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村民主体需求的移动智慧乡村服务APP界面与架构设计研究

2019-10-21张莹汪海波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村民智慧旅游

张莹 汪海波

本文从村民主体需求入手,应用综合分析法和APP界面交互设计,探讨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设计以村民主体需求的移动智慧乡村服务APP的意义,通过该APP,完善农产品电商服务系统,增强农家乐实体发展特色,实现“智慧旅游”的智慧模式。

引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并发表“全媒体理念”,即“必须跟紧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阅读习惯,使信息传播由传统单向输出转变为双向互动,人们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获取参与其中。随着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普及,手机比电脑更能得到群众的热爱,除了功能全面,还易于携带,手机APP应用程序的质量与数量由此得到飞速增长。这些APP应用程序中有支付、学习、办公、购物、出行、美食等,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模式和工作方式。

一、移动智慧乡村服务APP中国市场的现状

智慧旅游这一全新命题的兴起,深度激发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活力,是以融合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以游客与旅行过程互动体验为中心的,借助便捷的终端上网设备实现的全新旅游形态。但作为智慧旅游参与及服务者的村民群体,在智慧旅游中较少体现他们的需求,村民与游客互动平台互动较少。现在存在于市场开发的移动端智慧乡村服务APP仅有两类。第一类,面向省内大部分乡镇的村民提供基本信息互动平台,以发布政府部门关于农业政策和少量电商入驻为主,但使用率不高,信息更新较慢,部分窗口平台没有提供相应信息,主体内容过于空泛,拓展链接较少,村民与网络信息互动程度不高。第二类,村民与游客在电商平台的互动,主要关注于农产品的宣传和销售,与淘宝店铺性质一致,虽然以绿色、健康、纯天然农产品作为宣传主题,但对于当地乡村的特色主题、风俗习惯没有过多赘述,农产品特色不明显、美丽乡村口号过于空洞。

二、移动智慧乡村服务APP发展瓶颈

移动智慧乡村服务APP发展的瓶颈主要源于3个方面:村民的文化层次、信息需求和认知能力相对特殊。

(一)文化层次

根据《2015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村民的学历普遍偏低,个体的认知能力与其所受教育水平呈正比,即个体文化程度越高,认知能力越好,反之则会影响认知能力的发展,所以村民不能快速有效地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也不能通过网络平台满足自身需求,因此,在信息知识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村民的文化层次。

(二)信息需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信息产生、信息的内容方式以及信息传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了信息生产者,且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与发展,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通过网络途径大量涌入,对农民的信息需求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村民需要通过有效稳定的途径及时接收信息,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三)认知能力

受自身文化程度水平約束、认知能力限制,村民并不能完全将客观信息转化被认知的信息,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村民可能会因为自身的表达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导致无法获取有效信息满足自身需求。因此,村民的认知能力影响还会受到外部环境以及目标信息设计是否有效、可用、易用等因素影响。

三、关于村民主体需求调研分析和APP设计

根据《2015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乡村调查2017年度报告---中国农民需求调查》显示,农民关注的信息分布调查结果关注度从高至低依次为:农产品供求商情、农技服务、国家涉农政策、劳务用工、电商5个方面。

(一)确定产品定位

根据设计“五W”原则,即What(产品内容)、Who(用户群体)、When(使用时间)、Where(使用地点)、Why(产品设计目的),以此确定产品定位和各方面的交互设计方向。

对用户习性进行各方面分析,最终得到产品定位。一款以村民主体需求的移动智慧乡村服务APP,目的是通过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拉近距离,了解村民,及时满足村民主体需求,并运用互联网思想,使村民成为智慧旅游中的主体,由服务者变成主导者,由被动接收信息型转向为积极参与型,将传统旅游的形式、内容和模式通过互联网渠道产生巨大的改变,通过重视村民在文化旅游过程中的主导性,改善乡村风貌,保留原始人居环境特色,提升村民主体需求体验,推动建设乡村智慧文化旅游新生态。

(二)APP界面交互设计

1.实景再现式视觉体验

实景再现式界面体现在农技服务中,以现场模拟解决相关农业问题的应用场景为界面交互表现手段。页面信息呈现还原普通或特殊的农业问题,专家现场解决并分析的工作场景,在APP中实景再现,仿佛专家莅临现场近距离解决农业棘手问题,避免文字图片叙述生涩难懂,充分考虑村民的文化层次和认知能力,借助便捷的终端上网设备把专家“请回家”,将可能发生的农业问题和解决方式按步骤、场景、方式告诉村民,将村民因农业问题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VR技术交互体验

随着OCULUS RIFT正式发布,VR进入了商业化的元年。VR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带来了新的信息展现和交互。在农家乐的商家应用界面中,可将村民的农家乐店铺信息和周边场景利用VR技术进行交互式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游客体会到真实的场景体验,在安排行程前可以提前感受当地景色和设施氛围,村民通过VR技术对当地乡村特色活动及自家特色进行宣传,并在农庄内安装摄像头,对农庄进行现场直播,游客在客户端可以看到农产品的种植、生长过程,远程体会现实版的欢乐农场,大大拉近游客和村民的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感受农产品的绿色、健康。

(三)设计思路

经走访调研分析,根据村民的主体需求,将APP界面分为3部分(见图1)。第一部分为满足村民生活性信息需求,主要发布政府和村务相应政策和消息,并提供办事指南和在线办公功能,践行“政府上网工程”,缩短村民办事时间,增加办事效率。第二部分为满足村民生产性信息需求,提供指导村民自身农业生产活动和解决农业问题的相关信息需求。第三部分为满足村民创业等商业性信息需求,实时更新游客流量,公布乡村节庆活动信息,时刻掌握旅游动态信息趋势。

首页中阳光村务主要发布政府关于农业生产、农业活动的政策通知,村委会的生活性通知。办事大厅提供智能预约、智能收缴、全程查询智能回馈。村民可以通过APP了解办事大厅当前预约人数、工作状态和前往受理点的交通方式、路线导航。办事指南是根据村民个人服务中业务的类别提供网上办理流程、窗口办理流程,提供材料清单、填报须知、资料样本、咨询监督联系方式及地址和办事人员跑动次数。基层党建是基层党支部发布的党建工作,各级党委书记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组织实施。农技服务是实景再现式界面解决农业棘手问题,降低因农技问题造成的农产品损失。精准扶贫主要发布政府根据当地“贫根”对症下药,施行靶向治疗的举措,是响应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重点提出了“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的主题。平安乡村是通过无线、网络等多种方式实现农户联网报警,确保遇到紧急情况时,邻里之间能够迅速聚拢,同时各村治安巡防队实现与各类技防系统实时互动。生活服务是根据村民的个人需求提供解决渠道,如需劳务人员可以在生活服务中发布用工需求,需要求职的人员在该平台获取信息。游客流量根据游客进入村庄或提前预定等信息实时更新流量。公布和实施乡村节庆活动信息,突显当地风土人情,同时也是吸引游客、宣传景点的特色亮点。

在商家入驻界面点击登录可进入农家乐商家版首页(见图2),村民提供电商和农家乐线上和线下服务。村民和游客通过这个平台进行联系互动,游客可以通过线上VR互动、农庄直播了解该农庄内的农作物基本情况,线下亲手采摘、品尝特色农家菜,能够增加现场体验感。村民通过平台宣传自家农庄,零距离了解游客想法,智能分析游客行为和需求,这也是打造“智慧旅游”的核心理念,在这里的任何一种体验都是顾客在村民参与设计的活动事件身心感受的互动作用的结果,通过这种方式打造商家与游客全新的用户体验。

四、结语

目前,关于智慧旅游的研究热点主要基于游客视角对智慧旅游景区的评价研究,但作为“智慧旅游”的参与及服务者的村民群体,以村民的需求作为出发点的研究内容相对较少,本文基于结合分析村民主体的需求,确定了以村民主体需求的移动智慧乡村服务APP,完善农产品電商服务系统,增强农家乐实体发展特色,在“智慧营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APP功能,使智慧乡村与城市生活融为一体,连接游客与村民,同时也连接服务与情感,实现“智慧旅游”的智慧模式。

(作者单位:1.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安徽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村民智慧旅游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智慧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