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学习效率与兴趣的方法

2019-10-21张春英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兴趣方法

张春英

摘要:兴趣本身是人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的重要动力,之所以会对某个活动产生参与的能动性,主要在于兴趣的作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能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所在,同时也是一项终身受益的事情。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效率;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6-0119-01

前言

众所周知,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性、抽象性以及应用性特点,导致小学生往往会感觉数学这门学科较为困难,对诸多抽象的内容也难以进行理解,长此以往,极为容易出现厌学的想法,导致自身对数学缺乏学习积极性。而要想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要通过多元化措施,全面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使得这种兴趣得以维持,通过兴趣来产生动力,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首先,数学游戏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能够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利用教学游戏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大的性格特点,让他们能够有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1整合教学资源,打好教育基础。在进行学科型教学游戏设计之前一定要整合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为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要做的就是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开放、直观、快捷、高效。例如,可以利用三维动画技术来进行教学游戏的模拟,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学生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其次,学科型教学游戏应当要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互结合起来,结合他们自己在生活之中所遇到的实际情景来进行数学教学游戏的设计,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率,而且还能够解决学生生活之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学习其他科目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2精心设计游戏,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学科型教学游戏的应用之前要提前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在设计教学游戏之前要深入的研究教学课本与教学大纲,结合自己所独有的教学风格和自己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游戏之中,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在进行教学游戏设计时,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游戏的设计。只有明确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更好的设计教学游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另外,在游戏的设计过程之中,要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来进行,最大程度的开发教学资源,利用身边的一些事物作为教学资源,更能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知识。

2.情境创建,激发学习兴趣

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是小学生最为显著的特征,其针对各种抽象概念所进行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感性的直观材料,实际判断往往存在片面性、具体性。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建生动有趣的情境,利用情境来全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使得教学活动转变为直观、形象的内容,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形象、具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于“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倘若教师直接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往往难以直接理解相关知识内容,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在课堂中创建游戏情境,如体育课大家分组踢足球,7个人一个队,两个队之间进行游戏,一共可以分成几个队?需要使用几个足球?最后还会剩下几个同学?问题提出后,学生能够快速联想到自己日常参与的游戏活动,然后利用自己己有的知识进行主动的计算。在课后,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去操场中游戏,让学生去验证课堂讨论的内容。

3.联系生活,强化学习兴趣

數学本身源自于生活,同时又为生活服务。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倘若数学教学脱离生活,自然也就得不偿失。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主动联系现实生活,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选择学生生活中熟知的内容渗透到教学中,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活跃课堂教学环境。比如,对于《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生活中熟知的各种事物着手,利用生活化理念来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教学过程中先播放各种自行车、衣架、房梁等,选择学生生活中极为熟悉的事物,充分利用这些事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猜想上述各个事物的异同点。

结论

通过上述生活化内容的引导,从学生生活中熟知的各种内容着手,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进入课堂。同时能够加强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留意、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屹,白清玉,李晓艳,朱映辉,范福兰,谢玲.基于APT教学模型的移动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与成绩的影响研究—以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6(1).

[2]李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

[3]刘卫明.学科型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上),2015(9).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兴趣方法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