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管理现状及网络化安全管理措施探析
2019-10-21唐晓玲宗思韬
唐晓玲 宗思韬
随着各个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其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校园作为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其安全管理直接关系着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而事实上校园安全管理并不理想,这就威胁到校园环境的和谐与稳定,尤其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这为校园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此,需要加强对校园安全管理与网络化安全管理的研究,进而为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提供一定借鉴。
1 校园安全管理现状
1.1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就当前来看,大部分学校领导对安全管理的重视不够,虽然学校设置了安全保卫管理部门,但其并没有起到真正的安全管理的作用,一方面是由于安全保卫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其对安全管理意识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资金限制,安全保卫管理部门得不到理想的报酬,致使其工作效率不高。除此之外,在安全管理中不仅需要人力资源,同时还需要技术的支持,这就运用到电子监控技术,而由于资金问题,学校只是安装几个电子监控点,而并做不到每个角落均被监控,况且有些学校没有及时对电子监控设备进行保养与维修,导致电子监控失去监控的实际作用。
1.2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校园安全管理是校園管理的一部分,但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各个学校由于受到外界环境与自身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大多数学校在管理上更注重教学管理,而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即使一些学校建立了相关的安全管理体制,但在实施过程中并不严格按照相关体制规定进行管理,导致管理体制流于形式,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无法及时解决,从而失去构建安全管理体制的真正意义。除此之外,学校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能不够明确,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各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导致安全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致使安全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1.3安保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当前学校中的安保队伍主要是由退休工人、下岗工人、近郊务农人员等组成,他们大部分人员年龄较高且学历水平较低,这就直接导致其素质水平较低。此外,由于学校缺乏对安全管理的重视,致使学校没有定期对安保人员进行岗前与工作过程中的培训,使安保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而且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安保人员对自身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对自身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明确的规划,使他们在工作中经常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此外,由于安保工作本身缺乏一定的技术含量,导致安保工作薪资待遇较低,使得安保人员的流失率较高,安保队伍组建得不到保障。
2 校园网络化安全管理措施
2.1全面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意识
各学校在进行校园网络化安全管理中首先应当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管理意识,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加强对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视,只有学校领导意识到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才能积极采取措施来全面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管理意识。为此,需要加强对师生安全运用网络的培训,定期开展安全使用网络的教育活动,并采取一定的对策使得每个师生积极参与进去,不断提升师生网络安全管理知识与技能,从而帮助师生全面认识到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逐步提升自身的网络安全管理意识。
2.2加强校园内部网络监管
在网络安全管理上不仅需要对师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还需要加强对校园内部网络的监管,学校应当交由专门人员对校园内部网络进行定期筛查,确保校园内部网络的安全。学校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校园网对学生的账号登录系统进行地址追踪,对于出现恶意攻击校园网站的现象进行一定的处罚,同时在校园网站上安装校园账号恶意攻击监测系统,从而使校园网络得到实时监控,确保校园网络的安全,切实达到对校园内部网络的监管。
2.3加强校园网络安全使用的技术保障
校园网络在使用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一旦有病毒入侵就会造成网络安全事故,为此,学校在进行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校园网络安全使用技术的保障。一方面,学校在网络安全管理中要求师生在使用校园网络时使用密码进行验证,并积极建设校园网络防火墙,从而为校园网络使用提供安全的环境。另一方面,学校需要不断提高校园网络安全加密技术与入侵检测技术,一旦出现病毒入侵应当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对校园网络安全全方位的监管。
2.4积极建设校园网络安全管理队伍
学校在网络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建设校园网络安全管理队伍,进而有效保障网络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在建设队伍中需要积极引进高技术含量的管理人员,从而提高网络安全管理的效率,并且学校网络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与意识,从而建立高质量的管理队伍,进而最大化的实现对校园网络化安全管理的效果。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网络化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然走进学校,学校网络安全成为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给师生营造一种较为安全的环境就需要加强对校园网络安全的管理,不断强化网络安全管理意识,积极建设管理队伍,并加强校园内部网络监管与使用技术保障,从而切实保证校园网络环境的安全。
(作者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