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

2019-10-21王旭欣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炎性因子瑞舒伐他汀

王旭欣

【摘 要】目的:对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10mg瑞舒伐他汀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4周治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60.98%),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与对照组(12.20)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实验组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18以及高敏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瑞舒伐他汀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心律失常;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炎性因子

【中图分类号】R541.4;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163-0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种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常见心内科疾病,主要有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常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对于患者的生活及生命均有着严重的影响[1]。因此,应当及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2],研究其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实验组给予10mg瑞舒伐他汀治疗。其中,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为50-68岁,平均(59.23±3.42)岁;实验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为52-69岁,平均(60.32±3.78)岁。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诊断结果符合诊断标准。②患者家属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禁忌征。②患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③患者对治疗药物产生过敏。④患者已使用他汀类药物。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吸氧及生命体征监护,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静点硝酸甘油、左卡尼汀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1次/10mg瑞舒伐他汀治疗,于睡前口服[3]。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4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好转为无效。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之和。另外,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炎性因子变化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统计,计数资料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n(%)表示,计量资料血清炎性因子变化以(-x±s)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比较

对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60.98%),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3 炎性因子变化情况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白细胞介素-18以及高敏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及预后带来严重的影響,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通过临床研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中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分析得出瑞舒伐他汀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还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有着良好的疗效,经过治疗后,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的患者,表明瑞舒伐他汀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

综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患者,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具有高的临床意义,应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薛智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系统医学,2017,2(6):27-29.

[2] 梁魏昉.瑞舒伐他汀对心律失常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脂蛋白(a)水平的影响[J].药品评价,2018,15(13):45-47,51.

[3] 吴晓琴.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5):44-46.

[4] 王利霞.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炎性因子变化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4):500-501.

猜你喜欢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炎性因子瑞舒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MMP—2、MMP—9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平喘固本汤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长骨骨折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各类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分析
米诺环素联合奥硝唑治疗17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