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加美丽乡村”让村小的明天更美好

2019-10-21姚桂坤

新智慧·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网络

姚桂坤

【摘 要】自“班班通”计划推行以来,学生和教师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了解到外面的世界,获得丰富的知识。显而易见,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农村小学的教育发展变得更加迅速,因此值得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的借鉴。

【关键词】美丽乡村;公益课堂;网络

2019年3月6日,笔者带领孩子们开始在“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中上课。本学期笔者带领学生共完成彩虹花低段和高段晨读课程26节,在“互加鱼塘”课程中共完成26次打卡,获得精选打卡22次,被点赞754个,评分115分。3月26日笔者又带领学生参与了夏加儿美术(五、六年级)课程学习,共上课11节,在“互加鱼塘”课程中完成11次打卡,获得精选打卡7次,被点赞291个,评分49分。三月、四月、五月,笔者被评为“互加美丽乡村优秀助学老师”。从三月份开始,笔者被“互加计划通化县空间站”评为优秀打卡老师和简书作者,有幸参加了第二场直播分享会,代表彩虹花晨读老师做经验介绍,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共撰写与“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相关的简书23篇,大约两万多字,分别投稿到彩虹花专题和夏加儿美术专题,吉林通化县网络简书专题,并且全部被收录到相应的专题。共指导学生精美的诗配画作品175份,夏加儿美术作品77份,虽然笔者参与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个多月,但取得的成绩却是可喜的。

笔者的学校地处偏远,网络课程的开通,让孩子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有机会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让这所珍珠大的学校走出大山,走向了全国,孩子们的童年变得多姿多彩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学校的教育教学更加完善

笔者所在的学校有三名教师,平均年龄52岁。三个年级,分别是一、二年级各一名教师,而一个复式班由一名女教师任教。六年级七名学生,由笔者来教,学生少,教师也紧缺。“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给村小带來了福祉,我们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以前的体、音、美等课程,我们根本不能正规上,学生各方面能力很难得到培养。但是现在,孩子们也能参与到网师的课堂,享受最好的教育,这可真是均衡发展,一个都不能少。从三月到五月,笔者所在的学校先后被吉林省通化县评为优秀村小。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作为一名年过半百的教师,离退休屈指可数,岁月已经消磨了工作热情,得过且过的想法潜滋暗长。自从本学期参与了网络公益课堂,让笔者又焕发了第二青春,小六毕业班的升学压力也没有阻挡笔者前进的脚步,信息技术薄弱,笔者就虚心请教,甚至不耻下问,拜学生为师,很快掌握了操作流程。每天满脑子都是怎样带领学生上好课,怎样指导好诗配画和夏加儿美术作品,如何做到每次打卡都是优秀。现在写起文章来一点儿都不发愁,随时记录自己在上课中的所做、所思、所感和学生的表现。在笔者的影响下,我们学校的另一名班主任也积极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被评为优秀打卡教师,经常被领导表扬,并且号召其他老师向她学习。我们两个的所有打卡记录,学生的诗配画和夏加儿美术作品,还被拿到通化县富江乡学校做展览,并作经验介绍,使我乡教师对这项工作提高了认识,积极参与其中。在不耽误正常授课的情况下,每周我们坚持打卡三次,都是在晚上完成的,有时写到10多点钟,虽然很累,但内心是充实的、快乐的,有一种风雨过后见彩虹的感觉。“互加计划”让我们有了一颗年轻的心,一颗上进的心,一颗永不服输的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笔者人生的奋斗目标。

三、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培养

刚开始,孩子们不会朗诵古诗,也不知如何配画,觉得太难了。在老师的带领和引导下,孩子们爱上了彩虹花晨读,已经当成了一种习惯,少上一次都觉得遗憾。诵读激发了孩子们的激情,提升其其自信心,反复诵读增加了他们的胆量,使孩子们变得大气、大方;诵读培养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提高其语文成绩;诵读把文字变成了声音,并且伴之以节奏、韵律、形象、情感,产生一种美的艺术体验。孩子们通过诵读古诗,继承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经典永流传,这也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夏加儿美术的学习,让孩子们学会了画画,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自己的巧手和五彩的画笔就能描绘出美好的生活。一周一次的夏加儿美术成了孩子们的最爱,他们在期待和兴奋中上了一课又一课,收获了知识和快乐,陶冶了情操,得到了美的享受,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放飞自我,过一个多彩童年。笔者指导的美术作品《地球童构——未来的家园》入围了“美丽地球村001号仓,太空船票,美丽村小——南京行知基地”榜单,孩子们非常高兴,带着激动的心情,满怀信心地准备参赛作品,争取拿到一张珍贵的太空船票,实现遨游太空的梦想。

村小和互联网的完美结合,让乡村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公平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把村小变成小而美、小而优的学校,在浩瀚的银河中也是一颗闪亮的星星。

参考文献:

[1]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1).

[2]邬日娜.助力学校发展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8(16).

[3]刘阳春,臧淑霞.浅谈乡村教育的认识与现状[J].现代职业教育,2017(09):178.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网络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