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协作干预对TKA术后恐动症患者的影响

2019-10-21孟吉平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孟吉平

【摘 要】目的:研究多学科协作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恐动症患者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将骨科收治的84位TKA术后恐动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协作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恐动程度、膝关节功能、总住院费用。结果:患者出院当日观察组TSK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总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干预能够有效降低TKA术后患者恐动程度,加速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恐动症; 多学科协作

【中图分类号】R68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63-02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zsty,TKA)是指用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关节假体替代病损关节的一类手术方法,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也不断攀升,约占总老年人口的20%[1]。TKA是解决这一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最新研究发现:恐动症是TKA术后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的独立影响因素。恐动症是指因害怕活动或身体锻炼对机体产生伤害或再次损伤,而对运动产生的极度恐惧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研究显示,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的发生率高达20%-22%[2]。恐动症可引起关节囊的粘连、萎缩,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引发焦虑、抑郁,延长膝关节功能恢复周期,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其经济负担。因此,亟需采取干预措施降低TKA术后恐动症的发生,而目前我国对恐动症的干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3],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恐动症干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多学科协作干预TKA术后恐动症,取得良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入院择期行TKA的患者84例,按照美国风湿学会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初次行单侧关节置换者;恐动症TSK评分≥26分者;年龄≥50岁;体重90 kg;自愿参与本研究,可配合全程干预。排除标准:伴有感染或者类风湿关节炎;有精神疾患或者语言障碍者;伴有严重慢性疾病,影响术后正常康复锻炼者;参与其他同类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男女比例20/22,年龄53~78岁,均值(60.10.3)歲;对照组42例,男女比例19/23,年龄 52~79岁,均值(61.20.2)岁。两组线性资料比较,P值均> 0.05。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照TKA术后常规护理进行干预,主要包括患者的围术期健康教育、术后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心理护理以及康复功能锻炼的指导等。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干预。

1.2.1.1成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由骨科护士2名,骨科医师、康复科医师、心理咨询师各1名组成的多学科协作团队。骨科护士负责评估患者的恐动程度、向骨科医师汇报、落实镇痛措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配合医师处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恐动症知识;骨科医师负责确定恐动症患者术后用药及治疗方案、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科医师负责为恐动症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功能锻炼方案;心理咨询师负责为恐动症患者制定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恐动症管理制度,恐动症筛查流程,恐动症干预流程。在正式实施干预前,选取1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进行预试验,探究恐动症干预方案的有效性,经试验方案可行性良好。

1.2.1.2多学科协作干预的实施 骨科护士使用TSK-11中文版简表评估TKA术后8h患者恐动程度;向患者讲解恐动症知识和健康教育;骨科医师依据患者恐动情况,采用多模式联合镇痛及超前镇痛,依据三阶梯镇痛原则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康复科医师依据患者恐动程度指导患者行个体化康复功能锻炼;心理咨询师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方法,指导患者行肌肉渐进放松训练,消除运动恐惧。

1.2.2评价指标

对比患者出院时恐动程度(利用恐动症评估简表中文版(TSK-11中文版)总分11-44分,分数越低,恐动程度越轻),该量表信效度良好,适合TKA术后恐动症评估[4],膝关节功能(利用膝关节功能评分表(HSS),总分 100 分,分数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好)以及总住院费用。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 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 n表示,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TSK 评分低于对照组,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总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1。

3 讨论

多学科协作干预能够有效降低TKA术后患者恐动程度,改善患者康复结局。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普遍为中老年人,经受疾病痛苦时间长,愈后期待高,术后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是加速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关键[5],但术后恐动情绪导致患者无法早期进行有效的锻炼,影响功能恢复,本研究采用多学科协作干预可有效降低恐动程度,表1中TSK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印证了这一观点;患者恐动程度降低,进而可以更早进行康复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周期,降低住院费用,研究中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膝关节功能及总住院费用,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总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印证了这一观点。综上所述,多学科协作干预可有效降低恐动症发生率,加速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本研究对恐动症患者的多学科协作干预主要集中在患者住院期间,没有追踪观察更长远的效果,这也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Litwic A,Edwards MH,Dennison EM,Cooper C. Epidemiology and burden of osteoarthritis. Br Med Bull 2013;105:185e99.

[2] Filardo G,et al. Patient kinesiophobia final outcome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 2016;24:3322e8.

[3] 刘延锦,蔡立柏.慢性疼痛患者恐动症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2):234-239.

[4] 蔡立柏,刘延锦等.恐动症评估简表中文版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9,28(3):269-273.

[5] 唐侠.早期功能锻炼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8):1331-1332,1343.

猜你喜欢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优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方案的效果评价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的观察与护理
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
氨甲环酸联合引流管夹闭4 h在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康复锻炼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疗效观察
骨质疏松患者膝关节置换结果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下肢体位对患肢康复的影响
研究保留或切除髌下脂肪垫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髌骨高度的影响
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与血红蛋白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