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离异家庭孩子心理特点及对策

2019-10-21王国财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5期
关键词:离婚单亲家庭

王国财

摘  要: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和睦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思想也随之开放了很多。对于结成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如果两个人三观一致,互相恩爱,彼此理解呵护,那么他们的婚姻关系就会非常好,婚姻也会美满长久。但是随着社会中诱惑的增多,现在大部分人们越发尊从自己内心的想法,离婚率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离婚;家庭;单亲;孩子

引言:本文将对社会中离婚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中孩子的心理特点,并提出了解决心理不健康孩子的有效策略。

一、社会中的离婚现状

国家越来越开放,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对于婚姻不幸福的人们,大多都会选择离婚。现在的离婚率越来越高,主要的原因还是闪婚数量的增加和生活的压力。对于闪婚的男女来说,互相还不了解就着急步入婚姻的殿堂,导致婚后激情消失后出现矛盾和战争。闪婚的人大多对婚姻不太负责,离婚大概是多数闪婚情侣的结果。还有一种就是经历了多年的恋爱长跑,最终在爱情和父母的不祝福中结婚的。这种情况大多女生不在乎物质,不要楼房不要金钱,换言之,就是没有婚后生活的保障。但是,现实是婚后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为了生活经常是男人或是双方都出去打工挣钱。外面的花花世界和强大的网络诱惑,渐渐对自己的婚姻失去信心,从而开始一点点背叛曾经信誓旦旦的爱情,最后导致婚姻走向终点。

二、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中孩子的心理

当代欧洲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这样说:“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了冲击,离婚率也逐年升高,离婚已经成为人们的自由选择,因此形成的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已经是一个日益庞大的群体。

首先说单亲家庭中孩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就是父母离异后跟着妈妈生活,妈妈的感情比较细腻,在离异后很多考虑到孩子的感受不会再婚。单亲妈妈一般都比较坚强,自己挣钱养活孩子。这样就使孩子比普通的家庭更加依赖妈妈。如果一个小男孩过分依赖妈妈,就会导致这个孩子没有独立的性格,结婚后也不会正确处理婆媳关系。还有一种就是跟着爸爸的,爸爸们在离异后会很快进入一段新的婚姻,这就让孩子误以为离婚是爸爸的错,所以孩子不会太听话,有的甚至非常叛逆。其实这是他们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他们想以此来博得父亲的关注。在重组家庭中,孩子因为不能同时得到亲生父母的疼爱,就会很容易产生不安全感,这样的孩子比起普通的孩子可能会更不自信。无论是在学校还是步入社会以后,孩子都不会特别独立,而且不是特别容易和别人成为朋友。生活在重组家庭中的孩子很难有阳光积极向上的情感。比起正常家庭中的孩子,单亲家庭孩子更需要亲人、老师们的关爱和尊重。

单亲家庭的孩子多数缺乏上进心,学习态度不明确。他们一般都意志比较脆弱,如果得不到老师的鼓励就很容易灰心、失望,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也谈不上兴趣。通常表现为:课前不预习,课堂听课好溜号,不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作业也懒于认真完成,而且书写毛草或干脆不写,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或是无所谓。

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被社会不良习气所吸引。家长监督缺失或是過分溺爱。手机电脑的普及,冲击着农村环境,不健康的信息无声地诱惑着他们幼小心灵,分散他们的学习精力。特别是成人视频、劣质广告、游戏等不良影响,吞噬着学生的心灵,造成学生厌学、弃学、吸烟,上网以及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导致学生误入歧途。

三、如何解决单亲家庭中孩子心理问题

针对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点,就是父母给到孩子理解和尊重。父母在离婚前,一定要和孩子进行探讨,征求并尊重孩子的意见。离婚后双方合理安排抚养及探视计划,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第二点,就是学校老师和同学们不要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另眼相待。老师要比其他的孩子更关注一下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在学生阶段,学生是最听老师的话的,老师要多多鼓励和表扬。当单亲家庭学生犯了错误,不要用过于强势的态度质问,应该以更温柔的态度和柔和的语气问清楚原因。第三点,社会对单亲家庭的帮助,尤其是对单亲妈妈应该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让单亲妈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比如政府可以成立单亲妈妈工作室,让他们自己不会感到受歧视,这样也会影响家里的孩子,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结束语:

无论是学校人员,还是社会人员给予单亲家庭孩子的关爱,都不如父母的爱更加彻底。所以,婚姻虽然是每个人的自由,但也要对婚姻负责,更要对无辜的孩子负责。不要让他们在不能选择的情况下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即使离婚,也要关爱自己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徐健,宋玉冰.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0):24-27.

[2]胡蝶.媒体对离异家庭孩子的偏见与误读[J].少年儿童研究,2018(03):3-9.

[3]张蕾.离异家庭的家庭教育探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23(03):81-84.

[4]刘黎微.离异家庭小学生同伴关系特点及教育对策[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02):124-127.

猜你喜欢

离婚单亲家庭
单亲妈妈如何谋划未来
家庭“煮”夫
“单亲”伤口一把盐
恋练有词
论倾听单亲子女心声的策略
英国和欧盟:注定艰难的“离婚”
如果英国和欧盟真的“离婚”了……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