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学习”是语文腾飞的翅膀
2019-10-21卢家边
卢家边
实施“主题学习”,课内让学生在浓浓的情感中感悟文本思想,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延伸主题,让一个个主题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使母语文化能够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主题学习就是指凭借文本的主题开展的系列课内与课外的语文学习系列活动,让文本的主题在学生的心底打下烙印,为学生生命发展打好底色。
一、让学生明确“主题学习”的作用
“主题学习”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学生带着主题来阅读,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主题学习”有力地开发了教材,让学生有书可读,读得全面;“主题学习”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并且让个人的兴趣完成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的蜕变,同时又充分利用学生相互间的影响、学习作用,通过交流,达到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体会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层面上,读可以促进写。主题阅题可以帮助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大问题,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语言文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了解这一事物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心理、人类情感、生活情趣,为学生的笔记、缩写、改写和仿写提供丰富的题材,开拓思维空间,成为学生写作起步的根据地。
二、让“主题学习”成为学生的伙伴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專家思想的“化身”,教师要将日常教育教学和阅读教学融合一体,在以体现单元主题的文本解读过程中,要促进读者和作者达到情感的交流,读者与读者之间达到情感的交流,在情感交流中感受生命,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阅读能力。在解读一篇文本时,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就是老师不断唤醒学生生命的过程。对一篇课文来说,对显而易见的主题,教师一定要以学生情感为基础,将鲜明的主题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沉浸其中,受到情感的冲击。
三、让课外课内有机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语言积累,运用语言,形成语文能力。如果在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中也以“主题”形式出现开展系列活动,学生就不仅在实践语文,而且在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悟、延伸,在实践主题运用主题中,将主题思想内化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对于主题学习而言,采取的方式要适时而变,灵活多样。采取的方式要依据所确立的主题,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题”实践活动可以向其他学科、向课外阅读,向社会实践和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延伸,有层次、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
四、让“主题”服务语文
“主题学习”是凭借教材中一个单元或一个主题进行的。在实施“主题学习”时应把握整组,进行有计划的“主题学习”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安排,达成整组学习的“三维”目标。就一篇课文,应在完成总目标之外还要有本课教学的语文“三维”目标。根据“主题学习”的特点,不是在一次两次的练习或学习中就可以完成的,它是在一组课文的完整学习中进行的,并且有的主题不仅在一个单元中集中体现,而且还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有相同的主题出现,这时教师既要把握好学生一篇、一组课文的短期主题学习,又要考虑不同年级间的长期主题学习。在学生课外的“主题学习”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际水平,教师、家长的适时指导是不可少的,但指导的“度”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主题”不仅是教学的内容,更是一种教育的形式。只有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把尺牢牢握在手中,“主题学习”的实施才能事半功倍,才能绽放光芒。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认真学习名师的先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创新地运用主题学习的方法,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体验紧密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