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分析

2019-10-21夏良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5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提升

夏良

摘  要:众所周知,在中学阶段传统教学体系中,教师经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学,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受到限制,得不到发展,一部分学生甚至对学习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笔者在本文中就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了一定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思维能力;提升

引言:

实事求是地讲,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在日常教学中只重视知识传授以及学习成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各种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体系得不到完善,思维一定也难以得到相应的发展,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鉴于此,教师急需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作出改变,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应采用科学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积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迅速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丰富且图文并茂,不但体现了以德育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全面建构,而且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全新版的教材提供了许多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学习、思考时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代入感,并且大幅度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而易见,这种生活化思维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为鲜活有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极高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1]

(二)可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据笔者调研,目前初中几乎每一个学科都拥有非常丰富的配套学习资料,这些学习资料中的知识点极为详尽,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时变得不愿思考,对知识的理解仅仅限于表层,一旦考试结束,许多知识内容就忘得一干二净。而道德与法治课强调培养初中学生们生活化思维,让学生从学习起始部分就能形成非常良好的创新思维方法,这种方法让学生们更加注重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在增强实践能力的同时,形成优质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法治观念。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

(一)教师应注重创新环境的创设

客观而言,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日常教学过程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除了要注重教学方法方式外,还要力争给学生们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教师在环境创设过程中,不仅要主动为学生去构建布置,还需要引导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积极配合,不断思考,培养出优质的创新思维。举个例子,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踏上强国之路”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学生们在发表自身看法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讲解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和爱国理想知识方面的内容,告诉学生们“少年强则国家强”的道理,然后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这种教学引导方式,学生能够很快融入到学习之中,并且更加注重自身创新思维的全面发散,教师取得优质教学效果也在情理之中。

(二)为学生搭建交流提问的平台

实事求是地讲,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日常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也就是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应有的思维活动。鉴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老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并且积极解答学生的疑问和想法,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有建设性的优质问题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为实现学生自发主动的学习方式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

(三)大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点

常言道,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现阶段道德与法治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提及一些焦点、热点事件,往往会立即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并且对教师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特别急切地想要听取教师对这类热点事件的见解和主张。教师若与学生产生一些不统一的意见时,学生在课堂上一定会积极踊跃地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建议,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可以选取近期发生的、社会中、生活中与学生比较近的焦点、热点事件,尽量让授课的知识点与这些事件相匹配或者有机结合,促使学生们开阔视野,潜移默化地提升法治素养以及道德觉悟[2]

(四)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平心而论,在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課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就必须积极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教师应让学生们成为这个课堂的真正主体,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举例说明,在《感受生命的意义》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观看《阿甘正传》和《当幸福来敲门》这两部电影的精彩剪辑片段。两位主人公在电影中虽然遭遇一次次的挫折,但他们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一定会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极大的触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自己遇到挫折时的心态历程,探讨如何真正意义上地理解人生的价值以及生命的意义,这种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提升学生们对人生的感悟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钻研、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采取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华.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69.

[2]谭宝铭.走出课堂“零思维”———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9).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提升
加强初中生物演示实验教学的尝试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式课堂的构建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