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9-10-21曾晓丽
曾晓丽
中职院校与普通中学不同,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这一特点使得中职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时间能力的培养,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而繁重的学业,加之中考过后的失落感以及即将踏入社会的迷茫,使得中职院校的学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在中职课堂教学中适度、合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则显得十分必要。如此一来,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代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发展,其中,“德”是基础。但如今的现实状况是,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尤其是在中职院校当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正逐渐成为新的社会问题。此时,在中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则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难题,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推动学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1 中职课堂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 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不可否认,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选择进入中职院校,是他们在中考失利之后,不得已为自己选择的一条出路。因此,在外界看来,他们大多是“差生”的代名词。社会舆论的引导,潜移默化的,这些学生也会把自己归为“失败者”中的一员,对自己缺乏信心,并且常常容易自卑,性格可能会变得孤僻,不知如何与他人很好地相处。再加上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宠溺,无法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很好的规划,在年龄上又处于“叛逆期”,种种原因错综复杂,使得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走向极端,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1.2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太重视
中职院校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这一特点使得中职院校在课程的安排设置上更加注重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较为忽视,不太关注,就算有些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数也只是流于形式,大多数心理咨询室都只成为摆设,无人问津,浪费资源,难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发挥的作用。而很多中职院校甚至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心理咨询渠道,导致学生心理问题不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量变形成质变,学生的情绪便会在一定的条件下爆发,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业,甚至出现学校与教师无法预知的危险的情形。
1.3 社会环境中存在一些不良因素
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在生活中的使用,使得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可以接触到的信息面也越来越广,尤其是中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接触社会的机会比普通院校的学生更多,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他们对于事物是非黑白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很容易受到社会环境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例如不良的知识与信息,他人的诱惑,以及社会上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的一种偏见,久而久之,会在他们的心理上形成强烈的冲击,稍有不慎,便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发生我们无法预知的危险的情况。
2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的行为举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教师的行为举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发挥良好的榜样的作用。在课堂内容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差生,都不对学生带有有色的眼光,经常鼓励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获得成功体验。当学生无法回答问题时,不苛责,不讥讽,而是去鼓励、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进行实践操作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害怕失败,帮助学生在失败中成长,获得成功体验,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2.2 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扮演者许多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领路人。除去家长之外,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情绪,及时发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进行恰当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具备耐心、爱心,循循善诱,使学生明白道理,为学生出谋划策,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以最好的状态进入学习,及时发现学生潜在的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是会有一些调皮的孩子,教师应当将他们列为重点观察的对象,定期与他们谈心,对他们的想法有一定的了解,才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着重关注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及时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并进行疏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3 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
教学活动不仅仅只是课内的教学,还包含课外实践活动,课上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得有用的知识,但课外的活动,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需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不仅可以愉悦身心,也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品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因此,除了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还应当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不仅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应当关注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开展兴趣小组,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课外探索,并且以兴趣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合作,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放松身心,获得有益的情感体验,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团结合作……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还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3 小结
中职院校的学生相较于普通院校的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更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困扰,因此,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必须引起学校各部门以及所有教师的重视,并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干预,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学校应当开設一定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聘请专业的教师,开设心理咨询渠道,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以及情绪,当学生遇到困扰时,耐心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镇宁自治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