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培养

2019-10-21黄梅香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语文课堂小学语文

黄梅香

摘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个人的发展以及自我的完善,对于学生来说,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习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讲解、技能的传授,还需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积极心理学作为近年来影响非常大的一种心理学科,对于解决心理问题以及提升心理状态来说有着很大的影响意义,将学科教学与积极心理学进行结合,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帮助。随着近年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积极心理通过积极的方式培养学生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开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学习的满足和幸福感,使学生树立学习知识的信心,更加努力的向前发展,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积极心理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6-0060-01

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本身就有较强的情感、交流功能,能够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教师要将积极心理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既掌握语文知识,又接受良好的心理教育。

1.善于挖掘教材

语文学科是语文教育与情感体验的结合,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又要使学生感悟文章中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的挖掘教材中,找到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与精神价值,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以及生活经验为学生设计教学,轻松的将学生导入课堂,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内涵,并且愿意接受。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教师要将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有效的结合,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教师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1]。

2.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就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够很好的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依据教学内容,充分考虑趣味性、参与性为学生设计教学,使每位学生都愿意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中,真正的让所有学生都在语文课堂有所收获。教师要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将学生引入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振奋学生的精神,达成最佳的學习状态。激发学生兴趣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融入课堂[2]。

在学习《倔强的小红军》这节课时,教师为学生播放《红军长征之歌》,之后为学生播放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视频资料,再现中共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举。教师引导,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历尽千辛万苦,他们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跨过水草地,翻越大雪山……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更为感人的是有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同样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全程。但也有一些,则永远的倒在了行军途中。陈赓同志每次回顾自己的革命经历,就会想起一个小红军。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较远,不容易理解中共工农红军长征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教师再现红军长征的场景,激发孩子的读文兴趣和学习热情,顺利的将学生带入课堂,进行知识的学习。

3.进行角色扮演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文章是有着完整的故事性。依据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将原本的阅读课文转变为角色扮演,使学生通过对角色人物的揣摩中更深层次的体会文章内涵,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这样开展教学趣味性更强,学生愿意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能将学生学习热情点燃,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激起学生的表演欲望,深层的感悟文章。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培养积极心理的教学方式[3]。

4.消除消极心理

学生学习的效率不仅受学生学习水平的影响,还会学生心理上的影响。具备积极心理的学生,学习效率高,相反,存在消极心理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的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很多教师重视学习能力好,认真听讲的学生,对于学生能力不佳或是不主动参与问题探究的学生较为忽视,长期保持这样的学习状态,被忽视的学生就会产生消极心理,进而出现厌学心理。在新课改下,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位学生,及时的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结论

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受学生的心理状态影响,消极的心理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效果,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利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将积极心理有效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课堂,主动学习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婷.语文学科中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64+66.

[2]龙菁.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18(35):28.

[3]方慧科.用积极心理暗示为学生的自信保驾护航——浅谈积极心理暗示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06):76-78.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语文课堂小学语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积极心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弱化权势,和谐共生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