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坚持
2019-10-21吕蕙晴
吕蕙晴
天空仿佛被冻结成一块,灰蒙蒙地笼罩着大地,泛出一层昏白的光。数不清的雨线如针一般,穿透灰暗的云层,刺向大地。转眼,雨落在地上,变成了一朵朵晶莹的水花。狂风开始呼啸,寒意不断袭来,如猛兽般扑向我们。我感到体力在不断下降,几近极限……
我们正在进行的,是学校组织的一项极富挑战性的活动——拉练。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长距离步行跋涉。徒步20公里,对很少锻炼的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一大早,我们背着双肩包在操场集合后,1000多人组成的“大军”,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走出校门,我看到柳树刚抽出的新芽,整齐地挂在棕色的枝条上。它们迎风飞舞,像是在和我们招手。路旁不知名的野花轻轻摇曳着,小小的花苞吐出一条条紫色的蕊,像是在预祝我们成功归来。尖尖的小草也迫不及待地从土里探出头,想见见“大军”的浩荡声势。同学们排成两行队伍,并列走在人行道上。大家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似乎正在进行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
不知过了多久,天竟渐渐下起了小雨。雨虽然不大,但寒风刺骨,吹得人直哆嗦。我们赶紧穿上雨衣,并加快脚步。可不一会儿,雨越下越大,我们的腿越走越沉。刚出发时的那股子兴奋劲儿已经荡然无存,畏难情绪开始在行军队伍中蔓延……
终于听到了“休息”的口令,同学们长吁一口气,停了下来。我整理了一下着装,喝了点水,总算感觉体力恢复了些。可正在这时,“噩耗”传来——我们才走了拉练总路程的五分之一。我的心情立马又低落下去。此时,身边的同学们也開始发起了牢骚——有说要返校的,有说要包车前往的,有说要父母开车来接的……但说归说,休息一段时间后,大家还是整理好行装再次出发了。
雨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懊恼而放缓,反倒更加猖狂。豆大的雨珠“哗哗”地打着我们的雨衣,溅到我们脸上或钻进我们脖子里,就连鞋子也都被浸湿了。人群里,竟有人哭了起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忽然,队伍中不知是谁念起了诗篇《长征》。当年红军万里长征,在前有伏兵、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他们爬雪山、过草地,尽管条件艰苦,也从未有过怨言。相较而言,我们现在的情况要好多了。
想到这,我心里不由滋生出一股强大的力量。我咬紧牙关,迈着沉重的步子继续艰难前行。我看到,路旁油菜花田中,绿色和黄色交织在一起,蒙蒙细雨下,一株株油菜花傲然挺立,毅然接受着风雨的考验与洗礼。
我们就这样迎着风雨一路艰辛行走。从学校出发到达目的地,又从目的地返回学校。也不知走了多久、多远,我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似的,举步维艰。“坚持,坚持,再坚持!”我在内心深处呐喊。慢慢地,“坚持”变成了一种信念,支撑我继续向前走。
“到学校啦!”耳边传来同伴惊喜的叫声。我猛地抬头,看到了队伍最前面那面被雨水淋湿的五星红旗,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我真的做到了!风雨力度不减,可此时,我觉得无比温暖。
编辑絮语
本文第一段十分精彩——从环境描写入手,运用色彩描写,如“灰蒙蒙”“昏白”“灰暗”等词语;动态描写,如“冻结”“笼罩”“穿透”“刺”“袭来”“扑向”等词语,营造了一个压抑、紧张的气氛,以环境的恶劣烘托出“我”当时的辛苦。这些细腻的环境描写仿若一个个特写镜头,由远至近推入,画面感、现场感十足。
除了第一段以外,作者还在文中多处运用了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都与“我”当时的心情相结合,并随之不断变化。这样的描写不仅烘托了气氛,还使得文章的情节变得更加紧凑、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