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汽车涂装过程中缩孔问题的解决思路构架
2019-10-20李和平
李和平
缩孔是汽车涂装施工常见问题,如果出现缩孔问题,不仅会影响车身抗腐蚀性能,同时也会对面漆喷涂质量形成直接影响,会使汽车涂装效果与预期目标出现较大差距,因此对缩孔问题实施处理是极为必要的。通过对汽车涂装过程中缩孔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对缩孔问题解决方式展开深度探究,旨在降低缩孔问题产生可能性,保证车身整体性能。
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民众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客户对于汽车外观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涂装施工质量已经成为生产企业竞争核心要素。为提升企业产品销量,保证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与知名度,汽车生产企业纷纷对汽车涂装施工展开了研究与优化,并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实际施工时,还是可能会因为主观、客观等因素影响,导致在涂装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孔问题,需要进行处理。
1 缩孔问题产生原因
缩孔问题多出现在涂装漆膜施工过程中,会在部分异物影响下,出现漆膜局部收缩露材料的状况。该现象的出现,会使部分物质无法被吸附,造成相应缺陷。缩孔问题产生原因主要以施工以及涂料两类为主,如果施工对象表面存在粉尘或油脂等,就会增加缩孔问题产生概率。
缩孔问题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在喷涂过程中,空气内混入了一定量的杂质;②喷涂所用原材料内掺入杂质;③杂质掺入供漆系统内部;④因人为方面原因,导致在涂装时出现工件温度过高以及污染等问题。技术人员应通过试验手段,确定缩孔产生具体原因,进而展开针对性处理。
2 缩孔问题处理策略
2.1合理处理涂装车间设备
涂装车间设备相对较多,诱发缩孔问题的因素相对较多,因此做好车间设备管控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内容如下:
(1)电泳以及前处理系统缩孔问题,多是因为固体份不足以及预处理不良所造成的,在对问题进行处理过程中,要在提升去离子水冲洗效果的基础上,增加固体份量以及溶劑含量,并做好电泳后冲洗,以对多余电泳漆展开处理,确保缩孔问题诱发因素可以得到妥善处理。
(2)烘干设备、输调漆系统以及送风系统等,在进行选材以及设计过程中,要避免使用有机硅类材料,且需做好定期维护与清洁,要通过定时更换过滤袋、过滤棉以及定期清扫生产场所等方式,降低缩孔问题形成可能性。
(3)如果空压设备油过滤效果较差,则压缩空气中就会含有一定量的油污,会在喷涂后造成缩孔问题,所以要定期对设备过滤情况展开检查,做好过滤芯更换,以保证压缩空气质量。
(4)需对门窗以及厂房建设、维修时所使用密封胶质量展开把控,保证密封胶内不含任何有机硅成分,以防在涂装过程中出现缩孔问题。
2.2保证涂装施工环境清洁程度
由于杂质与粉尘等污染物,是造成缩孔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生产人员不仅要做好涂装设备管理,同时还要对施工环境清洁程度进行保障。一方面,定期对储存区、烘干室以及打磨房等场所展开清扫,保证整体环境清洁度;另一方面,做好变化点管理,应对涂装施工所用原材料质量展开严格审核,确定材料内是否存在有机硅化合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做好材料质量把控。同时需对运输链链条油以及更换易换品展开缩孔试验,做好涂装环境保护,以防施工环境受到污染。
此外,环境温湿度是涂装施工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温度差或湿度较大的状况,会直接增加缩孔形成可能性。因此,生产人员需要做好喷漆施工环境温湿度管控,要通过对专业检测设备与调节设备的运用,按照相关规定以及喷涂施工工艺要求,将环境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2.3增强人员操作行为与规范管理
为降低人为方面影响,确保人员操作规范性,生产单位需定期对人员展开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明确思想误区以及行为误区,纠正其不规范行为,并做好喷涂施工培训,确保其喷涂施工水平可以得到切实提升。同时应设置相应管理条例,要在各项规定、机制作用下,让人员养成定期进行手套、工作服清理,经常进行涂装施工工具清理等习惯,最大限度降低人为方面影响。
2.4保证喷涂材料质量,做好喷涂工具检测
生产人员一方面应对喷涂材料质量展开严格控制,要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做好涂料缩孔敏感性分析,并要按照货比三家原则,对供应商展开科学筛选,保证材料性价比与质量;另一方面应对自动机溶剂以及清洗喷枪质量展开检查,确定溶剂含水量在标准范围内,且不存在杂质。同时要对运输胶管进行科学选择,应保证胶管与涂装施工相符程度,防止在胶管内出现化合物污染涂料,且要做好清洁,以将缩孔问题发生可能性控制在最低。
3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涂装缩孔问题的分析,使我们对缩孔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具体处理方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由于汽车涂装过程较为复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具体进行缩孔问题处理时,生产人员需要做好问题分析,要在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明确的基础上,按照生产线实际情况,对问题剖析方案展开编制,并做好原因干扰因素排查,以明确问题产生根本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问题处理方案,以为车身涂装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保障,达到自家涂装施工效果。
(作者单位:武汉市交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