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诗词入历史课堂的可行性研究

2019-10-21雷晶晶

学生之友 2019年3期
关键词:诗词历史教学

雷晶晶

“文史相通”一直是大家的共识, 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读史, 可以使我们在形象、具体的文学氛围里感受到了历史的苍凉与凄美; 读文,又使我们在抽象、概括的历史王国里感受到了文学的严肃与深沉。

然而当前的中学生人文素养欠缺,基本礼仪较差,关爱他人,关注社会不够。概而言之,对青少年的教育危机乃当今世界最大的隐忧。那么到哪里去寻找拯救的出路?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将诗词引入到历史教学的具体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此应用实施的可行性。而诗词之所以能应用到历史教学中,主要得益于诗词具备很多优点和与众不同的特点。

诗词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不像小说那样大篇幅创作; 不像散文那般惯于抒情;也不像楚辞、汉赋那样艰涩难懂,不易吟诵。所以当诗词入历史课堂的时候,也展现了其应用实施的自身可行性。

1、简洁性

诗词从其形式上说,一般古诗的字数以五言、七言为主,又称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现代诗在形式上已突破古代诗的字数限制。词是诗的别体,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等,词的字数不定,句式长短也是参差不齐。字数仍较为简短。诗词这种文学体裁形式上的简短,并不影响其包含了大量的写作内容。姑且将这种用简短文字概括大量内容的特点称为简洁性。诗词的简洁性,可以考虑将其应用到历史教学中,通过记忆特定的诗词来学习特定时期的相关历史知识,这种应用为历史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吸引性

课堂导入是在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中国古代诗词优美的旋律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比如在讲唐朝时,可以引用诗歌《忆昔》再现唐朝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也可以引用杜牧的诗词《过华清宫》来让学生提会唐玄宗后期由于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沉溺于花天酒色之中,这是唐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由此自然引导学生去了解唐朝的腐败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所以诗词能够形象地反映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果我们可以做到灵活引用,会起到引经据典、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

3、写实性

诗词以其神奇的艺术魅力,将一系列主要信息贯穿于文化的主要载体(诗词)中,留下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所以诗词既是文学作品,也是历史史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特征和风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琵琶行》)反映了商人为追逐利润而往来奔波的生活;“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姚舍《庄居野行》)描述了当时民间经商热的状况。“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这样,唐朝夜市的繁华景象便直观地表现在学生面前。“翩翩来两骑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诗中“黄衣使者”“手把文书口称敕”,把皇家采购大员的气势和欺行霸市的嚣张写得淋漓尽致,也说明了东、西两市政府采购的历史真实和长安商业的繁荣,还生动记述了唐朝时市场交易的场景。作为唐都长安,其建筑风格、市坊布局、风俗人情已經引起当时世界的关注。唐代城市建筑具备世界领先的水平,“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更是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真实写照。

4、教育性

情感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 诗词音律优美,学生普遍喜爱, 正是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和厌恶假恶丑等情感因素的催化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这里不设问,只让学生体会安史之乱期间颠沛流离的百姓生活。“剑外忽传收蓟北,……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绘了惊闻“安史之乱”被平定,唐军收复了河南河北的捷报后的悲喜交集、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心情,一改以往的颓丧心态,激情如春雷乍响,惊喜的洪流喷涌而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给北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以及给人民造成的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深刻揭示了人民对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热烈向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诗句,让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动。人生有死,可死的意义却全然不同。文天祥要让自己的忠于国家的赤诚之心永流千古。再比如谭嗣同的“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能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严重危机。讲述全国人民声讨“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时,引用何香凝的《为中日战争赠蒋介石及中国军人以女服有感而作》:“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无不被何香凝的爱国情怀所感染、所打动。

总而言之,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这些古代诗词有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经久不衰。适当地将诗词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以期自身的优点和特点可以更好地改进历史教学,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阳谷, 陈风. 中学历史教育文萃 [M ].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6.

[2]邢德宇.古诗词在中学历史“神入”教学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3]张全友.诗词歌曲与中学历史教学[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4]张海燕.浅谈古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今日中国论坛,2013(10):150-151.

猜你喜欢

诗词历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历史
诗词之页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