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若干问题思考
2019-10-20谢凤
谢凤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都在不断地扩招,为我国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一定要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而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由于其管理手段落后、相关制度不完善以及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已经不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因此急需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高校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采用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逐步建立适合本校发展特殊性的学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学籍管理水平,规范管理流程,这样才能为高校的长远发展提供助力。
1 学籍管理概述
1.1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工作就是按照国家相关部门所颁布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等对学生从学籍注册起到毕业为止的这段时间进行考核与管理,其具体工作内容的主要有学生入学、注册、成绩记录、学籍异动以及取消学籍等多个方面,只有做好学籍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体现学校教育管理水平,为学生进步与发展提供保障。
1.2学籍管理的价值
学籍管理是一项比较繁琐且系统性极高的工作,在实际操作时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不仅能全面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状况,更是学生基本信息以及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学籍管理的水平会对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教学秩序乃至校园风气产生一定影响,而学籍管理是否规范是评价一个学校教育管理质量与水平的关键点,其会对高校教学进程产生影响,由此学籍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高的价值。
2 现阶段高校学籍管理中的问题所在
2.1任务多,效率低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也比以往更加追求精神素养,许多家长也更加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多人会选择高等院校进行学习,由此很多高校都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开设许多新的专业,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无疑增加了学籍管理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现阶段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未设置独立的学籍管理部门,大多数都是直接由教务处进行管理,相关人员往往身兼多职,力不从心,导致学籍管理效率提不上来。
2.2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没有就学籍管理形成统一的制度,各个高校都会结合自身特殊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学籍管理制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制定出来管理制度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在实施效果较差,缺乏强有力监督手段,制度落实不到位,从而使得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相对混乱。另外,由于学籍管理制度中存在诸多问题,会促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侥幸心理,有些人甚至认为学校所制定的管理制度根本没有什么的实际作用,不服从学校管理,对校园的秩序有着较为恶劣的影响。
2.3学籍管理流程有问题,权责不统一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谨的工作,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办事,并且要注重各个部门之间交流与配合。但是实践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许多高校的管理流程存在较多问题,所体现出来的就是管理流程非常混乱,而且大部分管理人员对于自己的权责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权责不明,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出现相互扯皮的情况,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矛盾与冲突,分工不合理,这样的管理流程下,学籍管理效率如何提高。
3 提升高校学籍管理效率的措施
3.1完善学籍管理制度
学籍管理制度应包含学生成绩评价的方方面面,如学生成绩测定、评价、补考与重修等等,相关人员首先应不断完善制度内容,其次要严格执行,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结合本校的特殊性进行综合考虑,秉持创新原则,对现阶段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确保学籍管理制度能够顺应学校的发展需要,提高其科学性、先进性与可行性。
3.2积极利用現代化技术开展学籍管理工作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籍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一大趋势,而且并非学籍管理工作如此,现阶段信息化技术已在各行各业被广泛应用开来,其优势十分明显。因此相关工作者应抓住机遇,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率,满足信息变更需求。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能够有效保障数据的时效性与精准度,并且还能最大程度上的避免问题产生。可利用信息库对学籍档案进行管理,相对于传统纸质档案以及人工管理模式来说,即节约空间,又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3.3建设学籍管理队伍
学籍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相关人员的奉献与努力,而人员水平又决定了管理质量,在新技术影响下,高校应着力做好学籍管理队伍建设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管理人才,组建更加专业的管理团队,加大宣传力度,明确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在。同时,高校还应为学籍管理工作者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为全面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在,高校应给予相应的重视,做好人力、物力保障,切实提高学籍管理水平与效率,为其长远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作者单位:湖南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