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感觉刺激治疗伴吞咽障碍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观察

2019-10-21蒋健新李薇滕金英廖小莹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吞咽障碍

蒋健新?李薇?滕金英 廖小莹

【摘 要】目的:探讨多种感觉刺激治疗伴吞咽障碍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数字法,将54例伴吞咽障碍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干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在采取常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多种感觉刺激治疗,分析对比两组采用不同干预措施对患儿吞咽功能影响的差异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显效例数、有效例数,观察组总有效率92.60%,对照组总有效率70.3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采用多种感觉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伴吞咽障碍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吞咽功能,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与社会的医疗负担。

【关键词】吞咽障碍;病毒性脑炎;多种感觉刺激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66-02

病毒性脑炎的发生与病毒侵入具有直接联系,该病患儿在病毒影响下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病理性改变,可影响患儿智力、语言表达以及肢体活动能力,吞咽障碍病毒性脑炎患儿可同时伴有不同程度吞咽障碍症状[1]。本次研究为论证伴吞咽障碍病毒性脑炎患儿多种感觉刺激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27例行常规干预治疗措施患儿与观察组27例行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患儿的预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儿童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54例伴吞咽障碍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合对照组。观察组男15例,女12例,比例為5:4;年龄在5岁至9岁,中位年龄为(7.12±0.22)岁;吞咽障碍程度分级有12例为轻度吞咽障碍,有10例为中度吞咽障碍,有5例为重度吞咽障碍。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比例为14∶12;年龄在5岁至10岁,中位年龄为(7.11±0.21)岁;吞咽障碍程度分级有14例为轻度吞咽障碍,有9例为中度吞咽障碍,有4例为重度吞咽障碍。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P值>0.05,具有可比性。

1.1.1纳入标准:54例伴吞咽障碍病毒性脑炎住院患儿,均符合病毒性脑炎和吞咽障碍的诊断标准,均采用吞咽障碍程度分级量表进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其中,观察组12例轻度吞咽障碍(7-9级),10例中度吞咽障碍(4-6级),5例重度吞咽障碍(1-3级)。对照组14例轻度吞咽障碍,9例中度吞咽障碍,4例重度吞咽障碍。

1.1.2排除标准:排除年龄<5岁,难以配合完成训练检查的患儿,既往因脑性瘫痪、重症肌无力或先天性口腔疾病等其他疾病因素致吞咽困难障碍患儿,合并认知障碍或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异常患儿。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儿均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每隔3h-4h行一次鼻饲,鼻饲量在150mL-200mL,护理人员在患儿鼻饲过程中关注患儿面色、心率,在患儿鼻饲结束后行口腔护理,每周更换胃管。此外,护理人员应指导患儿通过吞咽口水、调整呼吸等方式锻炼舌肌、咀嚼肌以及软腭的灵活性。

1.3.2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多种感觉刺激治疗:①冰刺激:利用冷刺激强化吞咽反射。将冰冻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腭弓、舌根及咽后壁,诱发患儿的吞咽反射。②手法刺激:用指尖或冰块叩击唇周,用双手指短暂的肌肉牵拉和抗阻;同时反复性按压、轻推患儿舌头,手指快速小幅动刺激软腭,按摩舌骨下气管周围组织。三③吞咽肌群的主被动训练:护理人员在按摩舌肌、颊肌、咀嚼肌的同时鼓励患儿张口后努力将舌头前伸,而后将舌头收回,舔左右口角、上下唇及软腭部位。护理人员辅助患儿头前伸,使颏下肌伸展2-3s;然后在颏下施加阻力,辅助患儿低头,可抬高舌背。达到改善喉入口的闭合能力,扩大咽部的空间,增加食管上括约肌的开放的被动牵张力的作用。④口腔感知训练:护理人员用冰棉棒刺激感知力较差一侧的唇角并环绕刺激唇周;接着用冰棉棒上、下来回刺激感知力较差一侧的颊黏膜;最后再用冰棒沿前、后来回刺激舌面及舌体感知力较差的一侧。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显效:患儿能经口进食,吞咽障碍缓解2级,或接近正常;有效:患儿吞咽障碍明显改善,吞咽障碍程度提高1级,部分营养摄取需胃管鼻饲,可进行摄食训练;无效:吞咽障碍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但可进行吞咽训练。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加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结果中各项数据均使用SPSS21.0软件系统处理,(%)表示的数据用x2检验,标准差以及百分比检验后所得P值,若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超过0.05表示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单位时间预后情况,实验组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均多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吞咽障碍属于病毒性脑炎常见并发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可因吞咽性困难影响正常进食,致使患儿出现脱水、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自食物中摄入机体所需营养及能量,不利于病毒性脑炎患儿疾病预后[2]。此外吞咽障碍的发生使患儿在饮水、进食过程中出现呛咳症状,易使水、食物进入气管而发生窒息现象,对患儿生命造成威胁[3]。病毒性脑炎患儿常规护理中医护人员通过指导吞咽功能障碍患儿行吞咽口水、呼吸训练等,从而改善患儿的吞咽功能障碍。多种感觉刺激与传统干预措施相比,冰刺激对感觉神经纤维造成一定的刺激,继而提升吞咽功能反射区域敏感性,护理人员对患儿吞咽运动产生所需相关肌肉神经活动给予叩击、按摩、揉捏等手法刺激有利于吞咽反射区建立快速应答机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伴吞咽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采用多种感觉刺激治疗,能够改善吞咽功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与社会的医疗负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军,王善娟.多种感觉刺激治疗伴吞咽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5(8):49-50.

[2] 吕静,朱敏,张跃,等.不同强度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吞咽障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2):159-164.

[3] 欧阳瑶,朱其秀,阎文静,等.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后患儿吞咽障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4):261-265.

猜你喜欢

吞咽障碍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不同训练方法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电针联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综合康复训练的意义研究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综合康复训练的意义研究
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进展
针刺联合冰刺激综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