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规划 群体设计 团体共建
2019-10-21朱苗清
朱苗清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幼儿园的“隐形课程”,每学期开学前的整体创设,每个月主题更换时的创设,都花费了幼儿园老师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并且因为老师们能力不同,创设出来的效果各不相同。为减轻环境创设的压力,提高环境创设的效果,开展了“共同体”板块式环境创设实践。通过建合作“共同体”、商议环创主题、收集特色材料、精细环境创建五方面阐述了“共同体”板块式环境创设的优点。
关键词:幼儿园;共同体;板块式; 环境创设
我园地处素有百年商埠、千年古镇之称的佛堂镇,一直以来注重文化的传承,整个镇区建筑以中式徽派风格为主,幼儿园建筑整体外形也沿用了徽派风格。一所中国风的园所,可以向姐妹园学习的环境创设的内容少之又少,增加了教师环境创设的难度。为了减轻老师创设环境的压力,提高环境创设的效果,我园开展了基于“共同体”板块式环境创设的探索,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建合作“共同体”——合理搭配,个人特长得发展
1.顺应园本特色,适量分组
我园共有班级24个,有正式教师22人,除去4名行政人员,没能达到每班1名正式教师的要求,所以存在部分班级教师较年轻,经验不足等问题。为了使幼儿园环境创设均衡化,达到园内教师间相互学习的目的,幼儿园开展了四个班为一组的板块式环境创设合作共同体。
2.顺应建筑特点,适当建组
小组以相邻的四个班为一组,如:中班段为例,朝北面的中一至中四班为一组,刚好同在一道楼道、同一方向,教师交流比较方便,创设好后也有整体感。
3.顺应老师特长,适合配组
幼儿园在教师搭配过程中,也注重了新老教师,有优弱教师之间的搭配。所以,四个班八位教师,其中至少有三人以上比较有经验,且至少有一人美工较好,这几位教师能很好的带领大家一起进行环境创设的设计和制作。通过四个班一组的环创队伍建设,让大家都能发挥所长,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商议环创主题——群策群力,主题鲜明有特色
中国风元素很多,纹路上有祥云、灵芝纹、窗格纹等等,制作方式上有手工木艺、木雕、砖雕、 石雕、彩绘等等,如何将中国风元素与幼儿园教育结合起来?如何让中国风元素既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又保留中国风的雅致?需要群策群力,共同解决。
1.头脑风暴,主意多多
讨论初期,老师们想象力丰富,点子多多。有的点子切合主题,特色鲜明;有的点子脱离实际,操作性不高;也有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点子等等。因为选择的内容太多,难免出现了选择困难症。如:大五班至大八班老师讨论时,年轻老师有她们的想法,觉得要注重环境的美化;有经验的骨干老师又觉得,要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注重孩子日后的参与性,大家各抒己见,各有道理。通过头脑风暴,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又能从孩子发展出发,找到一个集中点,对年轻和骨干教师来说,都是一次很大的提升。
2.统一风格,选取主题
讨论过程中,大家发现,由于内容广泛,没有一个统一的想法,老师们很难确定落脚点。为此,先由幼儿园“环创”审议小组(园内环境创设优秀的教师群体组成)研讨,每年段确定一个主题,先确定每段一个大方向,方向确定,六个板块的内容就容易确定了。
3.寻找元素,确定内容
各环境创设“共同体”根据园级确定的方向,在相应的范围内选择元素进行创设,大班段的徽派建筑风格中:有建筑的整体外形;局部造型等;中班段的中式代表性的花纹有:花卉、凤凰、灵芝纹等;小班中式自然风的元素有:茅草屋、树枝、木窗户等。老师们选择的元素很多,通过“共同体”间的研讨。每个板块都确定了1-2个元素。以中班段为例,中一班至中四班,创设了以花朵为主的风格,中五班至中八班,创设以窗格为主的风格。
三、收集特色材料——多方帮忙,任务分散减压力
为创设有特色班级环境,需要老师们收集和查找有特色的材料。
1.发挥成员的力量
环境创设主题当中,材料的准备是一项大的工程,“共同体”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一起发力。当“共同体”内环境创设材料确定以后,各成员通过自己收集、发动家长、幼儿制作等方式,快速找到并装饰上墙。
2.寻找家长的帮助
我园的家长涉及各行各业。有教师、公务人员、企业家、个体户,更多的是自由职业的爷爷奶奶。在材料收集过程中,我们发挥各行各业的优势。我们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极大的发挥了家长作用。
3.拓展搜寻途径
多途径收集材料,如到市场、到淘宝寻找,市场和淘宝中都收集不到的,我们上百度寻卖家,各个班级之间相互配合,合理分配,一种材料一人负责。如:大一至大四班进行环境创设过程中,需要许多的空心砖。然而,通过大厅,之前卖空心转的商家已经搬离了佛堂,为此,老师们发动家长大厅,网络寻找等,最后从拆房子的住户中,收集到了空心砖。
集集体智慧,对经验不足或环创弱势的老师来说,大大减少了压力,提升了教师的幸福指数。并且老师们收集的材料类型相对比较集中了,节约了老师们收集材料的时间。
四、精細环境创建——各显神通,合作共建更出彩
通过“共同体”板块式环境创设模式,老师们的合作能力有了提升,环境创设效果凸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分组设计,多彩板块
各班的环境创设的项目比较多,虽然,我们进行了板块式的组合,但每个板块下,结合教育教学功能,还有更细致的划分。如:在每个板块中,我们又分成了主题墙、家园栏、植物角、区域等分版块。根据分版块的不同功能,进一步的落实到人。
2.精益求精,不断完善
“共同体”的板块式环境创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研讨解决。如:组织全体老师参观了各“共同体”的操作成果,听取了操作意向(因为很多是没有做好的项目),观摩结束后,组织老师们开展讨论,对各“共同体”的环境创设情况进行反馈,反馈内容涉及环境创设的亮点、可完善的地方、我的好建议等等。通过此活动,更好的帮助老师们提升环境创设能力和效果。
3.互评互学,相互借鉴
“共同体”板块式环境创设是2017年下半年新尝试的一种模式,操作的过程当中,收获颇丰,感受多多。环境创设结束后,我们及时分享经验,开展了互评互学的活动,使“共同体”板块式环境创设模式进一步的提升。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日常工作中不可忽视,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为了减少老师的工作量,提高环境创设的质量,通过“共同体”板块式环境创设模式,不仅增强了老师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意识,通过合作,老师们走的更近了,关系更加的融洽,同时,幼儿园整体环境也得到了均衡地发展,达到了多方共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鄢超云.低成本有质量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戴维·W·约翰逊.合作的力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3]胡庆芳.有效小组合作的22个案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