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

2019-10-20周莲姿王婷李奕辰梁轶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4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议

周莲姿 王婷 李奕辰 梁轶

摘 要:本文浅析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存在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为公立医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方面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问题;建议

一、内部控制建设背景

财政部在2012年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紧接着于2015年又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内部控制建设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正式施行。2016年,为进一步指导和促进各单位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财政部以评价为导向,开展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规范经济活动,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随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和耗材加成政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互联网+医疗等各项政策的深入推进,收支结余空间不断变窄,运营压力增加。此外,还面临随着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医院发展规模扩展、医院精细化管理要求的内部压力,这就迫切要求公立医院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梳理分析潜在风险隐患,牢固树立风险防控意识,防范舞弊预防腐败,切实发挥内部控制在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效果、保障资金安全使用有效、提高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性等方面作用。

二、内部控制建设存在问题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当前大多数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建设处于摸索阶段,在制度的完善程度、抵御风险的强度以及政策的执行力度等方面较国外均有着较大差距,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

1.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导致认识不到位

强化医院全体员工内部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人人参与,可以极大提高医院运行安全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公立医院的内控建设没有引导医院高层领导的重视,部分职能科室未意识到内部控制是着眼于医院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认为内部控制建设就是财务、审计部门的工作,甚至个别仍有抵触情绪,认为是对医院管理者的监督。此外,部分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将内部控制与制度建设、廉政风险防控、外部审计、上级部门检查等混淆,未意识到自身也是内部控制的一环,对医院各项业务流程规范有序、业务高效运行的职责。

2.未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存在潜在风险

由于大部分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不重视,未推动组织机构的建设,也未建立内部控制建设委员会、领导小组或工作小组。即使有少部分医院建立了内部控制建设领导机构,也并未明确牵头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少相互制衡,未形成相互监督机制,导致权责不明,常出现相互推诿,存在潜在风险漏洞。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制度保障

公立醫院由于其特殊性需要一套健全、完整的制度作为运营保证。但目前医院各职能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以业务流程为主线的制度体系,没有形成医院整体层面的内控手册,更有甚者,个别部门间的制度还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出现制度漏洞。此外,部门制度并未随着业务流程的变更、法律法规更新而进行调整修订,或者是部分医院即使制定新制度,也仅仅是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等。有些医院虽建立了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内部控制,但仍然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情况,制度形同虚设。

4.业务未实现归口管理,难以跟踪管控

一是采购管理,政府集中采购分品目相对归口于国资办、信息中心、装备处、采购部、基建处等,其他零星采购由各部门自采。二是合同管理权限分散,将合同审核、加盖公章等指定不同管理部门,对于合同履行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5.内部控制建设缺乏专业人才支撑

一是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多为临时抽调人员参与内控手册的编写工作,容易出现该人员对部门业务过程并不完全熟悉,导致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没有延续性。二是参与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内控知识相对缺乏,不具备与建设工作相适应的综合能力,导致内部控制建设达不到预期效果。

6.内部控制建设缺乏信息化系统支持

部分医院财务系统的信息化水平较高,但是针对采购、合同、基建等板块的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化建设处于较低水准。此外,大部分医院建立的信息系统比较分散,未将各系统有效关联,出现形成信息孤岛,不利于内部控制的实施。

三、内部控制建设建议

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是当前形势下公立医院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它基于各项经济活动实施一系列控制体系和方法、措施和程序,旨在保障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活动安全、有序开展,提高运行效率。

1.强化政策宣传,加强内控意识

内部控制是防范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活动风险的一套管理工具,并以此来保护医院管理层。医院管理层的内控意识,关系到医院内控制度约束的建立和有效性,更有助于发挥内部控制的风险防控作用。医院应强化对不同层级人员的思想宣传工作,重视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强化政策宣传,推广相关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要求各流程岗位人员系统分析现有制度,了解内部控制现状,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促进观念革新,形成全员参与的良性氛围,形成有效的控制体系和良好的控制环境。

2.科学设立岗位,明确岗位职责

医院应当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确定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同时,应该充分发挥财务、内部审计、纪检监察、政府采购、基本建设、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以上部门应科学设立专职岗位,专岗专责,结合医院战略规划以及改革成本等因素,综合审视医院内控建设现状,科学设置机构、管理层级,明确岗位职责权限、梳理岗位工作流程图,查找潜在风险点,建立风险清单机制。

3.强化信息系统建设,夯实内控基础

医院应破解信息孤岛问题,打通信息系统,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等内部控制基本方法,通过对风险点进行逐一梳理以及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从流程、权限和功能上实现内部控制目标,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完善制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医院应严抓内部控制建设,确保制度健全、监督有力。内部控制建设不是某一部门工作职责,而是需要全员参与的系统性工程。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指定内部控制建设牵头部门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分工,配备人员,健全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同时,医院可以结合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服务外包等关键业务活动的开展范围、关注的重点领域、实施的成本效益分析等方面,编制符合本医院实际的内部控制手册,对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及时更新陈旧的规章制度。

5.强化考核评估,持续优化改进

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是一个持续改进完善的过程,一直是被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医院每年需要根据新形势新政策的变化和要求,结合业务流程的变化,将风险普评估贯穿于内部控制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实施考核,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小组,通过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相关风险防范策略,尽可能减少医院损失。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及评价方案,完善责任追究机制,重点关注已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提倡立审立改、保证内部控制落实到位。

6.提升人员素质,强化监督管理力度

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逐步提高业务素质,打造一支具有高政策水平、高业务素质的人才队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此外,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控措施和责任主体,明确风险潜在关键环节和风险点。内部控制需要对医院的主要业务进行梳理,比如:预算的风险点与控制点,资产的风险点与控制点,收费结算窗口的风险点与控制点,物价收费的风险点与控制点等等,尤其是对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物价收费、科研经费等比较重要的经济事项,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力度。

四、结语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应顺应改革契机,借助信息化手段,着力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等一系列措施,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以提升经济运行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韩蓉蓉.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现实意义、进展、存在问題及建议.商情,2018(14).

2.尹钧惠,刘黎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卫生经济研究,2018(11).

3.赵外荣.湘雅二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湖南大学,2009.

4.王文光.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9).

5.林崇健,何思中,丁书琴.医院决策层面强化内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中国医院管理,2012,32(8).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议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三代人的建议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FOOD