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三月三”对外传播的英译原则
2019-10-21苏道佳
摘 要:本文借助传播学理论,以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民俗资料英译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和传播特性,从一个全新和动态的视角探讨广西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史料的英译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广西;壮族;“三月三”;英译
一、引言
中国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除春节之外的又一个盛大节日,尤以广西壮族为代表。2014年,广西壮族“三月三”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国特色再次引起世界惊叹。因地制宜、丰富多彩、淳朴自发、自得其乐的“三月三”活动也将广西壮族及中华民族的历史轨迹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
广西壮族以善于唱歌为著称。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活动或歌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为最隆重。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三月三, 壮乡民众都会染彩色蛋, 做五色糯米饭, 参加唱歌圩,举办赛龙舟、抛绣球、竹竿舞等民俗活动。
1999年,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来,广西壮族民歌引起了全球各地人民的密切关注,许多外国友人云集广西地区开展世界各地民歌联合汇演工作,让广西当地的壮族民歌文化成为了世界民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壮族三月三的民俗在广西各地《府志》、《县志》、《风俗志》中早已记载,古代文人的诗词笔记中也略有描述。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国内学者就开展了壮族三月三文化的研究,他们主要聚焦于对三月三节日的历史性描述和评价对该时期某一具体文化领域的研究、以及各地文化人对壮族三月三民歌文化的贡献等。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国内学者基本倾向于这一特殊节日文化现象的“对内” 研究, 而对 “对外传播”关注甚少。本文借助传播学理论,以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为例,分析民俗资料英译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和传播特性,从一个全新和动态的视角探讨广西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史料的英译原则和方法。
二、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对外传播的特性
英语中的传播一词communication是指“通过说、写或者运用其它媒介进行信息的传递或交流”。从词义上来看,它强调的是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交互和地位的平等;另一方面它还强调了“信息共享”这个过程。因此,传播学研究的就是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董璐,2008:15 )。对外传播的主体涉及到不同民族或国家,是一种把本国政治、经济、 文化等信息传达给国际社会的跨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传播主体选择的语言符号系统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文化换码。 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展示了广西壮族人民聪明、 智慧和勤劳的传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广西壮族“三月三”民歌文化与时俱进的更新与涌现,将广西壮族三月三历史和文化向西方社会传播体现了民族意识和全球意识的有机结合。2014年,广西壮族“三月三”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国特色再次引起世界惊叹。广西壮族“三月三”是廣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三,壮乡民众都会染彩色蛋, 做五色糯米饭, 参加唱歌圩、赛龙舟、抛绣球、竹竿舞等民俗活动, 因此在众多系列民俗活动的语境之下进行这段史料的跨文化和跨语言传播有其自身的特性。
1、准确性
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内容不能带有官方色彩或者本国的意识形态,而是反映一种普世价值和和谐世界的愿望,正如沈苏儒 (2004) 所提出的,对外传播要 “内外有别”、“用事实说话”。其次,语言上表现为准确、得体。这一点与跨文化传播的英译息息相关, 也就是要保证译文在语法、语义、文化等方面的准确得体。 例如广西壮族“三月三”由来与习俗、广西壮族“三月三”期间创办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与民歌作品、进行的歌会和民歌大赛等,其译文都应该做到准确无误且符合国际社会读者的认知和接受度,这样才能将跨文化的信息有效地传播出去。
2、针对性
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的对外传播对象主要包括欧美等国的读者和亚洲各国的读者。 霍尔将文化语境分为高语境与低语境,认为中国的文化形态属于高语境文化,即语言意义相对模糊;而欧美等国的文化形态属于低文化语境,即语言本身就能较清晰地表明其意义。所以,针对欧美等国的受众,传播内容不宜太过含蓄,要简单明了,对于广西壮族首府南宁成为“两会一节”中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城市也不宜过于渲染, 以避逢迎之嫌。
3、目的性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 对广西壮族“三月三”习俗文化这一信息的处理和传递并不是信息传播过程的终点,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外国读者接受和认可这一信息,让他们置身于广西壮族“三月三”习俗语境中,引起他们心中对于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的共鸣,从而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当然,向世界传播这个节日的习俗和文化还有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这是客观存在的。讲求民俗文化传播不是单纯的英译,传播广西壮族“三月习俗文化是在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让世界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习俗。
三、广西壮族“三月三”习俗文化对外传播的英译原则
1、把握信息传递的可信度
广西壮族“三月三”习俗文化英译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是一种信息性翻译而非艺术性翻译,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做到准确、恰如其分。
第一,准确朴直的原则。 “准确” 是指译者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再将原文的信息忠实、准确地表达出来。广西壮族“三月三”习俗文化中有大量颇具中国特色的词汇, 如果将原文逐字逐句地转换成英文肯定会阻碍交流。因此,在英译过程中对于冗余信息 (redundancy)的把握就十分关键,需要增加的时候就应该增加。例如,在翻译“2014年,“壮族三月三”成为法定假日。同年,“壮族三月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句话时,“壮族三月三”不能译成“Zhuang national March three”,而是译成“Zhuang March three festival”,“法定假日”译成“legal holiday for Guangxi”, 把该民俗节日的基本信息补充完整,因为该法定假日在全中国仅仅是广西地区所拥有,而不是全中国各地区都享有,让外国读者对其有所了解。另外,这句话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属于特色词汇,如果直译成“non-cultural heritage”外国读者很难领会其内涵,应译为“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因此在翻译这类词汇时可以选择“音译加注释” 或 “直译加注释” 的方法。
第二,恰如其分的原则。在英译过程中尽可能充分地传递中文文本的信息,对于原文中模糊的语义或政治文化背景予以补充,使译文更符合外国读者的心理期望和认知水平。例如, “壮族三月三”,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从古代的上巳节纪念黄帝到民间祭祖,从壮族悠远的赶歌圩到踏春游,揣着一份敬孝,怀着一份美好。”这句话中, “赶歌圩”实际上并不是指一个“圩镇”,而是广西壮族三月三期间民歌对唱的一个交流活动,如果不用加注释的方法把“folk song fair during Zhuang national March three festival”这些背景知识补充进来就会造成外国读者的误解。“民间祭祖”更是独具中国特色,如果逐字译成“Folk worship”难免会让外国读者感到一头雾水,所以最好用释译的方法,直接把“民间祭祖”这个活动的真正含义用英文译出,应译成“sweep a grave”。
从上例可以看出, 在翻译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时需要作恰当增减,只有信息量适度,外国读者才能充分、准确地理解原文。
2.把握信息传递的效度
信息传递的效度就是着眼于传播效果,讲求读者的反应,即英译的译介材料要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第一,可读性原则。译者不仅要从字词句这些语言的表层结构着手,做到简洁易懂,尽量少用形容词,长句和复合句,从历史、文化、民俗等语言的深层结构进行明晰化。例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很熟悉,但是国外的读者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这个“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内涵,因此需要进行语言层面的明晰化;另外,目前国内对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译法也不一,建议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译成“Nanning Folk Songs Festival”。
第二,可接受性原则。译者不仅要让外国读者在语言上接受译文,更要让他们形成文化认同,对于汉语中惯用的形容词、修饰语在不影响意义的情况下可以删除或简化。例如,“五色糯米饭是广西壮乡人们在三月三这天祭祖中必不可少的祭品。”,此句可译为“Colored sticky rice is the Guangxi people indispensable on March three that day sweep a grave of sacrifice.”。像“五色”、“壮乡”这样的词在英译时都可以删去。
四、 结语
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在世界民俗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西举办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活动也具有国际性。文章以此为例探讨广西壮族“三月三”习俗文化的对外传播和英译难免还有其局限之处。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无论是哪种英译原则对于民俗文化翻译来说都不是唯一的或放之四海皆准的,关键是要把握传播内容的有效传递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Wilss, W.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 沈苏儒. 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3] 吳瑛. 文化对外传播: 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董璐. 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 吕俊. 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J]. 外国语,1997(2):39-44
作者简介:苏道佳(1981-),男,南宁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民俗文化的对外英译研究。
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提升中青年教师科研项目研究课题 《广西壮族“三月三”对外传播英译的动态研究》,(编号:KY2016LX586 )本论文是该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