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考语文文本阅读分析
2019-10-21王胜柏
王胜柏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大。而语文这门科目能够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应当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教学,从高考语文文本阅读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考语文;文本阅读
核心素养涵盖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学识和修养,养成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能力,它注重修身养性,强调道德、情感和知识的理念方针,比之传统教学只重学生知识缺乏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塑造要完善。这也是近年来教育部在高考命题所指定的方向之一,将教材重点融入“核心素养”“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良好的分辨思维”“欣赏文学”等元素能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如同百年老酒香醇芬芳
在2018年语文全国高考卷诗词补全里出现的当中,依旧选取经典文学,题中包括有《论语-为政》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诫着我们复习知识要从中挖掘新的认知才能作为别人的老师、韩愈的《师说》的“好古文”表示我们要学李蟠对学习抱有喜欢之情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教会我们向李蟠学习他的儒学修养和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的“羽扇纶巾樯櫓灰飞烟灭”告诫我们做人要积极向上学习周瑜在以后职场或专业上面大有所为等。
而当中的古诗歌阅读挑选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野歌》,诗中描写了诗人胸有成竹,理想远大,准备去往京都参加考试中举意气风发的场面,仿佛文曲星降临,夺得桂冠意料之中!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应试的考生都朝气满满,而诗人放佛有力劈山河之势,无人能阻挡其锋芒,突出了考生应当有这份勇气和魄力,高考也是这样,为社会、国家选人才都要按照德智体美劳的标准进行教育。表达了诗人在做什么事的时候第一要素是自信,要相信自己。
到了文言文部分的考题选取的节选是《晋书·鲁芝传》,鲁芝,受宣帝、魏明帝和武帝重用,出生时流连失所,却一直积极面对人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勇敢坚强又仁义十足得来又清廉一生,选这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和解题时学会鲁芝身上的重情重义,明儿好学,高风亮节的伟大人格和生活做事作风。
高考语文考什么?就是让我们在学知识的同时浸淫在古人所传授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老师基于核心素养下培养的学生在学校日后毕业为中华民族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度里输送品德高尚,理论知识扎实有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全能型人才。
二、需拥有一双欣赏文学的慧眼
2018语文高考中诗歌篇是《野歌》,和李白、李商隐号称唐代三李的李贺,诗人一开始去京都考取功名时信心满满,从句首“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可知,其中“箭”寓意是诗人的才华,“鸿”指的是将要考取的功名,诗人用寓意化的手法表现出自己一展宏图的野心。可是途中遭遇谗言落第后,即使心中希望和现实产生巨大落差遭遇巨大的挫折,可诗人不愿意自甘堕落,立刻从悲壮的感情冲出,相信总有一天会拨开雨雾见月明,从诗中最后两句清晰表明,“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且诗中描绘的景色很立体丰满,“寒风”代表冬天,“春柳”代指生机勃勃的春天,诗中描写的时间如同白驹过隙,人生不容易,世事难料,上一句寒风,下一句就春柳,在此刻诗人心理认为冬天过后就是生机勃勃的春天,总有可以施展才华,大展拳脚的时候,正因有着坚强不屈的信念,诗人在第二年还是当上了京官。高考语文诗中选取这篇诗歌,为的是让我们从古人那学习到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要有不甘沉沦的乐观和勇气。
考题选了实用类文本作为高考的拦路虎,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实用类文本,题材主要采用了传记或者新闻报告又或者文章,特点是真实、准确和实用,主要目的是让考生们探究实用类文本所表达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而解答实用类文本时,首先要找到结构复杂的长句子的中心思想,还要注意段头的开门语和段尾的总结语和过渡句,还要特别注意使用了特是手法修饰过的关键句子。例如传记类型的文本,一般会记载人物的主要生平事迹,命运中发生重大的事情,以及作者或者人物思想活动的时间点,最后還要注意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某种观点。总结起来解题思路是,阅读文章,审读试题,重点回读,再到扣紧中心,随机应变作答。
三、结语
2018年的语文高考里的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基于核心价值培养下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欣赏文学的能力,老师要做好准备和升华自己的教学理念,只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开发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欣赏鉴赏的格调,伴随着能提高成绩这样才能够应对以核心素养之一为基础的高考全国卷。社会在进步,教育也随着在改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高考语文文本阅读也不断改进与进化,而相对的国家为了选拔人才也不断的更新考察方式和方向,那么只要基于核心素养下使学生全面发展就能取得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2]任子朝.高考的内容、形式与能力考查关系的研究[J].中国考试,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