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2019-10-21吴宗斌
吴宗斌
摘 要: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外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教师在对其教育现状分析的同时,也要有相应的策略,坚持做到设立资金保障儿童教育;和增强农民工家庭教育观念这两大关键方面,来有效的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养,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教育经验,对外来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做逐一深入阐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解疑答惑。
关键词:外来农民工、教育現状、策略研究
一、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到城市之中,为城市添加新鲜血液与活力,但是与农民工紧密相连的是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急需解决。留守家庭孩子缺少父母的关心爱护以及学校教育不完善。由于大多数青年都会选择到城市中工作,但会留下大量的孩子在农村生活,他们缺少父母的关心成为教育中的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的存在为城镇各类发展带来了负面的作用。长期的和祖辈的家人一起生活,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会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和疾病,由于祖辈和留守儿童存在一些代沟问题,他们无法在家中辅导孩子们的功课,为他们提供帮助,学校也没有办法及时的做到家校一体,与父母及时的沟通,父母也了解不到孩子的具体学习和生活,这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学校承担着对于留守儿童的教学和三观的培养,稍有不注意就会让孩子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城市里公立学校对于农民工的子女教育手续较为复杂,有时需要交纳较高的费用才可以进行入学,极大的抑制了这些农民工的子女进入公立学校的可能性,在公立学校里面大多也是农民工子女和城市里居住的孩子进行混合式教学,往往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在升学压力和教育评比的影响之下,部分教师会忽视农民工子女,将他们不划入考核的范围之内,对他们进行区别对待,会严重的损害这些农民工子女的自尊心,使得他们对自己产生一种自卑的消极性心理,对他人和城市的生活产生一种较为抵触的心理情绪,排斥进入城市的生活之中。
二、外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策略
(一)设立资金保障儿童教育
在城市的贫富差距加重的背景下,政府需要积极的保障农民工子女也可以和城市的孩子享受平等的待遇,促进城乡一体化,针对资金问题,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足够的教育经费,保证孩子们有学上,有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保障各个学校对待学生平等,不差别对待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教育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政府要及时的针对农村教育,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帮助,设立资金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从而可以让农村里面的学校和城市中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可以正常运作,保证孩子们的学习环境。
例如,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消除农村与城市的阶级性,消除城乡户口对于孩子们在教育之中的差别对待。消除城乡人口流动时候户籍的限制以及与户口相关的一系列住房、学习、医疗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保证城乡的待遇一致。从而保证农民工子女可以在学校之中感受平等的教育,消除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中学习时的自卑感,保障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一样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优化教学体系,帮助农民工子女尽快融入校园和城市生活。消除教师和城市子女的有色眼镜,普及城乡一体的概念,让农民工子女可以接受到最好的教育。
(二)增强农民工家庭教育观念
政府应该注重提高农民工的教育和家庭教育意识,加大对于他们的教育培训,让他们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只有农民工的再教育意识和水平不断提高,他们才会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加以重视,增加对于孩子们的家庭教育教学。通过学校和家庭合力,增加学生的学习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个更适合学习的家庭教育的环境,防止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以及厌学等负面的心理状态。
例如,政府可以针对农民工进行教育理念的普及教育,提高他们的教育意识,在工作的同时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和教育问题,明确自己的家庭教育问题,从而帮助农民工子女更快的融入学习生活,保证他们的平等受教育权。为保证和谐的社会氛围,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促进社会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需要农民工的配合,提高家庭教育,帮助学校完善孩子们的教育体系。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更新之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显然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关注问题,社会和政府需要明确自己应该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中所要进行的改善和帮助,积极的完善和更改制度,以保障孩子们有学上,平等受教育,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保证人民的生活幸福和安稳,达到社会的平等。
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不断改革发展的当下,教师在对待外来务工子女时,要秉着一视同仁的原则,不断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其综合素养,使其对生活充满热情,继而在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学习生活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钱佳,现代教育与外来务工子女的相持与交融[J]中小学教育研究,2016,11
[2]冯丽西,因材施教在乡镇教学中的意义及策略[J]语文教学,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