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

2019-10-21冷措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预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冷措

摘要:预习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预习”能力培养,是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意识的全面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逐渐引导学生进入预习状态,完成预习任务,养成预习习惯等,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预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9-0064-01

1.小学语文课堂“预习”的思路与方法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尝试将一段时间留给学生自主熟悉所学内容,即为课堂的“预习”。在小学语文课堂预习过程中,具体的思路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整体感知,了解文章整体叙述了什么,是什么文体;加深理解,再读课文,细化了解每段讲解了什么、有哪些核心思想;带着问题,细读研读,有所思考。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习”工作,常见的方式有查、画、分、想、做这五种a方式,能够对学生产生指导。

2.小学语文课堂“预习”的策略

2.1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当一件事情成为习惯的时候,是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的。我们强调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实践”,并不是作为一种课堂组织形式应用于某一节课的教学中,而是要运用于每节课中;不是要以自己的习惯去套用于每一节课,而是要适应不同课程调节预习方式。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实现“预习”工作,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逐渐提升预习能力。从开始的阶段,教师可以尝试运用鼓励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如进行一些“预习小能手”的评选活动等,来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等,以激励促成学生的预习。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习惯性地为学生留有一段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将课堂留给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学习。在学生进入预习状态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去完成预习任务,如以问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提示。针对习惯的养成,不仅是有开始,也要有所思考与发展,如在每节课结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笔记、预习反思等,逐渐将预习作为一项事情体现在课堂中。

2.2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多方因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因素给予学生预习的提示,如在面对一篇文章的时候:根据标题,可以较为基础地判断出文章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根据文章的配图,可以简单分析出哪些人物、或者发生了哪些情况等,这些都是指导学生预习过程中可以用到的方式与思路。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重点掌握如何划分中心段落、如何达成发展等,这些都是当前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利用教材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进行挖掘,逐渐找到与学生契合的因素,实现预习教学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结合每节课的不同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提示,如在课程开始之初,直接将学生带入到设定好的情境中,再由学生进行预习,这样,学生能够在预习过程中直接进入一定的情感状态,实现发展,而非单纯地进行“读”。在日常阅读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因素,也可以借助录音的朗读示范等进行指导,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实现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关注,最终完成阅读任务,实现阅读的发展。

2.3 尝试运用设疑实现“预习”。尝试设置疑问,实现“预习”,也是教师需要关注到的。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学习中,课堂中的“预习”时间有限,不能实现较难的提问及设定,但是可以作出简单的提问与设疑,引导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而不仅仅是浮云眼边过的情况。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到日常教学的发展,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常见的一些设疑,如: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有哪些表述方式?主要人物是谁?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把握一篇文章。这样的提问形式也许在记叙文阅读中难以体现,但是到了说明文等阅读中就有了别的意义。说明文结构严谨,但是阅读性远不及记叙文有趣,此时教师不妨提问,如说明某件事物的時候,运用了几种方式、某组数据提到了几次等,这些都可以在增加阅读趣味性的同时指导学生实现预习。

2.4 帮助学生扫清“预习”障碍。帮助学生扫清“预习”障碍,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预习”的重要方法。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达成预习,最为基础的,可以从工具的运用着手,如使用字典。字典可以在学生开始预习的阶段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顺利完成预习任务;笔记,这也是预习的好习惯养成,学生开始可能还不知道预习笔记应当是什么样的,但是学生可以通过预习进行知识的整理、思路的总结,这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而不再是机械地读和记忆。找到预习的方法——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较长的文章,在课堂短时间内确实是完成不了,教师不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完成预习,如每个人负责哪几个段落的阅读与划分等,这样的分工合作,能够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帮助学生节约了时间也消除了对预习的抵触心理。

3.结语

叶圣陶先生说:“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由此,培养学生的“课堂预习”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始的初级阶段,是在教师指导之下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够为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全面达成日常教学的发展,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关注,最终实现现代教育工作的完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学生以指导。

参考文献:

[1] 林登乾.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J].都市家教月刊,2011,16(10):122.

[2] 黄予.浅谈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J].新课程导学,2012,15(3).

[3] 汪冰.学之道,预则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3,15(4):74—75.

猜你喜欢

预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