游戏模式

任何事物都有其适用性和使用寿命,游戏也不例外。过多重复的游戏模式会导致幼儿产生厌倦心理,而且不同的游戏也有其不同的适用课堂。幼儿教师应该针对幼儿好奇心重、关注新奇事物的心理,不断地更新游戏模式,充分开发教学资源,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来创造新的游戏模式,全面发掘并积极运用可利用的资源,防止出现长时间重复的游戏对幼儿吸引力下降的情况。如,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游戏模式或者采用亲子模式,使教师与幼儿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采用具有较大活动量,较小危险性的活动。例如,制作小裙子、小报纸、图案绘制等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协作能力;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励幼儿主动开口发声,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举办猜谜活动、脑经急转弯等思考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思考能力;举办模拟社会、组织郊游等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行动力与自理能力。

三、结语

游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有助于改善现行学前教育中存在的枯燥性、强制性等问题。因其自身具有的趣味性、能动性,对于幼儿自身天性的释放有非常好的作用,可以改善某些幼儿的内向心理,对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游戏教学模式不仅对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拉近师生关系等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还可以开发幼儿的隐藏天赋,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挥,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游戏教学模式有利于家长和教师的后期引导,也有利于为幼儿灌输正确的理念,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因此,在学前基础教育中添加游戏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魏凤娥. 家园教育中的游戏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2014(10).

[2]刘晓燕. 基于能力本位的学前游戏教学探索[J].教育探索. 2014(01).

猜你喜欢

幼儿学前教育运用游戏
浅析新课程理论下幼儿学前教育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爆笑游戏
刍议幼儿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情感开发幼儿学前教育的桂冠明珠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