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侠传”有感

2019-10-21董怀忠

锦绣·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游侠

摘 要: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游侠”二字来说也是如此,经历不同、看待世界的方法不同,你所认为的人、你眼中的物也就不同,一節好课、一本好书,不是为了回答某个特定问题的,而是启发我们如何去思考的,谨以此篇小小的文章谈谈自身读“游侠”的感想,谈谈自身半年来课堂之感想。

关键词:游侠;感想

学期中旬,老师就留下了这样一个作业,谈谈自身对“游侠传”的感想。在谈对游侠传的感想之前,先简单说一下自身的一些小想法。求学十多年来(已是真真正正的16年),还没有认认真真的读过古籍,以前读过史记、看过古文,不是竖排、不是繁体,总是感觉古文献离我很远,来到这里才知道那是学习历史的一门必修课。三个多月以来,通过跟着老师一块读,感觉很是有趣,尤其课堂上知道一些背后的故事更是开心,也梦想着自己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历史入门者,也憧憬着自己也可以发现问题,但梦想照进现实毕竟很遥远。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脚踏实地,一点一滴的读起。

一、他们眼中的“游侠”

游侠传读了好几遍,每次读都有一些新感受。司马迁眼中的游侠、班固眼中的游侠那是截然不同的,虽然二位作者在文章中都没有给“游侠”下明确的定义,但通过读文章大体能感觉出来作者眼中游侠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不同的游侠,下面浅显谈谈我所认为的二位作者眼中的游侠。

(一)司马迁眼中的游侠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出身大族声名显赫的孟尝君、信陵君等人不是游侠,像盗趾那样的人同样不是游侠,更不用说那些依仗财势欺压百姓的豪强了。那游侠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司马迁说道“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他们的行为虽然不一定符合道德法律的准则,但是讲诚信,做事果敢决断,已经答应的必定实现。言必信、行必果、己诺必诚,这样的人谁会不爱呢?

我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均有这样的人,拿学生时代来说,有些人他们虽然学习不好、处处跟老师做对(仅仅在学习上),不拿校规校纪当回事,逃课旷课打架等等行为,这些显然不合乎正常的道德准则,这些人也被老师称为“小混混”,虽然爱打架,但从来不欺负老实孩子,对待学习好的人更是保护,班级里有人受到了欺负去找这些人,他们会替班级里人出头;有事需要他们帮助,只要有能力办到他们绝对办的妥妥当当;与此同时这些人特讲哥们义气,可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等这些原因共同使得这些人的人缘一般不差,每个人都愿意同这些人交朋友。可能我举得例子不是很恰当,但我认为的司马迁眼中的游侠就是这样一群人,敢爱敢恨、有原则、有个性。

我认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是应该有这样朋友的,正如孔子所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司马迁眼中的游侠同孔子眼中的“狂者”是有一些相似之处的,不拘一格、狂放激进、蔑俗轻视,不管如何,这样的游侠我是爱的,我相信很多人也是爱的。

此外,司马迁在文章中也着重叙述了郭解,我认为年轻的郭解不是司马迁眼中的游侠,年轻的郭解“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藏命作奸剽攻,休乃铸钱掘冢”。可谓是坏事做尽了,这样的人只能成为罪犯。随着年龄越发成熟,郭解完全变了,这时的郭解才真正的可以称为游侠。“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年长的郭解越发成熟,爱帮助人民主持公道,开始变得理性很多,也越来越得到人民的认可。但站在官府的角度来看,这样一种不拿朝廷法律当回事的人的存在,以自己一己之力来帮助别人解决诊断处理问题,肯定有违官方意愿,拿现在的话来说即使你是为了办好事,杀了人犯了法,也是应该受到处罚的,更何况在那个时代。不是批评那个时代不好,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普通人是不能与整个社会正统舆论作对的,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改变不了世界的,改变不了世界,我们只能适应这个世界。

(二)班固眼中的游侠

班固游侠传中的游侠既有郭解那样的民间大侠,也有万章、楼护这样的为官者。对待侠的态度同司马迁也是截然不同的,班固对待游侠态度的出发点恰恰就是政府。开篇既提到“孔子曰:天下有道,政不在大夫。百官有司奉法承令,以修所职,失职有诛,侵官有罚。”很明显,班固是要求整个社会有秩序、有礼法的制约的,游侠的存在显然在他的眼中是一个不合法、不合礼的存在。对待游侠的态度更是与司马迁截然相反,“于是背公死党之议成,守职奉上之义废矣。”“惜乎不入于道德,苟放纵于末流,杀身亡宗,非不幸也。”,认为这些人的存在使得社会风气发生变化,使得国家法令、礼法制度遭到破坏,故认为将这些人杀身灭族,非不幸也。

笔者浅显认为,班固生活在东汉,董仲舒的新儒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在朝廷中占正统地位,三纲五常等级秩序约束着人们,仁义礼智信规范着人们,而游侠那样一类人的存在显然与社会主流文化是不符的,站在官方正统舆论角度来看游侠的班固,对待游侠是这样的态度固然很好理解。

此外,司马迁眼中的游侠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侵犯普通老百姓的利益,从人民的立场出发,替普通小老百姓主持公道。即使这些人的行为虽然有时候不符合道义,但为人民办事还是值得肯定的。站在普通老百姓的立场上来看,这些人无疑是有魄力的一帮人,普通人崇拜他们、依附他们,一些有权有势的人更是以招收这些人为门客感到自豪,都想与优秀的人交朋友。这就构成了朝廷皇帝眼中的“结党营私”,不排除这些“为私”,但更多的是为公啊,有时候确实是这样,明明是为了做好事,到头来在某些人眼中却成了恶人。从西汉政府层面来看,民间犯了法杀了人,如果百姓都去找这些“游侠”来主持公道,游侠自己把那些“犯错”的人给解决,普通百姓固然很开心,但细想一下会不会存在误杀?如果事事都找游侠,那是不是就在间接说明政府不好?什么事都有这些人来做,法律放在哪?他们一个个游侠形成小团体,对皇帝对政府来说自然是不可取的,所以这些人的结局都不是那么好。

游侠这样一种人的存在,如果能很好的利用那对社会来说是一种福气。政府如果把这些人管控起来加以利用为民造福,那也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但如果能被管控起来那就不是“游侠”了。游侠固然很好,但我认为在一个和平年代这样的人还是少一些存在,一是为了社会,二是为了自己。和平年代自然不会让这一类人来维持社会秩序,有法律有政府,正如孔子所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什么时候干什么事,什么人干什么事,自己心里都是要清楚的。站在政府角度来看,人民有难私自解决,对社会来说是好是坏呢?不言而喻。

我们每个人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国家也不允许真正自由的人存在,继不允许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人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要受到法律道德约束。每个人有怕的东西,有所忌惮的东西,这样的社会虽然不是极好的社会,但起码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相反,如果此时法律对于社会没有约束力,作为为民主政的政府不为民请愿,那这样一个社会我认为是需要游侠存在的。如果问我眼中的游侠是什么,我会这样形容他,他一定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他人;他一定足够个性,有着自身的想法,不被旁人所左右;他一定有着属于自己的为人处事方法,有着别人眼中所认为的威望;他一定不畏强权,不惹事同样也不怕事,无论何时都不会去欺负老实人。在此,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忘初心,不要轻易被别人所左右,自己所认为正确的东西要坚持下去,毕竟我们都是人,都是不一样人。

二、对口述史料的看法

史料就其留存的形式来说,分为很多种,有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传统的治学方法,是非常看重文字史料的,这固然是一种非常棒的研究方法,但作为历史研究者,在注重文字史料的同时我们要广泛的搜集史料,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要善于同别人交谈,可能在同别人交谈的过程中,思路也就打开了,问题也就发现了,已有问题也可能就解决了,口述史料在史学研究过程中同样也很重要。

在我国史学研究传统当中,对口述史料的认识和重视源远流长,史家在修史时也十分重视对口述史料的搜集和运用,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多次运用到了口述史料,如某些语句末尾处有“云”则意味着是从某个特定的人听来的,真实性较高,末尾处为“云云”字样意為道听途说,其真实性无法确定。也正因为此,司马迁的史记也遭到了一些非议,在姚大力其书《司马迁和他的‘史记》一书中,其指出“司马迁大量引述口传故事,也给《史记》带来了某种难以否认的缺憾”。

这个问题,我认为看我们如何看待问题了。远古时期没有文字记载,人们依靠大脑记忆,口头传承了许多故事,即使到了文字发明之后,虽然它改变了人们记载历史的方法,但由于政治、军事等原因,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导致很多文字文献被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了解历史,运用这种口述史料的方法未尝不可。在谈及《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王”的史料来源时,司马迁也说到:“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且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固然,口述史料的真实性存在争议,但作为一种史料来源未尝不可。在跟别人交谈过程中谈到的、提到的事情记录下来,真实性慢慢去核查去考证,毕竟口述史料的易损度相对于文字史料来说更大一些,此时不把他记录下来,可能以后就真的要同他说再见了。

同样,现如今在社会史研究过程中,口述史料是非常重要的。古代所撰之史料大都为帝王之史料,记载的大都为帝王的生活,相反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很少拿来记载的,这就给社会史研究造成了很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将那些口头传下来的史料拿来利用,在经科学地考证分析之后,不乏为文献资料的有益补充,是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的。《张学良回忆录》、电影《二十二》等均是运用口述史料的良好反映。历史研究,无论是社会史、经济史、政治史等等,仅仅依靠某个单一史料是远远不够的,将口述史料、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进行史学研究。

三、课堂之小感悟

一节好课,不是回答某个特定问题的,而是启发你如何去思考的。一节好课,是可以让你受益终身的,无论学业,无论生活。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教导弟子先做人,慎言慎行,要对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责,要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负责,不说无把握之话,不做无把握之事。本学期在跟我们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您同样说到:“学习历史最大的收获,或者说学习历史到底学到了什么,可能就是说话要讲证据,要对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责”。

在史学研究过程中不要想当然,不要拿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过去,不要拿现代人的眼光去评判过去。永远要记住语境不同,含义也就不同,想想“肺腑”二字就不会忘了;要记住历史不能还原,我们能做的仅仅是无限接近历史的真相,论据充分既是合理,想象“赤壁之战曹军为小败”就不会忘了;多读书,问题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读出来的,书读得多了,也便发现了问题。我们做人也一样,不要拿我们自己的想法去看待别人,我们不是别人,我们没有发言权,我们做人做学问,都需要站在对方、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去看待问题。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2](汉)班固:《汉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3](宋)郑汝谐:《论语意原》,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4]杨春燕:《论语精解》,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

[5]姚大力:《司马迁和他的‘史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

作者简介:

董怀忠,男,河北邯郸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游侠
游侠的两张面孔
从仗剑江湖到为国为民
细读《白马篇》
一代之言,皆一代精神之所出
《老炮儿》:新时代的游侠江湖
西汉游侠演变与王国兴衰
《白马篇》
浅论游侠
雨中游侠亮绝招
论中国封建社会习武者人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