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融入思考
2019-10-21钱杰兴
钱杰兴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的首要目标。对于科学这门学科而言,只依靠传授学科知识是难以完成这项目标的。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模式并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探究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才能有效提升初中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本文就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加以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科学;有效策略
引言: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在科学学科教育中融入核心素养是当下科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中,同学们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步伐学习与思考,所以得不到自身能力的提高,将核心素养融入科学教学意味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为主,全面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进而推动科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核心素养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融入价值
核心素养具体指学生在不同阶段中养成的能力、发展的态度或是思想态度等等。教育改革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设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地传授知识,而同学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同学们不仅缺少自主意识、对学习没有动力,而且还缺乏充足的能力发展空间,最终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1]。科学学科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及探究能力的重要学科,单纯依靠教师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融入核心素养有利于促进同学们理解自然规律以及科学概念的同时,让他们学会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挖掘科学现象,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学们在考试中普遍出现答题不规范、思路混沌以及对问题分析不够透彻的现象。出现这一问题是由于他们的思维能力存在发展的不足[2],也可以理解为他们的科学核心素养较差。为了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将科学现象或是概念等本质内容显现出来,以此来激发同学们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获得广阔无约束的思维想象空间。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散思维,积极思考。例如在讲解《融化与凝固》时,由于同学们对融化和凝固的概念没有系统的认识,所以如果教师直接讲解融化和凝固则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向同学们讲述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即固态、液态、气态,并向同学们提问这三种形态之间是如何转变的,可以借助哪些工具实现,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些应用。通过将知识点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同学们从生活入手,增强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二)开展科学实验,重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是科学这门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实验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亲身经历科学现象,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此外实验的开展不应该单纯地由教师进行演示,这样不利于调动每一名同学的积极性与好奇心,应该尽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供给同学们讨论的机会。这样他们就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相关知识,勇于探究,最终找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说实验的过程是有效提升探究能力的过程。以《水的浮力》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可以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你们都会游泳吗?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人可以浮在水面上游泳吗?”其次,教师可以引入浮力这一概念,人之所以可以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对人提供一个向上的浮力,浮力可以托着人们使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然后教师借助课堂实验让同学们直观地观察浮力是否存在,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木块、铁块、弹簧测力计、水箱等工具展示给同学们,并向水箱内注水,将木块放到水箱当中,同学们则会观察到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随后教师将木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让同学们读数,然后教师将木块慢慢地放入到水箱中再让同学们读数,此时会发现示数减小,这也就间接地证明了浮力的存在。之后教师可以让两名同學上台,将两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同时放入水中,让同学们观察现象。最后教师将木块和铁块分别悬挂在两个弹簧测力计上,让两名同学同时将木块和铁块缓慢地放入到水箱中,其余同学则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教师则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总结:不溶于水的固体,无论能否漂浮在水面上,水都会对其施加浮力。这也就说明了浮力是一直存在的,不会凭空消失。
(三)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科学学习过程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建立良好的创新意识有利于促进同学们的综合发展。在科学课堂上,同学们经常跟随着教师的思路以及想法去学习知识或者探究现象。长此以往,他们会缺乏创新意识,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创新能力是每一个综合型人才都需要具备的能力,只有创新才能有所发展,才能有所发现。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引导同学们融入科学知识或是现象中,深入理解科学的核心,进而有效提升创新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科学知识或是现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为他们未来的综合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玲玲.匠心小细节汇聚大精彩——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实验细节教学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4:26.
[2]马福贵.基于学习进阶理念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发展[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07:35-36.
[3]周建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科学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09:67-6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