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
2019-10-21牟力
牟力
摘要: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是建筑工程的基本保障,同时是我国建筑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如建筑物的安全性及耐久性较差,会使事故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进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对建筑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因此要重视工程建筑的坚固耐用度,提高建筑业整体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对当下建筑物中存在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相关问题做一分析,并对显现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
關键词:土木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耐久性
我国的建筑业具有发展时间短、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伴随着高速发展的现状,逐渐显现出土木建筑工程结构方面的诸多问题,其施工质量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如屋面渗漏、墙体开裂、外墙脱落等。不仅使居住体验大为降低,同时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解决我国土木建筑工程中的若干问题应多管齐下,从基础施工抓起,并需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随着我国建筑物高层化的发展趋势,更应重视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不仅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更是出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角度,促进建筑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1.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概念
1.1土木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的概念
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是指土木建筑物在功能设计的框架之内,可以负荷不高于设计标准的力量压迫。当出现处于设计标准之内的力量撞击时,可以保证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
1.2土木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的概念
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是指土木建筑物在功能设计的框架之内,并处于正常运转期间,可以达到建筑物设计寿命的时间要求。同时应保证建筑主体不发生较大的维修工程,结构钢筋不会因混凝土施工问题出现钢筋外露的情况。
2.我国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现状调查
2.1影响因素众多
土木建筑工程最终呈现出的是建筑物的完整性,但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建筑物安全耐用的因素较多。如建筑设计、施工材料、原料配比、施工工艺、地质状况等。现今我国相关技术标准没有重视后期环境对建筑物整体的侵蚀作用,从而造成安全性及耐久性的下降。我国设计规范的总体性还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整体牢固程度不高,承载能力普遍较低。因此我国应加大对建筑物设计的理论论证,并据此提出全新的规范要求。
2.2忽视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
土木建筑工程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建设过程,其上一施工对后续施工影响较大,因此不能按照一般的质量检查方法对建筑物进行检查。由此看见,竣工验收程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状况。应依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有效的监督手段,尤其应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工作。
2.3设计阶段的问题
建筑工程设计作为建筑施工的主导,是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如设计环节出现较大纰漏,对于后期的使用会造成众多影响。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性工程,某一环节的设计出现问题,会连带相关结构出现对等情况,严重威胁着建筑物的质量安全。
3.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重要意义
3.1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设计可以提升建筑物质量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因素较为不确定,往往面临着诸多危险。这是由建筑行业自身特殊性决定的,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力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方案,将安全方面的问题做到位,彻底杜绝不良事件的产生,维护好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转。对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做一全面分析及管理,可以有效实现对工程高效率系统化的掌握,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土木建筑工程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
3.2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实现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对于建筑方的成本回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在保证成本回收的基础上,做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如土木建筑工程在竣工交付使用后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对建筑企业的信誉度是重大打击。尤其在现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如建筑单位承建的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其对建筑单位的信誉度的影响将会非常大,并需按照实际造成的损失做出相应的赔付,对于建筑企业的长久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使得建筑单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通过对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做好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设计的重要作用。二者之间互为因果,是牢不可分的整体。只有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才能共同促进建筑市场的合理发展。
4.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优化
4.1应采取合理的设计理念
首先应当以相关建筑施工法律作准绳,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约束。不仅使建筑结构承载性能可以达到使用条件,并且还应综合考虑到设计结构与安全及质量方面的要求,要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出现较小方面的施工质量问题演变成为大范围质量问题,采取多种方法降低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安全及质量问题。其次,应强化预防工作,在另外,要加强预防管控工作,重视各项制度,严格遵守制度章程,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作全面检查与维护。并且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牢靠性,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余量。且需要完善面对灾害时的相关措施,并最大限度减小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4.2加大技术研发与新技术推广力度
在土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有了显著的提升。由此可见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需加强对各项新技术的研发工作力度,这有助于促进建筑行业施工水平的整体提高。
4.3制定结构工程技术操作规范
由于建筑施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间的地质及气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且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在不同区域进行施工时,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进行针对性施工。现今建筑行业具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在具体施工时还应以当地实际情况为主。同时相关管理部门鼓励当地制定区域操作规范,这对于当地的建筑施工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4.4加强设计评估工作,规范监测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在设计完成后,应交于第三方专业部门进行设计质量的评估工作。在对评估方的选择过程中,要重点进行资质方面的查证。评估方要严格按照相应评估标准执行,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指正,施工方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彻底杜绝建筑隐患。另外,建立完善的监测规范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做到监测规范的统一性,确保监测过程的严格化。随着现今工程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应大力推广精密度高、操作简单灵活的设备,并结合专业知识丰富的检测人员,将土木建筑工程质量监测工作做到最好。
4.5建立健全土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水准
由于现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建筑行业中较多的技术标准发生了改变。土木建筑工程主管部门应综合考虑当下的实际情况,对载荷标准数值方面进行各种不同状况下的分类,使相关数值在区域内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同时应加大对各种技术标准的研究力度,从中找出更加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建筑标准,进而更好的促进建筑业快速发展。
4.6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性的优化建议
4.6.1对建筑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首先应保证设计的规范性,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建筑施工风险进一步降低,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可避免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各类事故及施工障碍。一般来说,较为小型的建筑工程应采取标准图纸进行设计,使施工进度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在大型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在设计阶段进行多种因素的考量,在施工时应尽量避免设计方案的更换,这对于统一建筑质量、保证建筑物的经济及耐用性方面有较大作用。
4.6.2建筑施工过程中应树立安全管理思想。在建筑施工中,首先应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并将施工中的各项操作标准进行统一定制,尤其应加强水泥浇筑方面的管理工作,使水泥能够适合建筑标准的要求,进而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具体应做到水泥配比方面的严格掌握,使水泥强度及硬度均能达到施工要求,实现对建筑施工从宏观到微观方面的全程控制。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要加强安全施工的学习,主要应强化安全意识及生产操作规范方面,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及安全意识。
4.6.3采用計算机技术对工程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对于建筑结构施工而言,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工作。通过计算机对建筑施工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进而得出最为合理的结构。设计者可通过相关软件进行程序的选择,并依据不同计算方式,对各项参数进行合理化分析。
4.7提高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4.7.1做好工程耐久性检查。在结构工程施工完成后,建筑质量监管部门应强化对工程的耐久性检查工作。同时要对结构工程使用年限提出相关技术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并制定出建筑物使用寿命。除做好相关规定外,管理部门还应切实做好相关检查工作,认真核查设计寿命与建筑物整体质量是否相符,对于检查不合格建筑,应责令施工方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应坚决予以拆除,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另外应适当控制施工进度,同时要进行定时审核,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做好相关技术层面的检查。如发现混凝土耐久性出现一定问题,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降低施工速度,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出现问题。
4.7.2改进土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方法及维护措施。在针对土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控制方面,应加强对施工所需原材料的检测工作。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建筑理念,依据建筑标准及实际要求对所购入的建筑原材料进行全方面的检测。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系统,确保施工材料的优质性,进而提高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
4.8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优化其它方面的建议
4.8.1建立施工工具及原材料的保障机制
土木建筑施工中应时刻关注建筑施工所需原材料及施工工具,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处理。对于较大型建筑机械要进行专人保养,确保其良好的使用效能。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最为重要的因素为建筑材料的优劣,因此应强化对各个施工环节中原材料供应商的监督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进货记录以备后期检查所用。另外技术人员要善于观察现今建材市场中的各种情况,对于各种建筑材料的更迭及创新应具有前瞻性,要采集各类先进的建筑材料,实现建筑物的整体舒适性及科技性。要建立原材料的双重供货机制,避免因供货商出现问题而造成工程停工等现象,从而确保建筑工期及建筑质量。
4.8.2建立针对土木建筑老化的服务机制
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在经过相对较长时间的使用之后,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根据建筑物所处环境的不同造成的损坏也不尽相同,如建筑物常年处于阴冷潮湿的环境中,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寿命仅为十几年左右,造成重大浪费。建筑物处于常温环境下其安全性及耐久性都较高,使用寿命可长达五十年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土木建筑工程已经显现出老化趋势及各种问题,其老化进展速度与建筑施工时所采用的建筑材料质量有着重要关系。由于此种建筑物的逐年增多,因此成立了专业服务于老式建筑的队伍,这对于解决当下老式建筑的各种问题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使得老式建筑的安全性及耐用性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
【结语】
通过对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建筑工程中,首先应采取合理的设计理念,通过对设计理念的全面评估,强化施工与养护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土木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宋国伟. 试析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J]. 建材发展导向:上, 2016, 14(9):150-150.
[2]郑军.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研究[J]. 环球市场, 2017(9):163-163.
[3]柴正昌.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探讨[J]. 环球市场, 2017(20).
[4]孙景芳. 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J]. 中国房地产业, 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