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海不同类别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差异
2019-10-20周婷
周婷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期待走进中国,了解中华文化,感知当代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因材施教,对不同群体施以针对性教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正是从小众但同样举足轻重的民办高校出发,进行量化研究,以期对以往相关研究补缺补漏,为不同类型的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提供可供参考的教学和学习方案。
1 国内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述评
学界向来不乏二语或外语的学习策略、态度和动机方面的研究。如江新曾对107名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策略进行过研究,探讨性别、母语、学习时间、汉语水平等因素与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关系。钱玉莲在不同汉语学习策略分类框架的基础上,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微观学习策略做了细致全面的分类。吴勇毅采用大样本、小样本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对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倪传斌等人对427名外国留学生汉语语言态度的构成要素、影响他们汉语语言态度的背景因素、汉语语言态度是否影响他们的汉语学习等问题开展了问卷调查。冯小钉对73名外国留学生的“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本文作者通过问卷设计就上海不同高校300名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等现状进行了再一次的摸底调查。以期得出18-22岁本科阶段汉语专业及非汉语专业两大类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策略等方面的数据差异,从而为留学生特别是非汉语专业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汉语学习提供策略上的帮助。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调查对象
参加该项调查的为上海市各大高校在读留学生,包括复旦、交大、华师大、上师大等公办院校和上海杉达学院、建桥学院、天华学院、上外贤达等民办院校,共计300人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男生131人,女生167人;国别不限;年龄主要为18-22岁在读学生;专业包括汉语专业202人,其他专业(非主修汉语)96人。
2.2调查方法
本项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数据,访谈法进行参考研究。调查问卷一份,设计上包括学生性别、年龄、国别、专业(汉语和非汉语)、汉语水平等基本情况,以及学生对汉语的兴趣度、学习动机、学习时长、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情绪、对教学的期待等学习策略角度的量化调查。关于学习策略方面,主要依据Oxford(1990)的直接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这两大类六小类策略理论,然后将其具体化,如“您觉得有效的学习方式是?: A.教师课堂教学和操练;B.和中国人交朋友;C.小组作业、汇报、演讲;D.生活中自学;E.听歌、看电影等娱乐方式(最多选择3项)。”该问卷并未采取当下通用的5个等级的里克特量表,因为问卷的目的是为了测定汉语专业与非汉语专业留学生汉语语言能力的自我评价在学习态度、动机、策略、行为控制上的差异性。因此主要通过提供尽可能多的选项的方式来进行对比研究。另外本调查包含汉语教师访谈5个,主要是对任课老师进行调查,了解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教学策略的使用等。
3 重要数据统计分析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再次量化对比了汉语专业留学生及非汉语专业留学生交换生这两类学生的汉语学习策略及兴趣点,特别是后者,让我们对非汉语专业的留学生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有了新的认知。受试的汉语专业留学生有202人,非汉语专业96人,每个受试因子给定备选项,最多可选3项。数据采集后统计如下:
学生觉得有效的学习方式中,教师课堂教学和操练选项,汉语专业122人,非汉语专业60人;网络远程教学,汉语专业39人,非汉语专业25人;和中国人交朋友,汉语专业159人,非汉语专业83;小组作业、汇报、演讲、讨论,汉语专业122人,非汉语专业60人;听中文歌、看中国电影等娱乐方式,汉语专业103人,非汉语专业50人;旅游、体验中国文化,汉语专业12人,非汉语专业18人;自学,汉语专业40人,非汉语专业5人;课后辅导,汉语专业36人,非汉语专业11人。
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操练,汉语专业102人,非汉语专业36人;网络远程教学,汉语专业36人,非汉语专业10人;活动游戏,汉语专业78人,非汉语专业44人;小组作业、匯报、演讲、讨论,汉语专业24人,非汉语专业10人;听中文歌、看中国电影等娱乐方式,汉语专业92人,非汉语专业53人;和中国人交朋友,汉语专业49人,非汉语专业25人;旅游、体验中国文化,汉语专业132人,非汉语专业66人;自学,汉语专业24人,非汉语专业32人;课后辅导,汉语专业18人,非汉语专业9人。
学生最常用的学习策略中,查词典、语法翻译法,汉语专业89人,非汉语专业44人;教材记背,汉语专业53人,非汉语专业41人;多做题、理解思考、举一反三,汉语专业32人,非汉语专业8人;问老师,汉语专业30人,非汉语专业6人;问中国同学,汉语专业43人,非汉语专业20人;在与中国人的日常交流中学,汉语专业62人,非汉语专业32人。
得出以下结论:
①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操练依然是留学生普遍认可的有效学习方式
在多模块、多媒体时代,各界都在推广慕课、翻转课堂,但对国内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来说,留学生还是普遍认可传统的一对多的课堂教学与操练这一学习策略。这与传统课堂的优势有关。第一,留学生身在中国,有条件接受统一的教学活动;第二,传统课堂集聚了来自各国的留学生,为学习提供了最佳的汉语氛围和互动可能;第三,教师课堂即时教学更具备准确性、清晰性、全身性,特别是结合多媒体,语言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浸润氛围下的最优教学模式和知识体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高达80%的留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汉语学习方式为和中国人交朋友。留学生普遍反馈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很系统很详尽,但不够实用。在与中国人的交流中付诸实践的不多。因此与中国人交朋友,特别是不会自己母语或者不会中介语的中国人,才能提供无情境设定和预期的最鲜活的语言环境,说明生活是语言素材的来源,也是检验语言的实践场。因此与中国朋友交流成为留学生汉语进步的第二课堂,特别是生活化可实用的口语。我们从表四也可以看出,很多留学生在遇到问题、困难时宁愿问中国同学而不是向老师咨询,这其中会有国别、时效性、心理因素的作用,但也毫无疑问再次证明与中国人交朋友对语言学习的客观有效性。
②非汉语专业的留学生更倾向于旅游、听中文歌、看中国电影、游戏等社交型学习方式
非汉语专业的留学生有其特殊性。他们的专业课占去了大部分学习时间,汉语多为选修,而选修汉语的动机主要是兴趣,其次为辅助专业课的学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倾向于没有压力的体验式学习。学生也明白传统的翻译法、直接法的有用性,但当该种教学方法指向的目的性被放大后,学生在遇到困难的语言点时就容易表现出抱怨、疲乏、放弃等消极情绪。也会点燃学生心中我只是选修而已,能说简单汉语即可,不必徒增额外压力的不满。因此如何迎合并借助学生喜欢并擅长使用的社交型学习策略并用情感型学习策略影响学生,帮他们汉语速成且不打消其学习积极性,成为非汉语专业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着眼点。
③查词典、语法翻译法等是留学生汉语学习中普遍采用的具体学习策略,归纳策略除汉语高级阶段学生外使用极少
我们常强调功能交际法、建构主义教学法,然在外语学习中,传统的查词典、语法翻译法依然在留学生中广泛使用,参见表四。特别是初中级汉语学习者,这可能与初中级阶段汉语实词较多有关,另外初级阶段留学生刚开始接触汉语,对老师同学及整个汉语氛围还有一定的未知抵触情绪,因此更倾向于自我计划、依助词典自我监控并自我调整。另外我们发现教材记背也是留学生普遍使用的高频学习策略,除了汉语高级阶段的学习者。這与吴永毅 ( 2005)等研究发现的学生最常使用元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最不常使用情感和记忆策略有一定出入。从受试者的反馈来看,特别是非汉语专业的留学生很喜欢使用教材记背策略。通过个别学生面对面访谈我们也发现因为非汉语专业留学生学习资料有限,汉语不能像汉语专业听说读写等技能分科教学,另外因为没有充裕的时间与同学、中国朋友交际,因此只能依助于对现有教材的充分利用来提高汉语水平。学生特别提到,课本中对话的记背能让他们在交际中机械地使用简单的汉语,但说出汉语词组甚至句子时的成就感充分唤起了他们汉语学习的乐趣,因此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以教材为本,以完成教师熟读课文的任务为纲的记背法就成为学生普遍采纳的策略。
但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我们很容易发现学生机械记背策略的使用是呈下降趋势的。也就是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更容易通过自己的认知过程及对自己学习结果的有效监视来调节并形成更为适合自己自主学习的策略。这个阶段学生多采用的就是交际策略,包括与同学、老师及中国朋友交流学习及做题、思考、举一反三的归纳策略。而归纳策略在初级汉语学习者及非汉语专业学生中体现得就极其有限。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及非汉语专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出于对语言的畏难情绪因此在课堂上多采用传统的翻译法、教材记背等机械单一的学习策略;出于对汉语及汉文化的兴趣,课后多采用与中国人交流这一交际策略来学习汉语。而到了中高级阶段,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多采用更有针对性的元认知策略进行学习,同时由于汉语应用能力的大幅提高,在与中国人的交流中学习并检验学习成果也是他们常使用的辅助交际策略。
4 结论
以上数据的重新整理,让非汉语专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策略更为明晰。国内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主要秉承了翻译法、直接法、任务型教学法等综合教学法的理念。从语言听说读写译技能掌握的角度提出了类似于读写为基础、听说技能同步进行等系统配套教学的路子。这些都是长期调查研究及教学互动经验的总结,是适用于绝大多数语言生的合适的教学策略。各校教师一般也都是秉承科班出身的教学法的路子应用到汉语教学中,并卓有成效。
基金项目:2017年度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名称:民办高校非汉语专业留学生汉语学情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杉达学院为例;项目编号:ZZssy16009。
(作者单位:上海杉达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