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21何淼淼
何淼淼
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已成为高中阶段课程内容之一。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课堂关注程度、活动的参与度以及内化思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接受程度基本符合预期构思,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达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当代高中生心理现状概述
由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准则心理健康教育》指出:小学和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和心理扩展的开发和发展社会经验和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时,他们会遇到在学习生活、自我认识、调整情绪、人际交往上的问题。因此各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进行,这是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以及相关的心理学课程已在许多学校所设立。但在教学实施上,基本上都是采用教学黑板方法和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这几乎是不可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迫切且具有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使用教育方法,以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己的个性,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并探索其心理潜能,最大限度地促使他们的自我实现。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美国,经过长期的发展,在美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完成,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系统。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开发较早。课程体系是比较完善的,且功能明确,其特性相对自由和开放。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方法方面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点。心理健康教师的资格要求也严格,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更适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课程建设是相对成熟的,专业化水平高,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同时也充分运用了外部资源,系统地纳入课程。
2 多媒体教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引进或创建一个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和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某种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得以优化、发展的教学方法等,如认知水平,智力状态和情绪状态。
在70年代末,多媒体教学开始出现在中国。我第一次提到的多媒体教学是李吉林。她开始探索并在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当时有关中国教学理论结合实践多媒体教学。在她的观点中,李吉林已全面讨论了其特点、理论基础、内部机制和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操作。在中国,多媒体教学已被提出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近40年。多媒体教学已逐步完善了理论体系和系统的经验,并广泛应用于许多课程的教学过程。由此不难发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有多媒体教学的概念,这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引导。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逐渐发展起来。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以前的单个学生逐渐面向全体学生。最初以大型的讲座课程为主,主要为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后来活动型课程模式逐渐兴起。其次是经验取向课程,主旨是让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这类课程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再者是问题取向课程,把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强调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将多媒体运用到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课题以及实践思路。
3 多媒体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到学科教学,它不仅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工具、新的教室,也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现代化的学习方法,并强调与传统学习方法的优点有机结合,实现教育的多个目标。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有以下特点:
(1)教学资源是生动多样,学生的高度课堂输入是可选的。在多媒体教学方面提供的教学资源是丰富多样的,他们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在同一时间呈现。例如,创建一个教学情境的时候,播放音乐、以烘托气氛的图片,还可以插入动画、描述文字时显示的立体图像,从而使学生的感官得到多角度的刺激,可以使学生高度参与课堂教学。
(2)通过多媒体的情景教学,采用图片、音乐、表演等,或使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嵌入教学内容到对应的情况。这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学生的真实感受。当学生进入这样的教学情境,他们将被多媒体内容所吸引,形成了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倾向,然后全面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知识是学习者在有意义构建的方式学习,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输入、存储和提取信息,这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互动。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注重在原有基础上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来建构知识。多媒体情景教学是对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技术支持。
(3)模拟或创设的真实情境,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的运用,为学生还原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或者虚拟未来可能的真实情境,力图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然后将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真实相沟通、相融合,让学生在这样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和领悟,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心灵的成长。
4 多媒体多媒体教学应用的理论依据
通过大量研读相关文献并结合所学所思,我认为多媒体教学应用与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1)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人的主观努力,一个人的现有知识和认知结构的水平也有影响。学习最好的动机是知识本身的利益,而不是外部刺激,如有益的竞争。他强调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刺激和带动动机学习新知识。多媒体情景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调整教学模式的认知,从而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学习的过程总是与它所处一定的“情况”有关。在相应的范围内学习,学习者可以使用其原有认知结构的相关经验,构建当前正在学到的新知识。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和经验的积极建设者,将知识在有意义构建的方式中得以学习。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注重如何利用原有经验和心理的知识。
(3)经验之塔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的,这是一种视听教育理论。戴尔认为,视听媒体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另类的体验”。这种学习内容,其主要是通过视觉符号呈现,可为学生提供比语言描述更具体的和可以理解的学习经验,以弥补学生的直接经验不足,这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的观点是一致的。这些理论构成了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强大理论基础。
5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指导
(1)教学内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不能滥用多媒体,也不能依赖多媒体,甚至课堂教学上仅仅是由多媒体课件实现,这会阻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背离了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体验和感受的过程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类有很多问题要解决,理念上的转变和思维的刺激学生在参与、体验、感悟的过程中慢慢地收购和共享。而这些收益具有非常不稳定的特性,有时略显稚嫩,有时超出了成人的期望,有时并不全面,但这些是最宝贵的。但是,有时多媒体不能及时处理,这使得教师无法控制的那一刻教室里的情况。如果情况是被迫继续在预先设定的情况下,它会破坏学生的创新性和探索性的思维,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积累经验,善于抓住课堂的节奏,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基于现实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技术手段辅助的多媒体应用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方式。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能追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忽视情境创设的真正目标。各种华丽的多媒体手段,并不一定能够促进课堂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设计的时候,并不是注重精湛的技术手段,教师应更注重的是情境的设立以及是否适合课堂学习,否则将会使教学内容变得非常牵强,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