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退热凝胶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证)临床观察※
2019-10-21朱浩宇冯晓纯钱美加任一蒙
朱浩宇 冯晓纯 钱美加 徐 迪 任一蒙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诊疗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1;2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专业研究生2016 级,吉林 长春 130011;3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017 级,吉林 长春 130011)
外感发热是小儿常见的外感病证,风热犯表证是最常见的临床证候类型。临床治疗多借助口服、静点等手段,采用抗微生物药物和(或)中医辨证施治中药制剂等针对病因治疗。由于小儿发病容易、传遍迅速的病理特点,以及各种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加之小儿口服或静点药物困难,患儿及家属治疗依从性较差,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导致病情迅速加重或病程延长。因此选择一种适宜小儿的安全绿色治疗方法尤为重要。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治疗外感发热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笔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万氏牛黄清心丸为主方,通过有效成分提取和制备工艺将其制成凝胶剂,外用涂擦穴位的治疗方法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8 年9 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患者符合研究方案者共69 例。其中男37 例,女32 例;年龄7~25 个月,平均年龄12.81 个月;体温38.0~39.7 ℃,平均体温(38.65±0.35)℃;病程5~40 h,平均病程(24.25±12.60)h。69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2 例,男13 例,女11 例;年龄7~25 个月,平均年龄11.82 个月。中药治疗组23 例,男12 例,女10 例;年龄8~21 个月,平均年龄11.73 个月。物理治疗组24 例,男12 例,女11 例;年龄7~24 个月,平均年龄11.25 个月。3 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入组前24 h 最高体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儿科学》[1]拟定:(1)症状:①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和咽痛等;②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2)体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双肺听诊正常。(3)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②胸部X 线片:正常。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考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制定。主症:发热。次症: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头痛;肢体疼痛。舌脉及指纹: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主症1 项必备,次症符合1 项或1 项以上,舌脉指纹相符者可确诊。
1.3 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入组前24 h 最高体温38.1~41.0 ℃;(4)年龄最小6 个月,最大6 岁(含6 个月和6 岁);(5)病程在48 h 以内。
1.4 排除标准(1)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程中,兼有发热症状者;(2)重度营养不良,或伴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3)哮喘患者和过敏性体质患者;(4)有大范围感染性病灶并已化脓破溃者或软组织损伤48 h 内患者;(5)出血性疾病患者;(6)精神疾病患者或感觉功能损伤、意识不清者;(7)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升高或(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或有其他证据明确为细菌或支原体感染者;(8)对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或对乙酰氨基酚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基础治疗 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0514,规格:2 g/袋),每日3 次,剂量按说明书执行;体温≥38.5 ℃者,可应用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退热(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药品批号:12092431,规格:15 mL/瓶),每次0.1 mL/kg。
1.5.2 中药复方退热凝胶治疗 中药复方退热凝胶成分由体外培育牛黄、朱砂、黄连、黄芩、栀子、郁金组成(由长春中医药大学制剂中心提供),每日2 次。给药途径:皮肤给药。给药部位:曲池穴、大椎穴、涌泉穴、神阙穴。
1.5.3 物理降温治疗 采用温水擦浴全身,每日2 次。
1.6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体温和治疗后48 h 内体温。比较48 h 内最高体温降幅、体温曲线下面积。比较合并使用退热药次数。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者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х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外感发热患儿最高体温降幅比较 中药治疗组25~48 h 最高体温降幅明显大于物理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3 组外感发热患儿最高体温降幅比较(±s,°)
表1 3 组外感发热患儿最高体温降幅比较(±s,°)
注:与中药治疗组比较,*P<0.05
2.2 3 组外感发热患儿体温曲线下面积比较 中药治疗组0~24 h 和0~48 h 体温曲线下面积明显小于物理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3 组外感发热患儿体温曲线下面积比较(±s,mm2)
表2 3 组外感发热患儿体温曲线下面积比较(±s,mm2)
注:与中药治疗组比较,*P<0.05
2.3 3 组外感发热患儿合并使用退热药次数比较 中药治疗组合并使用退热药次数明显少于物理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3 组外感发热患儿合并使用退热药次数比较(±s,次)
表3 3 组外感发热患儿合并使用退热药次数比较(±s,次)
注:与中药治疗组比较,*P<0.05
3 讨论
外感发热的风热犯表证属于中医“四时感冒”“温病”等范畴,是感受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导致卫气郁闭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外感病证。本病起病急,多呈反复发热,且常伴有头痛、鼻塞、脉浮等表证[4]。小儿卫外功能不足,冷暖不能自调,故抵御外邪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均较成人差,故更易于发病。笔者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万氏牛黄清心丸为主方,该方由体外培育牛黄、朱砂、黄连、黄芩、栀子和郁金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安神的功效。用于外感发热,烦躁不安,神昏谵语等病证。方中牛黄清热解毒,定惊安神;朱砂镇心安神,清热解毒;黄连、黄芩清热泻火解毒;栀子清泻三焦之火而除烦;郁金解郁开窍,清心。全方共奏清热解毒,镇静安神之功。通过有效成分提取和制备工艺将其制成凝胶剂,外用涂擦穴位的治疗方法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外治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的治疗方法,也需要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中医学核心思想。同口服药物相比,途径不同,而目标相同。外治疗法通过人体皮肤给药,利用经络沟通内外的功用,使药物直达脏腑。正如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病之所在,各有其位,各有其名,各有其形……按其位,循其名,核其形,就病以治病,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达脏腑也。”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明显优势,因简便廉验、绿色环保,更易于被接受。同时凝胶剂作为半固体制剂,其流动性小,黏附性好,增加了药物在皮肤的滞留时间,而且给药剂量准确、方便,安全。
现代研究,中药复方退热凝胶可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治疗作用。一方面,退热凝胶有较高的吸水性,可提高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促进药物的穿透、扩散,增加皮肤的渗透、吸收[5]。退热凝胶较强的黏附性,在皮肤表面形成局部密闭状态,再加上人体温度、某些致热源等共同作用,促使局部药物浓度大幅度提高,从而使药物的透皮效果剧增。另一方面,中药有效成分经皮肤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减少损耗,能达到较高的有效浓度,起到较好的全身治疗作用[6]。因此,中药退热凝胶较之物理降温,可以更快更好的发挥其退热作用,既解决小儿口服中药困难的问题,又减轻对化学药物退热的依赖和过量使用,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在儿科临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