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前心理护理联合胎心监护对初产妇焦虑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9-10-21陶双梅

医疗装备 2019年19期
关键词:胎心初产妇监护

陶双梅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 (江西南昌 330006)

分娩是大部分女性必经的自然生理过程,初产妇多因不了解分娩知识,无分娩经验,担心胎儿健康,加之耳闻目睹了其他女性痛苦的生产经历,导致其产生过度焦虑、紧张、恐惧情绪[1]。焦虑会增加产妇肾上腺素分泌,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从而引起胎儿宫内缺氧,此外,其还会引起产妇身体内环境紊乱,致使生产时宫缩无力而造成难产[2]。初产妇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分娩过程和胎儿状态,因此给予其科学有效的产前护理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产前心理护理联合胎心监护对初产妇焦虑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初产妇11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名。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27.34±3.68)岁;孕周37~41周,平均(39.49±0.78)周。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27.13±3.52)岁;孕周37~42周,平均(39.44±0.84)周。两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产妇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均为初次分娩;(2)均为单胎头位、足月临产;(3)产前检查羊水、胎盘正常。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产妇;(2)胎儿发生宫内窘迫产妇;(3)有流产史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胎心监护联合常规护理方法。(1)胎心监护:通过多普勒胎心监护仪(鱼跃多普勒胎心仪,FD-220A)监测胎心,产妇取左侧或右侧位,正常胎心率为120~160次/min。(2)常规护理:向产妇讲解分娩产程、注意事项及减轻疼痛技巧;全方位检查产妇血压、心率、脉搏、胎心和宫缩情况;建立产妇档案,整理好产检资料;给予产妇营养指导,调整饮食结构,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胎心监护联合产前心理护理方法,胎心监护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产前心理护理包括:(1)创造温馨的待产环境,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安静、舒适;(2)分发健康手册,宣传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过程、妊娠过程、产后保健、育婴等知识,耐心讲解如何在分娩过程中减轻疼痛,并普及自然分娩的优势与剖宫产的利弊;(3)加强沟通,耐心倾听,换位思考,及时了解产妇心理状态,根据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疏导方式,语言与态度要热情、耐心、温柔;(4)告知家属多鼓励支持产妇,缓解其负面情绪;(5)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产妇介绍胎心监护仪的作用、性能及安全性。

1.3 临床评价

干预1周后,对比两组焦虑情绪以及妊娠结局。(1)焦虑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进行评估,量表包含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总分乘以1.25取整数既得标准分,<50分为正常,50~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评分越高表示产妇焦虑情绪越严重。(2)妊娠结局:包括胎心异常、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妇自然分娩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焦虑情绪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SA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人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55 56.63±4.58 50.39±3.94 7.660 0.000观察组 55 55.98±3.67 42.33±2.51 22.768 0.000 t 0.821 12.795 P 0.413 0.000

2.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心异常、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例(%)]

3 讨论

产前孕妇心理情绪十分复杂,初产妇由于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的极大变化,加之缺乏生产经验,害怕分娩疼痛,常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导致产程延长,分娩疼痛、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增高,严重影响母体和胎儿健康以及妊娠结局[4]。给予初产妇产前护理干预是改善其负面情绪的重要手段。

胎心监护是孕妇产前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胎心监护,可及时了解胎动时、宫缩时的胎心反应以及宫内胎儿的生理活动,推测胎儿是否因缺氧而产生窒息,针对问题密切监测,可显著降低胎儿窒息率、胎心异常率[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心异常、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利用胎心监护仪进行胎心监护,能有效评估子宫内部情况与胎儿的发育状况,改善妊娠结局,保证产妇及胎儿健康,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产前心理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具有计划性、针对性与目的性[6]。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创造温馨的待产环境,有利于消除初产妇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缓解心理压力,保持放松、愉悦的心情待产;通过健康知识宣传,有利于产妇掌握更多的妊娠知识,提高对分娩的认知水平,学会管理不良情绪,减少焦虑、紧张感,同时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有助于在分娩过程中减轻疼痛;通过加强沟通,耐心倾听,有助于产妇诉说心理问题,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增加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通过指导家属给予产妇鼓励与支持,可以缓解产妇内心孤独恐惧感,减轻心理负担,改善妊娠结局;通过介绍胎心监护仪的知识,有利于提高产妇的配合度,缓解其担心胎儿健康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综上所述,产前心理护理联合胎心监护可缓解初产妇的焦虑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胎心初产妇监护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胎心监护:胎儿健康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