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通主义理论下中学英语口语微课制作研究

2019-10-20王丽媛张岩鲁晓红

知识文库 2019年18期
关键词:联通主义微课

王丽媛 张岩 鲁晓红

微课是实现个别化教学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微课资源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效率的提升。联通主义认为网络时代知识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分散在网络中的各节点中,正好和微课的特点不谋而合。文章阐述了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微课的内涵、特点及发展程度,并提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英语口语微课资源的制作方式。如何在万千信息中找到合适的素材,并制作优秀的微课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与追求。

1 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联通主义适应了新世纪发展的主题,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使之成为信息化时代的理论指导。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创新信息素养培训资源建设机制。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广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大幅提升。微课程的诞生推动了移动学习的发展,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学习状态,坐地铁,等公交,甚至睡觉前都可以学习。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制作高质量的微课是每个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目前大部分有关联通主义的运用研究尚处在理论性阶段,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步骤。教学实践需要具体化的指导。

2 联通主义的思想

西蒙斯在《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系统提出了联通主义的观点,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联通主义认为网络时代知识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分散在网络中的各节点中,知识所具备的连接点使其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联通、重组和再造。本文中碎片化指的是知识学习的时间、方式、频率以及学习形式的碎片化。

3 微课的内涵、特点及发展程度

微课程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根据认知规则,利用较短时间呈现学习信息、讲述操作过程及扩展材料的结构化数字资源。核心部分是针对课程内容制作的单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还包括与辅助教学资源,如教案、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实践测试等。

微课的主要特点:(1)教学时间短,时长一般为5-8分钟。(2)教学内容集中,主题突出,问题聚集,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需求。(3)草根研究,趣味创作。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具体而言,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根据课程重难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选择有针对性的课程进行制作,并为学生提供课程资源菜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掌控全局,充当的角色是脚手架,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框架,指导学生按计划去学习,架构和完善个人知识,这正做到了联通主义所强调的“教师是连接的关键促进者”的角色体现。而学生要做的就是针对个别学习问题自主选择,并在这个框架中一步一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完善自己思维导图,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识框架。教学结束后学生能够将知识灵活运用于其他方面,实现知识迁移,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巩固练习提交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授课策略,进行反思总结提高。微课能够弥补教材缺失,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素养;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做到查漏补缺;打破时空限制,满足学生需求。这种教学模式实现了在特定情境下,结合具体的课程要求,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式。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现有的微课制作主体依然是教师,准备素材、规划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录制视频、设置问题、教学反思都由教师一力承担,工作量很大,无法做到每节课都采用这种形式。而且微课多数形式单一,工具单一,展现的画面单调,缺少动画情境,虚拟人物对话,缺乏真实感,学生感觉无趣,无画面感,最终无法感同身受。

4 英语口语微课资源的制作

微课程一般只有一个主题,因此主题必须明确,内容应有针对性,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中学生英语基础扎实,阅读写作是强项,唯独口语练习较少,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全英文的氛围。我们的微课要做到的就是创造这样的氛围。围绕课本中每单元的主题设定情景,采用沉浸式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地道的英语表达,日常交际口语,外国人说话的常用套路和生活常識,还能养成开口习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针对微课的现状,提出了以下几种类型的微课制作方式:

4.1 微课资源制作主体

微课的讲授者可以设定不同的主体,可以是老师,也可以由学生模拟情景进行全英文交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外教在自己的国家真实演绎每个单元的主题,做成微课教学视频以供大家学习,模仿纯正的发音,体会真实的文化场景。

4.2 微课制作方式

4.2.1 知识讲解型微课

联通主义的教师观中强调:教师是课程的促进者,影响和塑造网络。教师可以使用camtasia或万彩动画大师等录屏软件录制课程,也可以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微课上课过程,进行知识点讲解。将课程上传后供大家学习。教师需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自己的授课风格,使课程与众不同。在教学内容简洁的前提下,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4.2.2 情景模拟型微课

联通学习中指出学习不是一个人的独奏,而是有思想的人在一起碰撞出火花。教师可以把全班同学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单元,即一个主题。采用小组协作方式,组内同学分角色扮演不同职业的人,采用全英语创设情境,并拍摄成视频,上传至班群,教师根据视频制作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在集体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同时,也通过建构自身的网络使得集体获得发展。个人与集体(组织)之间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个人可以是知识的创造者,也可以是知识的接收者。这就回答了王志军老师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最新进展》中提出的问题之一。

4.2.3 配音型微课

充分利用英语趣配音,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或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配音片段,可以是动画片,电影节选,美剧片段、名人演讲等进行模仿、跟读并配音。通过配音,学生能够学到更地道的口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感情。学校和班级能够建立自己的学习小组,进行互动交流。英语老师可以在学生的配音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做成微课供大家学习借鉴。

4.2.4 生活场景型微课

联通主义的学生观指出;学生是自我导向、网络导向学习者和知识的创造者。教师可以将每个单元的主题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在家长的辅助下拍摄一段大约7分钟的生活场景,或者可以使用照片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录制中尽量用英文为大家介绍自己的所见所想。比如在学习 Unit 3 Travel journel 时,如果家人正好有出行计划,就可以在旅途中实地采景拍摄。天安门、故宫、祖国的大好河山、游乐园的项目设施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展示自己英语风采的舞台。这些片段都可以成为教师制作微课的宝贵素材。

4.2.5 真实情境型微课

将每个主题设置成任务,外教老师使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完成相应的任务,在微课制作中,通过弹出问题的方式,巩固知识点,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大家的思考,加深印象。每个主题设置两三个问题为佳,要注意情景的趣味性,同时日常口语对话要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水平。这个过程符合联通主义的“境脉联结”。

5 总结

基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笔者将此理论与中学口语教学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多种适合中学教师的微课制作方式。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辅助教师工作,帮助学生学习,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升信息素养,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协作学习,竞争合作,实现双赢,从而做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基于现代教育装备的教育教学协同创新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FCB170641)子课题编号:FCB170641ZH12HLJ 。

(作者单位:1牡丹江师范学院2牡丹江市第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联通主义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一张图读懂联通两年混改
新经典主义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支持联通当混改“先锋”
都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