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冲击波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9-10-21殷沿滢
殷沿滢 王 媚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辽宁 大连 116011)
梨状肌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腰腿痛病因之一。主要表现为疼痛,以臀部为主,可向下肢后侧或外侧放射,有时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不适。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后疼痛剧烈。中医临床上常采用针灸、推拿、小针刀、中药外敷等治疗。我科使用针刺疗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此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12 月—2018 年9 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54 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 例,男18 例,女12 例;年龄22~65 岁;病程最短3 d,最长8 周;其中13 例以臀部疼痛为主,12 例伴下肢放射痛,5 例伴跛行。对照组24 例,男13 例,女11 例;年龄20~63 岁;病程最短2 d,最长6 周;其中11 例以臀部疼痛为主,9 例伴下肢放射痛,4 例伴跛行。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进行诊断[1]。(1)有外伤或受凉史;(2)常发生于中老年人;(3)臀部疼痛,严重者患侧臀部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多数伴有下肢放射痛、跛行或不能行走;(4)检查臀部梨状肌可触及条索状隆起,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在60°以内疼痛明显,超过60°疼痛反而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1.3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18 周岁≤年龄≤65 周岁;(3)患者同意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1)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疾病患者;(2)血栓症、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妊娠妇女等患者;(3)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疼痛、腰椎滑脱、严重骨质疏松、原发性坐骨神经痛;(4)7 周以内接受过可能影响本研究的其他治疗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针刺治疗:在患侧臀部梨状肌体表投影处反复寻找、按压,可有压痛点或触摸到条索状物,此点(或条索状物)即为阿是穴。皮肤常规消毒后,取直径0.30~0.35 mm、长75 mm 毫针直刺阿是穴,在阿是穴周围沿体表投影1 寸处,左右各刺入2 针,针尖向阿是穴方向斜刺。行提插捻转手法,慢慢捻转,边捻边进,直到酸胀感强烈,将针稍微提出后留针20 min,每日1 次。
冲击波治疗:患者俯卧位,一手握住踝关节,将患者膝关节屈曲90 度,然后使小腿外旋,大腿处于内收内旋位,此时使梨状肌处于紧张状态。臀部涂耦合剂,沿梨状肌体表投影部位给与体外冲击波治疗,阿是穴给予冲击波重点治疗。治疗压力2.0~3.5 Bar,频率,10~15 Hz,手柄压力中到重度,每5 日1 次。(为防止患者突然疼痛剧烈,可先沿梨状肌周围给与冲击波治疗,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向体表投影及阿是穴处移动,最后重点作用于阿是穴。)
1.5.2 对照组 针刺给予常规循经针刺环跳、秩边、阳陵泉、上髎、委中、昆仑。行提插捻转泻法,产生酸麻胀针感,以针感向下放射为佳,留针20 min 。推拿按传统的经络进行,在臀部并沿大腿进行推拿法治疗,力量由轻到重,幅度由大到小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自上而下10 余次,每日1 次。以上各组治疗以20 d 为1 个疗程,治疗前后各给予疗效评定。
1.6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在临床观察表上采用数条10 cm 长的直线标尺,两端标有0 和10 的字样,0 端代表无痛,10 代表剧烈的疼痛,让病人在标尺图上标出自己疼痛的相应位置,然后研究者对其治疗前后指数进行评估,分别记录每个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最高VAS 值。
1.7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有关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臀腿痛消失,梨状肌无压痛,功能恢复正常;好转:臀腿痛缓解,梨状肌压痛减轻,但长时间行走仍痛;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х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疼痛VAS 评分比较 2 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治疗前疼痛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2 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2 组治疗方法均有疗效,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 评分比较(±s,分)
表1 2 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 评分比较(±s,分)
2.2 2 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 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 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不通则痛”。故不通之处即是阿是穴所在,因此刺激部位以阿是穴为主,通过针刺直接引导“气至病所”,行气行血,疏通经络,达到治病目的。而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关键是松解梨状肌,所以首先必须熟悉梨状肌局部解剖关系及梨状肌体表定位,根据梨状肌纤维走向,采用针刺治疗使痉挛的梨状肌松解,改进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肿胀消除,使肌纤维舒顺,肌束平复,恢复梨状肌正常的功能。发挥针刺在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取穴少,从而减轻患者对针刺的畏惧心理。
体外冲击波又称体外冲击波疼痛治疗系统,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手段,是一种兼具声、力、光学特性的机械波[3]。本研究运用瑞士MASTERPULS MP50(AS)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能将气动产生的脉冲波转换为精确的弹道式冲击波,具有机械效应、热效应、空化效应。冲击波其能量可以直接到达病灶深部,不易被浅表组织吸收。同时,冲击波也可引起细胞周围自由基的改变而释放抑制疼痛物质,从而达到镇痛的作用,应用于颈肩腰腿痛等软组织疾病,能够起到松解粘连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的新陈代谢,减轻患处炎性反应,加速组织愈合,镇痛等作用[4-6]。
基于上述理论,针刺结合冲击波作用于阿是穴可以激发经气,调整局部气血运行,对于痉挛的肌肉起到镇痛,缓解肌痉挛,还可以刺激压痛点,消除痛源而间接解除肌紧张。冲击波治疗时,以枪头点压阿是穴及梨状肌体表解剖位置,可以起到与中医推拿类似的作用,更精细的诠释了《按摩十法》中“以指代针,闭着为之开,聚者为之散,有余者损之,不足者益之”的理论。
在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上,针刺结合冲击波比传统的针刺结合推拿治疗疗效显著,并且使用的冲击波为发散式,安全可靠,对肌肉软组织损伤较小,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