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2019-10-21吴丽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情感教育新课改

吴丽英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发挥重要作用,积极组织情感训练,能够去除他们抵触学习的情绪和认知上的顾虑,并在良好的课堂氛围里加强沟通与交流,最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情感教育越真实,学生态度越端正,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改善弊端现状,可以优化互动效果,这样,初中生内在潜能被挖掘出来,將来就有机会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新生活。本文特意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教育;对策研究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情感教育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师们。语文教材中本就存在着很多感性因素,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求知欲,引领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成为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通过联系情感教育,在教学步骤的简化、教学内容的补充、教学方向的调整上下足功夫,学生主动参与了语文知识的探究性学习,真正爱上语文课程指日可待。下面,笔者简单阐述几点不同的看法。

一、做好情感素材设计导入

情感教育被精心设计后,导人效果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教师情感的渗透符合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和谐互动关系的形成及后续实践计划的具体执行。我们教师应该放弃“灌输指导”,避免情感教育的随意性,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语文的教学特征进行导人策略的有效实施,更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1]。如讲《出师表》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进行课堂的导入时,既可以借助一些趣味性的视频资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通过陆游写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对诸葛亮运筹帷幄、鞠躬尽瘁、忧国忧民等优秀品质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更好地体验文章中语重心长的话语、真挚感人的情感,实现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用多媒体构建文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情境。如《济南的春天》《紫藤萝瀑布》等文章,作者的情感都是在相应的情境下产生的。故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文学情境的构建,为情感教育奠定氛围基础,进而使情感教育发挥最佳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利用其多元化且丰富的表现手段,制造近乎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给予学生身置其中的绝妙感受。需要注意的是,情境构建要在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实施。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有关紫藤萝的相关视频内容。了解紫藤萝的模样和特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紫藤萝,感受到大片紫藤萝的美丽。同时,辅以欢快轻松的音乐。给予学生近乎真实的感受。在情境氛围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更加敏锐,体会到的情感更细腻。

三、创设氛围呼唤学生情感

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增强艺术效果。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人情境,有助于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如有教师教学《生命的意义》一课时,先介绍俄国思想家、哲学家别尔嘉耶夫的一段话:“只有死亡的事实才能深刻地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这个世界上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只是因为有死亡。假如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此时,学生沉寂。接着,教师讲述了一段故事:1999年10月3日,本该愉快的假日里,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在高高的缆车放飞他们的欢笑,欣赏着被枫叶染红的峡谷美景。就在这时,缆车忽然间离开了缆绳,急速地坠落。十几条鲜活的生命一瞬间就要消失了。就在缆车坠地的那一瞬间,父母用双手奋力托起了年仅2岁的孩子。父母双双遇难了,而他们却用双手托起了孩子的重生。这个孩子叫潘子浩。此时,多媒体播放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屏幕显示歌词和FIASH动画。听歌曲时,许多学生都在啜泣。然后,在音乐声中,教师开始提问:“这是个近乎残酷的换位体验,假如你是潘子浩,在父母为你托起了这第二次生命后,你对生命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请你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开头,说说人生目标与生活方式。”这位教师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充分展示文字艺术的魅力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在情感上创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进人其中,从而揭示情景中的寓意。

四、积极评价激发内在动机

积极的情感体验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如在课堂上,凭我的观察和学生的表现,我鼓励不太说话的学生认真地读课文,然后加以表扬;点比较内向的学生回答讨论的题目,并加以肯定性的评价;激励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继续探索,加以赞许的表扬,效果都很明显。课堂上积极参与的学生适当地给以平时成绩加分的奖励,学生都比较积极,也很乐意。因此,积极性评价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了自信心,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结束语:

总之,虽然开展语文情感教育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必然要求,但它实实在在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一定要坚持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重视各个情感因素,让学生在初中生活中能够获得健康全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志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的情感教育[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5)44-45.

[2]杨柳.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方式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0)330-331.

[3]韩凤臣.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学周刊,2018(24)155-156.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情感教育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