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实施的策略
2019-10-21符仕权
符仕权
摘 要: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青少年学习和发展一直都是国家重视和培养的基础,而小学这一阶段又是学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它是一幢楼房的地基,它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发展走向。在小学六年级这一年中,是转折点,也是延伸点。在这期间,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可能会有很多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问题就应该是最应该思考的。它直接决定了学生吸收程度的多少,良好的教学实施可以起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就是针对小学六年级数学如何解决问题进行教学,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
大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心智不定,缺乏方法和学习技巧,所以在这一过程老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是值得研究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如何进行教课和回答问题,不能完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有些学生提出数学方面的问题,如果老师只是死板教课,学生吸收的知识可能只有一小半,并且效果也不会太好。学生的记忆都存在周期性,可能在没有巩固的时候有些知识就被淡忘了。这样解决问题无疑是错误的,并且还存在浪费时间,没有更有效地利用时间等问题,所以教师应该适当调整策略。
一、合理解决问题教学实施的重要性
对那些被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在这一方面,老师如果调整好教授的策略和方法,可能会使学生潜意识当中对数学知识点有一定的记忆稳定性,使知识储备更加丰富,还可能会改变学生固有的思维,养成良好的习惯,或者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对学习数学有良好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对于合理解决问题而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非常重要。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对于长方体特征的描述,长方体为六个面,至少四个面是长方形,有八个顶点和十二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些都是长方体的一些自身特征,如果学生对于这一内容的理解有疑问或者想要提出问题,老师在教学中可能会拿一些东西举例子。这样可能会起一些效果,但是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可能就会对长方体有一些新的认识。并且老师应该学会循循善诱,而不是直接说出长方体的特征,而是让学生们自己总结[1]。
二、教师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策略
(一)实行画图教学策略
在小学学习中,应该学习和實践相结合。在学习数学这类比较抽象的知识时更应该找到自己学习的方法,而画图是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成具体化,可以过渡抽象的数学思维。由于是小学六年级阶段,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画图,通过直观进行观察,自己能总结一些规律,找到自己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可以画线段图研究追及问题,画集合图或者立体图都可以让学生立体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二)实行结合生活实际教学策略
在学习和生活中,两者并不是分离,没有关联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在结合生活实际中学会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多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同样也需要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并且可以在观察中发现数学的奥妙。 例如对于分数除法知识的学习中,分数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分数乘除或者连除要学会从左向右进行依次计算,但一般是遇到除以一个数,把它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这个知识点要是只是死记硬背的话,可能学生会对这个知识点抱有一些疑问。可以以一些生活中的时间举例子,比如爸爸在家时间是三小时,玩手机的时间是在家时间的三分之一,这样可能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
(三)实行猜测验证教学策略
老师可以考虑让学生自己思考进行验证的方法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大胆进行假设,然后验证对错。这样会让学生对知识点记得非常扎实和牢固,也会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具有数学的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苏教版的六年级数学教材中提到对于体积概念和计算的概括。体积被称为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容器所能容纳其他物体的体积叫做容积。这些固定的知识点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对长方体的长宽高进行测量。然后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具体知识提出一些学生自己所理解的体积公式,对于猜测一个一个地进行验证。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起到一些简单的引导作用[2]。
三、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主要针对数学这一学科来说,相较于其他学科可能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学生的问题相对也会比较多。在这一过程中只要对一些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实施一些符合小学生六年级的年龄心理的方法和技巧,这样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效果。如果在学习的同时把对于问题的理解融入教学中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中有很多的方法,除了画图法、结合生活实际法和猜测验证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些类似推理法和倒推等方法,这些对于解决数学问题也是非常有用的。
参考文献:
[1] 谢福金. 浅谈小学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实施的策略[J]. 东西南北:教育,2018(1):263-263.
[2] 张思林,刘重威. 数学教学中归纳能力的培养——浅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的策略[J]. 小学教学研究,2011(2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